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经济

打印

谁把我大豆加工拱手让给国际粮商

谁把我大豆加工拱手让给国际粮商


跨国粮商通过参股并购和独资等方式,已经控制了中国8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在全球形成了“南美种大豆、中国买大豆、美国定价格”的格局。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如果国家政策不能及时跟进,将危及水稻和玉米产业,并将逐渐蔓延到粮食行业的上下游。”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不无忧虑地说。

中国大豆基地的东北正在演绎着“敌进我退”悲剧。黑龙江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区,拥有2万多份农家品种资源和6700多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大豆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但近年来,国外企业的无序竞争正在侵蚀着优质的大豆种群,甚至威胁整个产业链条。一方面是国外大豆粮企利用掌控的原粮资源进行异地加工增值,综合运用国际期货价格变化、产地转基因高产生物技术、制造了一起起“豆贱伤农”事件,为日后操纵我国大豆产业做了缜密的铺垫。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大豆(南美大豆)的无节制进口,正在击垮中国东北大豆基地。给跨国粮商控制加工企业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东北大豆种植在“敌人”入侵之下节节败退,自动缴械投降。占全国大豆产量三分之二的黑龙江省今年确定:为确保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亿亩,黑龙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别增加650万亩和350万亩,大豆则调减到5000万亩。2010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6717.7万亩,已经比上一年减少了576.2万亩,降幅接近8%。也就是说,黑龙江大豆产业正在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优质大豆种植正在快速减少;我国的大豆油脂加工已经被国外垄断势力所掌控;如果大豆蛋白食品加工企业再被跨国粮商所控制,那么,中国大豆产业就完全被外企所垄断。

大豆作物蛋白质含量高,是高营养产品;大豆作物是食用油主要原料之一。如果中国大豆产业完全消亡,那么,对中国13亿人口将是重大打击。第一个面临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美国、加拿大不排除将目前主要用于饲料的转基因大豆出口到中国,供中国人摄取蛋白质和压榨食用油之用。第二个面临的是,外企击垮中国大豆产业后就会完全掌控这个产业链上所有商品的供应量和价格。无论是大豆还是大豆蛋白以及豆油价格都将被外企所垄断控制,13亿中国人将面临吃高价豆类,甚至吃不起大豆类食品的窘境。大豆产业虽然没有小麦、稻谷和玉米显得那样重要,但是作为中国原始农业品种之一和人类重要食品,同样有一个安全问题。这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中国大豆种植主要是被进口击垮的。1996年,刚开始成为大豆进口国的中国,全年进口的大豆仅为110万吨。但2010年这一数值已经猛增到了5480万吨左右,15年间增长了45倍。这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大量进口低价大豆甚至转基因大豆使得中国优质大豆遭受冲击,豆农收益下降,纷纷弃豆种植其他农作物。因此,必须适度限制进口,给中国优质大豆以保护。对跨国粮商快速渗透大豆蛋白加工企业要进行必要的监管,同时,建议国家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基金来引导、扶持产业整合,形成大豆食品加工企业集群,握紧拳头与跨国粮商竞争,防止出现中国企业各自为战进口国际铁矿石的悲剧重演。

附:

跨国粮商已控制中国80%以上大豆加工能力

http://www.sina.com.cn2011年03月29日 00:19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大豆深陷“外热内冷”危局

  “如果中国都不种非转基因大豆了,

  那我们到哪里去买豆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北京报道

  为粮食稳产增产,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再次作出牺牲。

  占全国大豆产量三分之二的黑龙江省今年确定:为确保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亿亩,黑龙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别增加650万亩和350万亩,大豆则调减到5000万亩。

  “2010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6717.7万亩,已经比上一年减少了576.2万亩,降幅接近8%。”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两会,他把调研后形成的大豆议案带到北京。

  国产大豆在榨油领域被进口大豆挤到“墙角”的时候,非转基因的优势却让中国大豆在大豆蛋白等食品工业领域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强势产业。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强势并没有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成为农民首选。中国大豆产业协会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将面临原料短缺。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让原料短缺雪上加霜。

  “近10年来,世界大豆总产平均递增4%,但是增加的多是饲料级转基因大豆,而不是食品级非转基因大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总产却一直徘徊不前,保粮食而牺牲大豆的现象司空见惯。”

 中国大豆蛋白占外贸半壁江山

  屡被削减种植面积的中国大豆颇受外国人青睐。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提供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0%的份额。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有2500余种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达60余万吨。”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大豆贸易与加工的世界级巨头美国嘉吉公司,也要进口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纽崔莱’,也是使用中国的大豆蛋白为原料制作的。”

  刘登高表示,几乎所有的外商都要求食用蛋白粉必须以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我们在山东谷神集团随机查阅了泰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购买合同,所有合同中都有两个共同条款:第一要求标明大豆原料的原产地;第二要求只能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日本、美国的进口商不但合同要求严格,而且派专人考察原料产地的环境和种植技术,还要对大豆原料亲自做检测,有的还派代表在加工车间监督,防止有转基因大豆原料混入。”刘登高告诉记者。

  据谷神集团董事长李登龙介绍,5年前,到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几个国家,现在已有50多个国家来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

  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里,目前,我国大豆蛋白食品在欧美市场上正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也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10年总量超过1000万吨,占总产量65%。产品种类增加到万余种。

  国内大豆企业转战大豆蛋白

  毫无疑问,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几乎是‘暴利’。”有业内人士称,“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更多的食用油企业加入其中,国内企业开始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

  “谷神集团大豆蛋白粉的加工能力2010年是20万吨,去年年底二期工程竣工后,2011年加工能力将达到60万吨。”李登龙介绍说,“我们的产品95%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印尼和南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9年企业的总收入就达12.9亿元,利润1.2亿元。”

  “除谷神集团外,德州禹王集团拥有4个加工厂,分布在山东、黑龙江两个省,年处理大豆能力40万吨,生产豆粕24万吨。禹王集团在黑龙江建有非转基因大豆基地9万亩、10万吨仓库一个,年生产大豆蛋白7万吨,产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登高介绍说,“全国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油脂集团自2010年以来已经转向大豆食品加工生产。河北汇福粮油计划3年内把加工能力从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还自主研发了大豆卵磷脂、减肥食用豆油等新产品。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

  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还仅有吉林前郭、黑龙江三江、湖北云梦等少数厂家生产大豆蛋白,“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肉食加工、奶粉加工改为以大豆蛋白做配料,市场对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需求急剧增加,国内纷纷投资兴建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厂。”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另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加工国产大豆比2008年增长64%,销售额相应增加40%。2007年,全国大豆加工销售额上亿元的只有7家,2008年有13家,2009年达到24家,目前销售额上10亿元的已经出现两家。

  大豆种植利润远不及玉米、水稻

  不过,国产大豆食品加工业看似可观的前景目前并没有带来豆农种豆的热情。

  刘登高告诉记者,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正在形成原料的短缺。“进口冲击和豆农收益下降成为多年解决不了的主要问题。”

  据刘登高介绍,1996年,刚开始成为大豆进口国的中国,全年进口的大豆仅为110万吨。“但2010年这一数值已经猛增到了5480万吨左右,15年间增长了45倍。”

  “中国2010年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达到29%左右,这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甚至造成国内的大豆主产区库存积压量就有600多万吨,占产量的40%~50%。“尽管国家临储政策保护了豆农的利益不遭受更多损失,但是大幅度收购的大豆都放在仓库,不参加循环的大豆放两年后就都坏了。”刘登高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资深行业分析师詹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国储收购价格较高,但标准严格,只有小部分国产大豆才能达标,“农民要卖豆给国储就要增加运输、仓储等费用。其次,大豆与玉米、水稻有竞争关系,而其种植利润并不如后两者,再加上国家首先要保障粮食供给,不会大幅增种大豆。”

  这样的情况在周逢民代表的调研里得到了验证,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种植大豆收益明显处于下风。“从目前情况看,在2010年秋粮食价格普涨的情况下,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市场收购价涨幅分别为9%、13%、6%,大豆每亩收益约215元,玉米每亩收益约300元,远高于大豆。农民种植大豆意愿持续下降,预计2011年黑龙江仍将减少大豆播种500万亩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也曾为此进行了多次调查走访。“黑龙江省是大豆主产区,春耕秋收的时间里我都去转过,到农户中间你会是另外一种感觉。你去大豆地看看,产量是很小的,亩产300斤左右,收入和稻农的反差是比较大的。”

  “坎坎种豆豆,不用问舅舅”,目前国产大豆粗放式种植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据安徽省农科院介绍,安徽省大豆平均亩产只有86公斤,不及周边河南、河北、江苏省大豆亩产的一半。东北大豆主产区,农户的大豆亩产比农垦农场亩产低30~50公斤左右。

  “不改变我国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蓬勃发展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刘登高表示。

 守护非转基因大豆

  大豆是我国最早取消市场保护的农产品之一,进口渠道十分畅通,面对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低的现状,国内甚至有专家表示可以放弃国产大豆。

  “有缺陷的孩子我们还舍不得放弃呢,这么好的大豆为什么要舍弃?”刘登高说。

  “作为转基因大豆的最大出口国,美国的食用大豆就是非转基因大豆,而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制造动物饲料和出口。”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他说,去年国内某地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新闻见报以后,他接到了日本大豆协会焦急的电话:“如果中国都不种非转基因大豆了,那我们到哪里去买豆呢?”

  刘登高表示,大豆深加工领域广阔,大豆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是天然的保健、医药产品的优质原料。“在协会看来,作为稀缺资源的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方向就是要做食品,做饲料的任务就留给进口大豆。”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因此,确保国产大豆占30%的产业安全底线,建立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保护区,并且不要批准在国内种植转基因大豆。“这涉及到物种的保护,至关重要。”

  刘登高表示,如果对禁止转基因大豆种植把关不严,国产大豆将失去可观的国际市场。由于国外转基因大豆在世界的蔓延,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品质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最近,进口加拿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到岸价5200元/吨,而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的到岸价只有3950元/吨。中国出口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为715美元/吨(约合4692元/吨)。这说明在食品领域,国产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竞争优势明显,正有用武之地。”刘登高说。

 跨国粮商已控制中国80%以上大豆加工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

  《中国经济周刊》获悉,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今年将一份《关于保护大豆产业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带到了全国两会。孙东生表示,跨国粮商通过参股并购和独资等方式,已经控制了中国8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在全球形成了“南美种大豆、中国买大豆、美国定价格”的格局。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如果国家政策不能及时跟进,将危及水稻和玉米产业,并将逐渐蔓延到粮食行业的上下游。”孙东生说。

  黑龙江省一度把“保卫龙江大豆”作为战略,黑龙江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区,拥有2万多份农家品种资源和6700多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大豆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但近年来,国外企业的无序竞争正在侵蚀着优质的大豆种群,甚至威胁整个产业链条。

  “外国企业通过‘市场竞争’的表象,使国内的大豆加工企业纷纷倒闭,之后他们再采取措施向种植业延伸,实际上就等于将我们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各个击破,我们这个产业要全线败下阵来。”孙东生说,他担心的不是一两个企业的倒闭,而是优质大豆资源的消亡和整个大豆产业链条的瓦解。

  令孙东生委员焦虑的是,“入驻中国大陆的国外大豆加工企业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群周边,而不是大豆产区建加工生产车间,利用掌控的原粮资源进行异地加工增值,综合运用国际期货价格变化、产地转基因高产生物技术、先进榨油技术装备、灵活稳健的销售网络,击垮了民族加工企业,制造了一起起‘豆贱伤农’事件,为日后操纵我国大豆产业做了缜密的铺垫。”

  为此,孙东生建议,对外资进入大豆产业的上下游领域进行监管。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告诉记者,当前大豆蛋白食品加工企业正处于上升期,建一个企业就能盈利。但是,据加工企业反映,目前国内大豆蛋白出口企业之间互相竞相杀价,存在恶性竞争。“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出口价已经下降到2万元/吨,而进口国外的价格仍保持3~5万元/吨。如果国家不注意引导企业克服恶性竞争,不引导加工企业建立标准、品牌,就很容易被国际垄断企业所利用。稍有风吹草动,国产大豆加工业将因国内恶性竞争毁灭,像大豆油脂加工一样,被国外垄断势力所掌控。”

  “中国大豆食品加工企业的突出问题不是缺外资,而是缺机制、缺协作。”刘登高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建议国家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基金来引导、扶持产业整合,扶持大豆产业协作发展项目,形成大豆食品加工企业集群,不断促进国产大豆深加工产业化、国际化,“以防止外资垄断中国大豆榨油企业的悲剧重演。”

转基因大豆泛滥内外因

2006年11月20日 16: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王凤君北京报道

  中国之所以放开转基因大豆进口,是因为国内对于大豆等农产品进口的需求旺盛,也是出于缓和中美贸易关系的考虑。

  开放之源

  对于美国孟山都公司来说,2004年2月23日是一个十分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向中国正常进口大豆中断两年后,孟山都公司终于获得了中国农业部发放的五个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紧接着,两个月之后的4月21日,中国农业部正式宣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实施正常管理,为期三年的临时管理措施就此终止。从此,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区国家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获得了永久性进口中国的保证。

  这次对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开闸,后来一度被业内人士看作今天中国进口大豆激增的主要动因。事实上,由于转基因大豆在安全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国一直以来对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2001年5月23日国务院首次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下以简称条例),随后2002年3月20日农业部发布了三个配套规章《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这四个文件对转基因产品的进口、国内销售等等众多环节做出了严格限制。

  “事实上,这个《条例》完全可以成为阻挡大豆无限制进口的基本工具。”几年之后,再回顾这段历程时,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长彭真怀不无感慨。今年6月,他刚刚给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十个国家部门递送了一份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政策的报告,希望国家对大豆产业给以足够重视。

  也正是因为上述政策,2002年前后,中国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态度,一度被国外媒体冠以“强硬”二字。也正是因此,至今很多人仍对2004年开放转基因大豆进口而心存疑问。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中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对于大豆等农产品进口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缓和中美贸易关系的考虑。

  该人士称,当时,我国国内大豆的产能与实际需求之间至少有1800万吨的缺口,而且,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还以每年10%-15%比例上升,扩大进口势在必行。

  不过,这并不是中国开放转基因大豆的根本原因。“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施加的压力应该是主要原因。”上述专家说。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激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业部颁布的进口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自然遭到国际大豆生产国,特别是美国的强烈抗议。美国指责,中国规定的进口大豆程序繁琐,妨碍了大豆贸易,并警告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取消对美国大豆进口的限制政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12月18日中国企业采购团出访美国,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及意向协议,中国企业将从美国进口价值为14亿美元的大豆和价值为1.9亿美元的机电产品。

  对此,高盛公司的首席中华区经济学家梁宏(音译)当时的评价是,中国准予永久性进口美国大豆,是中国试图尽量平衡中美贸易关系的手段。

  管理障碍

  但是,贸易因素之外,中国转基因大豆泛滥还有深层次的体制原因。

  一些专家提醒,事实上我们有些部门,至今恐怕连WTO规则也没有完全弄懂。一个众所共知的事实是,我国1996年开始对进口大豆实行配额管理,但在操作过程中形同虚设。进口多少大豆事实上主要由跨国公司操纵,对大豆进口只征收3%的关税,根本不能用关税配额准入手段对大豆及其加工产品的进口进行限制。

  其次,中国对大豆产业整体重视程度上也不够。彭真怀介绍,源于我国长期面临粮食供给不足问题,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是增加粮食产量。尽管把大豆作为粮食归类统计,但大豆生产并未得到像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那样重视,特别是实行“粮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后,过去40多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下降10%以上,现在仅仅占全球大豆种植面积的12%。

  还有更深刻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进口管理上的障碍非常多。”彭真怀说。尽管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3,却不但没有成为国际大豆价格的主导者,反而成为国际大豆价格的哄抬者。这固然有跨国公司从中操纵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在大豆产业上的多头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在大豆种植、购销、进出口、加工等环节上形不成合力,内耗严重。

  目前我国的大豆进出口涉及多个部门,如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铁道部、卫生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在具体的事务操作过程中往往各部门之间存在利益之争,形不成统一意见,这使我国大豆产业无论在种植还是进出口管理上都一直无法得到顺畅的发展。

  管理体制障碍最明显的一个案例是大豆协会的建立。彭真怀说,在WTO对各成员政府行为加以严格约束后,行业协会在国际贸易中为其会员解决贸易难题,处理贸易纠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而我国在农业方面却缺少一个反映大豆产业整体利益的行业协会,这也是影响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内资大豆加工企业曾在2003年发起成立中国大豆协会,但这一建议无法得到商务部的支持,主要原因是:挂靠商务部的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已有一个大豆分会,没有必要重复设置,而农业部作为种植业的主管部委,担任新的大豆协会的主管单位也名不正、言不顺。

  “但真实的背景是,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分会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大豆进出口贸易,甚至掌控豆油进口配额。”彭真怀说。

  反对成立中国大豆协会的,还有来自国内最大的粮油进出口加工企业———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信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

  中粮不仅是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大豆分会的主要会员企业,而且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大豆消费用户,中粮旗下的6家大型企业都是中粮联合美国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ADM和新加坡WILMAR公司共同投资的,主要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仅东海粮油一家企业,日加工进口大豆就达一两万吨,每个月需要进口大豆36万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3-05-01/1411.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转基因大豆WTO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