梅新育:开发利比亚重建市场稳中求进
梅新育:开发利比亚重建市场稳中求进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5月29日,壳牌公司宣布退出在利比亚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作业。这项决定一经宣布,顿时在国际商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
与“阿拉伯之春”中其他已经或可能发生非正常政权更迭的阿拉伯国家不同,依靠多年积累下来的1700亿美元海外资产和丰富的国内资源,利比亚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支付能力不成问题。利比亚内战结束后石油生产已经迅速恢复,原油日产量达到140万桶,今年有望恢复到160万桶的战前水平,而出口已恢复到战前水平,其战后重建市场貌似相当诱人。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没有理由缺席利比亚战后重建,而中国的商业利益又与利比亚国家利益重合。中国积极稳妥参与利比亚重建顺理成章。但由于政治秩序混乱等种种因素限制,利比亚的商业潜力并不等于现在就可以通过正常商业运作开发的现实市场。从长远看,积极投入利比亚重建不等于现在就要全力以赴地全方位投入。
在货物服务贸易、工程承包和直接投资这三种对利比亚经贸往来形式中,货物服务贸易风险最小,因为在货物越过中国港口船舷或在利比亚港口卸载时,中国出口商就转移了全部风险。工程承包风险次之,直接投资风险最高。假如利比亚能够较快建立稳固、有权威的新政府,在利比亚全境树立秩序,而且奉行开放的外交和经济政策,那么,我国产业界就可以采取货物贸易、工程承包齐头并进的策略,尽快投入较大力量争取获得新的工程合同,甚至开展直接投资,争取获得在卡扎菲时代从未赢得的油气资源开发项目。假如利比亚短期内无法建立稳固的新政府,社会秩序混乱,那么,我们就应当集中力量开发货物服务贸易,不宜急于争夺新的工程合同或直接投资项目。
卡扎菲政权结束后,壳牌这家国际能源巨头就立即制定计划准备在利比亚投入巨资。然而,壳牌退出了,退出得相当全面、决绝:停止和放弃所钻的油气井,停止在利比亚的两个许可证区块内的勘探作业。而壳牌退出的理由,就是安全局势恶化,以及合同条款苛刻。
政治秩序混乱是利比亚目前经济重建的致命弱点。我判断,去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不可能迅速建立稳固、有权威的新政府并在全国确立秩序。这决定了利比亚无法制定和落实大型工程建设和新油气田开发项目。因此,近期除了催收欠付的工程款,以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未完工工程、维护已完工工程之外,我们不宜在这两个领域投入过多力量参与竞争,暂不要在那里投入太多实物资本。只有货物贸易是我们开发利比亚战后重建市场的合适突破口。在开发利比亚重建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沉住气。
现阶段的沉着不仅有助于我们规避风险,而且有利于我们取得更有利的谈判条件。去年的内战和目前的割据态势已经大大削弱了利比亚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地位。须知,是卡扎菲将此前只能称为部落和宗教联盟的利比亚建成了一个初步的现代国家,确定了国家高于部族、宗教不得凌驾于世俗政权和世俗法律之上的原则。也正是依靠其在国内的铁腕权威,卡扎菲在夺取政权后才有底气将此前完全掌握在西方石油公司手里的资源国有化,在阿拉伯国家中开了先河。但是,依靠外国军事、政治、经济支持才夺得政权的利比亚现政府显然不可能保持卡扎菲时代的高分成比例。因此,利比亚国内的动荡政局短期内难以结束,导致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地位日益下滑。这将使利比亚急需外国投资者来开辟财源,其国家利益将与中国的商业利益产生极大的重合。那时,合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其次,国际初级产品市场行情逆转已成定局,2002年启动的这一轮初级产品牛市已告终结,正在向熊市发展。市场行情变动将明显减少利比亚的收入,从而进一步削弱对方的谈判地位。
在这个并不太平的世界上,存在大大小小战乱的国家大概有二三十个,其人口总数在20亿左右。作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这么广大的市场,而且商业实践本来就是厚利险中求。但这样的战乱风险市场如何开发?利比亚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探索的样本。(作者系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3-05-02/20163.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