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多亩耕地是怎样冒出来的?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报,今天(12月30日)在北京发布。国土部副部长王世元表示,2012年全国耕地数据是20.27亿亩,和传统掌握的数据相比,多出来2亿多亩。
那么,这2亿多亩耕地是怎样得来的呢?王世元的解释是,一方面是国土部门调查的手段先进了,方法先进了,组织方式周密了,把原有的、实有的耕地调查出来;另一方面是对生态的修复和生态建设有了一些回旋的余地。例如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林区和草原,以及25度陡坡地上的1.49亿亩的耕地,相当一部分要有计划、有安排地退耕。
对于这种解释,我们将信将疑,也不一定认同。按一些专家的说法,调查中多出的2亿多亩耕地具有不同适宜程度,并不意味着这些土地都有开发的适宜性。在这些耕地资源中,具有较好开发条件的只占四成左右。其余的虽有开发潜力但可能需要较高的投入,或者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
问题是,这多出的2亿多亩耕地面积,是否是将近年复原的林地、草地计算进去。如果是“九退一还一”的重复统计,以及乱石沟、荒坡、废砖窑变成了连片耕地,中低产田成了高产稳产田,则不过玩了一次数字游戏。即使没有,将来要变现一处耕地,也即是要毁掉同等面积的一处草地、林地或是滩涂水域面积,不过是改变了土地用途,从生态上讲甚至得不偿失。
事实上,此次国土部土地调查中“多出来2亿多亩耕地”与中科院2010年调研成果“新发现8亿亩耕地后备资源”的数据均有共同之处,即多出的或新发现的耕地资源绝大多数都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且土地质量差。其中,内蒙古、新疆、宁夏的耕地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山西、陕西、甘肃占到一成以上。
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存在着干旱缺水、盐碱、风沙、低温严寒等一种或多种限制因素,且限制强度较大,生态环境脆弱。
这正好印证了一个观点,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耕地资源也很少。此间,国土部门宣布国内又多出2亿多亩耕地资源,着实让我们倍感欣慰。不过,这多出手2亿多亩耕地,让我们刮目相看之余,又高兴不起来。
虽然中国拥有辽阔的版图,但其实是一个不具有耕地优势的国家,尤其是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可耕地受干旱、沙漠化、盐碱化等影响,其面积不是增加,而是日趋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用新的手段,新的评价标准,反映中国耕地面积的现状,又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以及可信度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中国目前至少需要30亿亩以上的国土面积才能满足需求。但中国18亿亩耕地转化成播种面积,大约只有24亿亩(一亩地一年种植三季作物,即为3亩播种面积)。守住18亿亩耕地还进口那么多粮食,不守住将会出现严重后果。
上周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12月28日,农业部长韩长赋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中国耕地从1996年到2012年减少了近1.3亿亩,其中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占地的原因,也有用地不节约、不集约的因素。
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住已有的18亿亩耕地。因为这18亿亩耕地是一条的最低保障,就象贫困家庭的最低保障线,就象一个人的最低温饱线。至于国土部公布的全国多出2亿多亩耕地的数据,我们不必过于认真,权当是数字游戏而已。
在这里,我们呼吁各级政府珍视现有耕地,切忌放纵对现有耕地的浪费性开发,通过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而各地珍视耕地资源,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给子孙后代预留生存必备条件的重要举措。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aq/2013-12-31/24406.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