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也: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二十九)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二十九)
2010年10月
1日,法新社北京电,中国9月份制造业活动出现提速,缓解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减速的担忧。美联社自新加坡报道,受这一消息鼓舞,“世界股市今天纷纷上扬”。路透社伦敦电,说“欧洲股市今天随之上扬”。
《纽约时报》报道,国际劳工组织9月30日在它的年度就业报告中说,就业率还需要5年才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比原先的估计晚两年。“在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失业率从前一年10月份的10.1%降低到今年8月份的9.6%。一个原因是,120万找不到工作的人停止找工作了。他们没有被计算在内。”报告的主要作者、经济学家雷蒙德·托里斯说:
我们无须通过统计数据来看到更多的社会动荡。你们可以看看发生在欧洲的罢工,同时在亚洲国家也能看到社会不满情绪。
德国《商报》刊登《谈论经济奇迹为时过早》,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接受该报专访时认为,尽管“复苏的可能性无论如何要比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大得多”,“欧洲经济仍处于危机之中”。
香港“星岛环球网”发表《多国干预汇市,世界货币占爆发》,说“货币世界大战”愈演愈烈,美国联储局扩大“印银纸”如箭在弦,美元兑多种货币昨日加快下滑。为抵挡本国货币升值压力,日、韩、泰、台等发展中地区料将继续干预汇市,甚至实施外汇管制,汇率战格局俨然摆开架势,预期本周末七国财金首长会议及下月的20国集团峰会,货币汇率将成为中心议题。
《纽约时报》社论《给中国的口信》:“应该让中国认识到,其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将对其所期待的全球影响力造成损害”。同日该报还有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与中国较量》。
《今日美国报》刊登《是时候对中国进行关税惩罚了吗?》。
英国《每日电讯报》载文《“茶叶泡沫”在中国形成》,说中国金融投机者正在疯狂买入各种茶叶。大红袍价格上涨10倍,网上卖到1公斤1000英镑(约合人民币1万元)。
《日本经济新闻》刊发社论,称日本应该与欧美合作“引导”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
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警告,欧元前景黯淡,欧洲紧缩潮可能导致“二次衰退”。
4日,路透社华盛顿电,奥巴马在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的一个会议上说,美国面临“不堪一击的财政形势”。
法新社华盛顿电,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电话会议上说,“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2008年的粮食危机从未结束。最近的粮价上涨令人忧虑”。
德国《经济周刊》载文《追求是一种特效药》,宣传新兴国家将主宰全球经济。
埃菲社华盛顿电,国际金融研究所发表报告称,今年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将增加41.9%,达到8250亿美元,其中2140亿美元流入拉美,“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额仍将继续保持在高水平”。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共同货币》,说人民币升值治不了美国的“经济病”。
英国《卫报》刊文《东西方贸易战在悲观情绪中逼近》。
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决策者增加对中国的施压力度,敦促中国让人民币升值,称人民币保持弱势危及欧洲经济复苏”。
英国《卫报》网站载文《在七国集团部长准备开会讨论“国际货币战争”之际》,说“关注焦点仍然在中国。中国依赖出口实现经济增长,人为压低其货币币值”,“欧元区16国再次敦促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货币:大战略已经开始》,成人民币和美元欧元两大储备货币之间的斗争或更加激烈。该报同日还有《货币战将爆发,欧元已为失败开了好头!》。
日本《产经新闻》刊文称,美国政府试图利用近期一系列国际金融会议的机会,联合其他国家,共同迫使人民币升值。美国期待的“国际包围圈”可能难以如愿以偿。
英国《金融时报》刊发马丁·沃尔夫《如何与固执的中国打“汇率战争”?》,指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呼吁G20国中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团结起来。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中国大量进口玉米扰乱世界粮食市场》。
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全球经济展望的报告中说,“全球经济复苏脚步放缓”,明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是发达国家的3倍。
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刊发《货币战争威胁全球经济复苏》:
操纵本国货币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复苏而采用的新武器。近几个月来,一连串的国家,从日本到瑞士,从哥伦比亚到以色列,都试图压低本国货币币值。一些专家将其称之为“竞相贬值”。而不少人则认为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币战争——还有可能会危害全球经济复苏。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也将成为本周五G7财长会议的首要日程。
文章说, 尽管美国将自己视为全球货币干预的受害者,但许多人仍认为美国自身的政策是问题的源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联储(FED)创造的所有这些流动性,一心指望能提振美国经济,结果对美国经济毫无帮助,反而使全球陷入混乱。”
法国《论坛报》发表《面对中国团结起来》,说中国靠稳定的汇率制度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这一制度使得西方七国集团经济持续低迷。各国竞相贬低本币币值,是为应对中国的汇率政策。“自2009年以来,中国无疑是货币战争的煽动者以及受益者,而欧盟、日本以及其他几个新兴大国则是其中的受害者”,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对抗中国”,“重建一个更高效的世界贸易组织,将那些如中国一样不遵守汇率规则的国家剔除出去”。
韩国《中央日报》网站报道,《撼动整个韩国的白菜价格暴涨态势》。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有《白菜歉收张家,韩国出现泡菜危机》。
7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彭博新闻社网站和法新社分别报道,穆迪公司的一项声明表示,准备上调中国国债评级,以“增大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压力”。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载文,说美国财长盖特纳近日发表讲话“直白得出人意料”。这位财长说:中国构建的稳定汇率机制,“挑战美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乔治·索罗斯《中国必须处理全球货币危机》,指“中国政府是货币过剩的直接受益者”,要中国“承担领导责任”。
法新社华盛顿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说,中国“必须改革引人争议的汇率政策”。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也引述卡恩的话说,“中国必须重新允许人民币升值”,而且“越快越好”。
8日,德国《商报》刊文《围绕中国货币的激烈斗争》,认为强迫人民币升值是灾难性的。
德国《每日镜报》发表《中国,世界的替罪羊》,认为西方在汇率问题对中国的指责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美联储在过去的两年里滥发1万多亿美元的货币,使得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普遍走入低谷,导致巴西、韩国、泰国等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法国《论坛报》发表《为何中国说不》,称美国和欧洲一直不断地要求人民币升值,“拥有4万个象形文字的中国,只用了一个字来回答:不”。由于中国对西方市场出口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只能坚持汇率稳定。
英国《金融时报》登载《在全球货币战争中,没有赢家》。
《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货币贬值竞争没有赢家》,说美国经济形势不佳,根源在于房地产和证券化泡沫的崩溃,以及家庭债务过重。
《华尔街日报》刊出《美国在人民币问题上可做出的选择》,列举美国压人民币升值可能采用的六种手段。
西班牙《起义报》刊登《“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外汇市场打响》。
俄罗斯《生意人报》发表《欧盟开始对付人民币——欧洲人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说欧洲在人民币问题上将站在美国一边共同对华施压。
香港星岛环球网消息:美国指责中国“操控”人民币汇率,称这危及美国经济并致其失业率增加,并以此为借口持续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施压。然而美国中国商务理事会的报告却表明,美国企业在过去一年里从中国赚取了150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仍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报道,“各国财政部长未能解决可能导致全面货币战争爆发的重大分歧”。世界银行行长佐里克说,“经济紧张关系加剧反映出全球经济复苏疲软”,“经济没有增长及失业率居高不下将产生影响。各国可能会转向重视国内政策、导致国际合作减少。这十分危险”。美国、日本、巴西、韩国等在压低本国货币以促进出口。奥巴马政府一直在向中国政府施压让人民币升值。“自从中国6月宣布将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已升值大约2.3%。其中大部分升值是在最近几周发生的”。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及琼斯通讯社载文援引资本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话:“国际社会的人民币升值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此中国将无法面对”,“人民币升值不单单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问题,而是中国与全球其他所有国家之间的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刊发《美欧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称“美国希望首先在七国集团会议上由发达国家构筑对华包围圈”。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放宽金融政策,导致过剩资金流入新兴国家,导致中国等新兴国家不满情绪日益严重,与发达国际的对立日益深刻。
法新社华盛顿电,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表示,欧佩克经济疲软将会持续到明年
10日,日本《每日新闻》发表《货币战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
日本《产经新闻》发表《货币战争的真相——美国导演股票升值美元贬值》,“或许是担心这样做还不够,美联储正在研究强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进一步发行美元,来增持美国国债”,“奥巴马政府试图利用美元贬值来实现出口倍增计划”。
日本《东京新闻》载文称,七国集团8日在华盛顿的会议上针对中国铺开事实上的“包围圈”,“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国会轻而易举地屈服”,因此在未来的G20峰会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的汇率矛盾可能更加尖锐。
英国《金融时报》载文《是该对中国强硬的时候了》。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载文《联合起来反对中国——全是为货币的价值》。该报还有《美国人认为: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积极备战,贸易战迫在眉睫》。
《华尔街邮报》网站发表《对中国货币怎么办?》,列出美国专家和议员就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提出的建议。在这里发言的有: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腾、目的经济网首席经济分析是马克·赞迪、美国国会预算局前局长道格拉斯·霍尔茨-埃金、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侃如、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桑德·莱文。
法新社刊发《人民币大幅升值或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创》。
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为中国制造》,说“在西方,炫耀性消费可能已经过时,但在中国,奢侈品业正繁荣发展”,现在开始“需要为他们专门定制的奢侈品”。
11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全球关注”和“救济世界饥馑组织”起草的报告《全球饥饿指数》称,由于贫困、冲突和政治不稳定,今年有10亿人挨饿,许多是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儿童。报告收入125个国家,其中“25个国家挨饿人数惊人”,非洲4个国家达到“极度惊人的”水平。
《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美国将进一步对中国施压》。该报亚洲版同日有《美国将输掉对中国的贸易战》。
俄罗斯《独立报》载文《老龄化世界将陷入债务危机》。文章援引标准普尔公司8日发表的报告说,到205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国债负担,将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9%,发展中国家为126%。
路透社北京/曼谷电,由于国际货币在基金组织会议未能缓解全球汇率纠纷,一些亚洲国家采取措施防止更多资金流入。比如中国决定短期上调6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说,“流入中国的热钱一直在增长,但我认为,中国此举并非一项紧缩措施,而只是流动资金管理的一部分”。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发表《中国孕育对新富的不满》。《2010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有87.5万名新富,平均年龄39岁,带来世界奢侈品需求的不断上涨。“有人认为经济精英隐瞒未申报的收入高达1.39万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对未申报收入进行研究,认为这部分未申报收入主要来源于贿款和公款挪用等行为”。进入2010年,中国富豪人数仅次于美国,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
“美国之音”网站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同意出资21.6亿美元,收购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西南部的鹰潭页岩油气项目33.3%的股权,并提供大部分钻探费用。报道称,这种收购“不会一帆风顺”。
12日,德国《世界报》刊文《美国人的恐惧感》,说由于经济衰弱和亚洲大国的兴起,美国人信心发生动摇。“美国人的开拓精神似乎首次达到了极限,在地理上,在太空,在经济上,在思想上”。
美联社纽约电,由于美联储公布的9月份的会议纪录提升了人们对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的预期,美元大幅走低。
日本《经济学人》发表《中国的农业处于危机状态》。中国农业(包括林业和渔业)国内生产总值2万亿人民币,和日本同等规模;农业家庭为日本80倍,约2亿户;从事农业的人数为日本的100倍,约3亿人;平均每户耕地面积比日本更小、更零散。关于中国农业的危机,文中谈到,耕地面积在减少,“首先粮食耕种面积本身在减少”,“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公社解体后,中国在改良和新设农村水渠、排水路、建设基础设施、整顿区划等土地改良方面,几乎没有进展。这种状况提高了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因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根据胡润研究院公布的数字,2010年中国10亿富豪增加到1363名,百亿富豪97名,前1000名富豪的平均财富比两年前增长64%,比去年增长26%。
13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鲍卡斯在北京演讲,说参议院准备追随众议院,通过一项涉及中国汇率政策的法案,迫使人民币升值。德国经济部长称中国应采取行动避免与美国爆发贸易战。中国央行和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截至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额超过2.64万亿美元,9月份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哦增长24.1%,贸易顺差将至5个月以来最低。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香港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头号卖空市场”。
14日,“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联合国报告称,全球饥饿人口9.25亿。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美国将打赢全球汇率战》:
美国希望让世界其他地区出现通胀,而后者希望让美国陷入通缩。美国必赢无疑,因为它拥有无止境的“弹药”:美联储可以不受限制地“制造”美元。需要讨论的,是世界投降的条件,即各国在名义汇率和国内政策上所需的调整。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加拿大《环球邮报》刊登《汇率紧张局势缓和》,说“中国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创纪录水平,新加坡中央银行也放松了对该国货币的控制,这提供了一线希望:汇率方面的紧张局势能够在引发贸易战前得到缓解”。
路透社伦敦电,“日本可能凭外汇储备掀起全球资源争夺战”。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中国的创新:专利,是的;想法,也许》,说中国专利申请猛增,但创新贫乏。2003年至2009年,中国专利申请总数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美国5.5%,韩国5%,欧洲4%,日本1%。中国将与明年成为世界公布专利最多的国家。“中国专利局官员批准的专利越多,收入就越多。这会促使他们批准一种毫无新意的想法。而中国为专利申请提供的奖励极为丰厚”,“专利很容易申请。但很难从这些成堆的垃圾专利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想法”。
15日,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亚洲超过北美,“成为世界最大衍生品市场”。亚洲地区衍生品合约占全球交易额的38%,北美占33%。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联储主席不看好美国经济》,说伯南克暗示将再开印钞机,“投入数千亿美元进一步购买资产(这一政策被称为‘量化宽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将因为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而加剧国际货币市场的紧张局势”。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报道,美国对华贸易逆差8月份创新高。财政部官员说,“在艰难时期,中国很容易成为政治上靶子”。在前一天的记者招待会上,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总统与财长等无疑将继续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其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美国财政部表示,决定推迟发布半年度汇率报告,等到一系列国际峰会在11月中旬闭会后再作安排。该报告原定今天公布。财政部的声明说,财政部长盖特纳“赞赏中国自9月初开始加速人民币升值的行动,同时指出保持这个方向是重要的”。人民币自6月19日以来已经升值约2.8%。
《纽约时报》刊登《贝克对阵史剑道:中国问题辩论》。“辩双方,分别是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史剑道和美国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的迪安·贝克。前者认为人民币问题被夸大了,而后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极大地帮助美国经济。”
《洛杉矶时报》网站发表《与中国创纪录的逆差使8月份的美国贸易逆差激增》。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开始就中国政府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提供补贴进行调查。
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内地消费拉动香港奢侈品市场,“中国购物者以创纪录的人数抵达香港,并疯狂采购价值13万美元一块的豪华手表、高档葡萄酒喝钻石”,“中国游客在香港的平均消费要比美国游客多35%”。汇丰银行控股公司的经济学家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从去年的5000万,将增加到2015年的1.3亿,消费可能从430亿美元增加到1100亿美元。
16日,《香港商报》刊文《全球大通胀或不日来临》。
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如果西方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坚强债务,中国就不是恶棍》,认为西方量化宽松的结果,只能推高汽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给这些国家造成危害,并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起反补贴调查。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曾经充满活力的日本如今因衰退而消沉》。
17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美元:唯一的道路是下跌》。美元对日元已经跌至15年来最低水平,对欧元跌至8个月来最低水平。伯南克的“‘进一步行动’,就是要加紧印刷美钞来刺激美国经济”,表明此前很多预测都是错误的,“一些被理解为经济复苏迹象的数据,结果证明只是因企业短期补充库存或企业信心指数暂时恢复所致。这些迹象转瞬即逝”。美元继续走弱,将使一些新兴市场的增长变得难以捉摸。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将使美元陷入“死亡螺旋”。
美国《洛杉矶时报》登载《奥巴马的连任之路陡然崎岖起来》,说奥巴马连任面临三大障碍,首先是“失业率居高不下”,2011年的失业率将进一步上升,2012年仍将保持骄傲高水平。在失业率超过8%的情况下,除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例外,当代历届总统中无人能够成功连任。
法新社自北京报道,中国2009年汽车销量猛增46%,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2010年再增15%至30%,估计销量1700万辆,仍为世界第一。“外国汽车制造商去年开始宣布增加生产能力的计划”:德国大众开设在华第11家工厂,标志雪铁龙八与东风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从45万辆增加到75万辆,还将在深圳与中国长安汽车公司合资建设新厂,日产、丰田都宣布了设立新厂的计划。中国发改委官员提醒注意“产能过剩”和“盲目投资”。
18日,欧元区达成协议,将严惩赤字违规的国家。
俄罗斯报纸网发表《贬值最多者获胜》,评论美元贬值问题,认为“货币战争本身也只是说说而已,是掩盖美国民主党利益的惯用宣传伎俩”。
《华尔街日报》发表《新兴市场的繁荣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反应》。所谓担忧,来自大量外资的流入。
英国《卫报》网站刊发《中国的“名牌欲”推动奢侈品行业》,说美国贝恩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奢侈品零售商2009年遭遇“灾难年”,成为20年来最惨淡的一年,销售额下跌8%。“中国新富”的“名牌欲”,将推动奢侈品消费在明年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今年增长为10%,达到1680亿欧元。明年还将增长3%至5%,超过2007年的创记录水平,达到1730亿欧元至1760亿欧元。“中国仍是增长最快的奢侈品市场”,今年销售额预计增长30%,明年继续增长。
19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警告各国警惕资本流入的风险。
日本政府宣布,经济“现阶段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韩联社首尔电,韩国起草货币战争应急计划。
美国每日来电网站发表里根特别助理道格·半朵《美韩自由贸易协议对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主张利用这一协议遏制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刊文,认为“贸易冲突很快将成为华盛顿与北京关系的新常态”。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政部18日说,中国8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增持美国国债,当月增加217亿美元,达到8684亿美元。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刊登《在货币战中我们可能成为最大输家》。
香港《南华早报》文章《调查报告显示,内地受骗率达98%》。说根据美国克罗尔咨询公司在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帮助下进行的全球调查,中国是世界受骗率最高的国家,至少98%接受调查的中国企业曾在去年受骗。
20日,英国政府公布几十年来最严厉的削减开始计划,裁减49万个公共部门岗位,实行66岁退休。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英美寻求不同道路摆脱危机》。
21日,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刊登《谁会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认为牵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美国,可能也是输家之一。
德国政府公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数据,预计今年增长3.4%,明年增长1.8%。经济部长赖纳·布吕德勒说,这表示德国经济已经驶入快车道,再度成为欧洲经济发动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发展的“外部风险”依然存在。
2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货币战争:各抒己见》,综述各方对全球汇率争端的看法和立场。美国坚持定量宽松而不介意美元贬值,敦促中国仍人民币升值。日本和美国站在一起。中国认为人民币及即使升值也会是渐进的。
日本《东洋经济》发表《中国收购世界之日》,说人民币升值,中国将在世界大范围收购企业和资产。
24日,西班牙《世界报》发表《资本主义的23个神话》。
德国《每日镜报》发表《弥赛亚的终结》,说当局用上千亿美元挽救银行,“按照官方的说法,经济衰退已经在一年多以前结束了,但公民仍被其后果所折磨”,“美国情况不妙”,“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中”,“这个国家正在自80年前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呻吟”:
大多数美国人对未来怀有恐惧感。结构性的长期失业从前被视为“欧洲病”。它正在侵蚀美国吗?医疗保险费用迅速上涨,尽管改革本应遏制这一趋势。奥巴马究竟有没有妙策良方?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切实的改善,但大概看到了国家负债正在迅猛增长。
25日,英国《卫报》发表《由于粮价创历史新高,预计将发生全球粮食危机》。
《纽约时报》刊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力增强,但权力尚未确定》。文章写道,美国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因为“美国认识到,它无法单方面迫使中国按美国的想法行事”。美国财长盖特纳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承担起警察的责任”。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表示,“不会受美国影响力的左右”。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举办的会议上发言,说目前美国贷款买房的人中间,20%的人贷款额超过房子的价值,33%的人只有房产净值的10%以下的缓冲资金,“房价下降的话,这些人丧失赎回权的风险就大了”。
日本财务省称,4-9月份贸易盈余比去年同期增长83%,9月份贸易顺差7970亿日元(约合9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4%。《日本经济新闻》刊文认为,“最令人担忧的部分是对亚洲市场出口的萎缩”。
台湾《联合报》刊发《中国模式,带领崛起?带往崩溃?》。作者为刚刚出版《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文章说:“现在害中国最有效的办法,是吹中国模式有多好”。
美国彭博新闻社发表《格林斯潘泡沫在充满泡沫的中国相形见绌》。
俄罗斯《观点报》报道,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贷款开发煤炭产地,中国以巨额贷款换俄罗斯煤炭进口。
26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刊登《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跌至15年来最低》。
路透社自柏林和华盛顿报道,“欧盟和美国方面今天说,他们正努力找寻办法,以解决中国可能控制稀土出口引发的忧虑。对于从手机到风力涡轮机等产品的生产来说,稀土都是关键原料”。
27日,美国富国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继美国银行之后,号称不良贷款最少的富国银行发现5.5宗止赎文件存在差错。止赎混乱使美国房地产业雪上加霜。受止赎风波影响,美国过去几个月里房地产经历了十多年来最恶劣的时期。8月份20个城市住房价格平均下跌0.2%。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几年,更多的止赎房屋将被推向市场。美国2/3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产缩水。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财富因房价下跌已减少逾1万亿美元。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特提交欧盟2020年前的贸易战略,加入一个新项目——争取在发达国家和大型发展中经济体“获取国家合同的平等机会”。俄罗斯《导报》8日文章报道,“后者针对的正是中国”。
美国《外交政策聚焦》刊登《货币战:痛打北京?》文章说,不仅中国,最近巴西、日本、瑞士、谭国、韩国都在“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方法保持本币的竞争性”,而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里根政府和日本都曾经利用货币解决贸易问题。“操纵货币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因为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十分庞大,美元的唯一走势就是贬值”,美国居民、外国个人都不买或很少买美国国债,买者只有中国和日本的央行,韩国央行有一点。目的是为自己的出口。
美国可由着性子大谈特谈中国人操纵本国货币的做法有多么地不负责任。但如果中国人在美国存在巨额赤字的情况下停止操纵本国货币的话,美国经济就会崩溃。中国人正在保全美国,而如今再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做这种事儿了。
28日, 香港《信报》发表社评《量化宽松规模再大也属徒劳》。文章认为,如果连同失业超过一年已失去信心再找工作的人计算,美国的实际失业率为22.5%,“超过1/5的流动人口失业,肯定是政治危机”。“量化宽松政策只会将联储局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变相成为储蓄货币”,“作为全球流动量最大的货币,美元流动性无限增加,最终必然推高通胀和造成资产泡沫”。
日本《产经新闻》发表《美国欲借TPP遏制中国》。TPP即相关国家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铝合金轮毂和葡萄糖酸钠正式征收反倾销税。
香港《南华早报》发表《要权衡得失》,提出“GDP至上,北京该计算代价了”。
29日,路透社自华盛顿报道《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而今是否用一种过时的工具衡量经济发展情况呢?》,说美国将自己的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而中国指责美国“无法控制”地印钞票,“相当于以输入性通胀打击中国”。至于GDP,文章引用一位作家的话说:“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总体经济发展,就像用叉子喝汤”。
《环球时报》发表庞中英《没有货币战,只是美国仍在发威》:
本质上,今天所谓“货币战”,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之间的战争,而是美国向其经济伙伴发出的制裁威胁,挥舞着要求其他货币升值的大棒。
文章认为,G20之类的协商,是对美国压力的让步和妥协。其他国家不敢在货币问题上联合起来,甚至宁愿对美妥协,也不愿得罪美国。
美国商务部称,美国经济第三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2%。经济学家认为,缓慢增长不能降低失业率,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
瑞典《每日工业报》报道,瑞典商业银行的最新评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实力超过美国的速度,将比以往的预测快得多,可能10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30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注意新兴市场的通胀问题》。
《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务院的一份声明说,东亚峰会期间,中国外长杨洁篪向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中国稀土矿出口问题做出“保证”。报道说,“据信,北京停止出口稀土矿,是为了向日本施压”。
《华尔街日报》载文《将失业与中国联系起来的错误计算》,认为进口中国廉价商品,有助于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和刺激就业。
31日,《华盛顿邮报》发表《施蒂格利茨谈经济刺激计划》,认为实行量化宽松,难以提振美国经济,“美联储以及美联储的拥护者掉进了当初把我们引向危机的那个陷阱”。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指责中国无法解决美国的经济困局》,认为把美国经济困局归咎于中国和人民币,是“一种生于恐惧又被妄想狂推波助澜的主张”。
日本《选择》月刊10月号刊登《世界经济正走向通货膨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3-05-02/15906.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