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安全

打印

南方系谣言:解放后30年缺失南京大屠杀宣传

  【反击南方系谣言】建国后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从来没有忘记、回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段屈辱史,相关控诉、纪念、教育活动曾未中断。@南方都市报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76年之际,发出了“解放后30多年南京大屠杀曾在国内教育中长期缺失”的误导报道,用心险恶。不只不要装懂,误导者终会误国。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0081315653_2.html

  一、50年代

  控诉活动:(注:《南京工矿企业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经验及其收获》,《人民日报》,1951年4月15日。)

  1951年2月,6万余工人举行了“纪念‘二七’反对美的武装日本”的示威游行,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是游行示威活动的主要内容。

  3月8日,12万妇女走上街头,举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示威游行,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是游行示威活动的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在各街巷里弄召开了数以万计的回忆控诉会、纪念会,据统计,全市有80%以上的人民受到了爱国教育。

  媒体研究:

  新华社主办的《时事手册》是基层群众了解天下大事、学习时事政策的精神食粮,发行量达数百万分。在1951年2月20日出版的该手册第9期上,对日军侵华暴行的典型案例作了详细介绍,南京大屠杀作为“日寇在城市中进行疯狂屠杀的一个著名例子”被列入其中。(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时事手册》1951年第9期。)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对南京的游行示威及控诉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1951年2月14日,该报以《不共戴天之仇》为题,刊登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北京汽车公司职工刘康麟的惨痛回忆。4月8日,该报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中写道:“人们怎么能够设想可以叫南京的人民忘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开始达一月之久的三十万人的大屠杀?”(注:长江:《拥护缔结和平公约,坚决反对武装日本》,《人民日报》1951年4月8日)

  1951年,郭士杰的《日寇侵华暴行录》由联合书店出版。作者收录的日军暴行比较广泛,如潘家峪惨案、平阳惨案、扬州万福桥惨案、重庆大轰炸、毒气战、细菌战、无人区等,“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回忆”位居篇首。其中,作者根据当时报刊上的记载,对南京大屠杀重新进行了整理,以“灾难的开始”、“杀人的比赛”、“妇女的仇恨”、“不屈的人们”等4个标题,记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简要通俗,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4册中,这样记述了南京大屠杀:“12月13日,南京陷入敌手。在南京,日本侵略军对和平居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奸淫,一个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30万人”。(注: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4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版,1958年第2版第一次印刷,第40页)。

  195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起草,经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同讨论,《中国通史—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时代(下)教学大纲》(初稿)在第1期的《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布,以广泛征求意见。南京大屠杀事件作为“日寇在占领地区的残暴屠杀和野蛮掠夺”的典型事例,是该大纲第三篇第三目的标题。

  二、1960年

  控诉活动:

  1960年5月13日,南京40万群众在新街口、雨花台等地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5月21日,政协江苏省及南京市委员会举行了集会。同日,南京市3000多煤矿工人举行集会,声援日本三池煤矿工人为反对日美军事同盟条约而进行的罢工斗争。(注:《支持日本三池矿工的斗争,南京三千煤矿工人集会》,《人民日报》1960年5月26日。)

  5月24日,南京市下关区、秦淮区、浦口区、市工会、郊区公社以及市烈属军属代表,分别举行了集会。期间,集会的地点出现了幕府山、草鞋峡、煤炭港等当年日军进行集体屠杀的遗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亲属和大屠杀幸存者控诉日军暴行。(注:《绝不容许历史的惨剧重演,南京人民怒斥美日反动派》,《人民日报》1960年5月30日。

  媒体研究:

  196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绝不容许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美国扶植下卷土重来,南京四十万人大示威》,介绍了幸存者在纪念性的场所讲述受害经历。

  1960年南京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生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调查,翻阅了相关的档案资料,收集了相关的照片,走访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见证人,编写了一本约7万字的小册子《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人民日报》为此作了报道。

  1961年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上发表了《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一文。被学者称为“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朱继光、姜良芹:《试析中国史学界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范式转移》,《民国档案》2008年第2期。)

  1961年,李新、彭明、孙思白、蔡尚思、陈旭麓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南京大屠杀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与胡华的《中国革命史讲义》成为高等院校编写中国现代史教材的蓝本。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历史系所编写的《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均有南京大屠杀的记述。

  1965年,时值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全国各地都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南京也广泛开展了多种文艺宣传活动。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了“纪念伟大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展览会”,展出了“许多揭露日本侵略军当年血洗南京的罪行的照片。照片的说明文这样写道:“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在一个月内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造成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南京大惨案”。(注:《中国共产党党史陈列(民主革命时期)文物资料选编》(3),中国革命博物馆(非公开出版)1980年版,第54页。)

  1968年11月,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翻阅梅汝璈《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一文后,对他1937年12月的日记重新作了补充:“1937年12月13日,日本兽军谷寿夫所率领的六师团从中华门攻入南京城内,从那时起六礼拜以内,兽军残杀、奸淫,无所不为,据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上说,六星期中南京被屠杀的在20万人以上。详见梅汝璈《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22(辑)p16—36.1968年11月桢记”。(注:《竺可桢日记》(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179页。)

  三、70年代

  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由于中日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终止了战后以来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中国媒体中批判日本的言论大大减少。在此情境下,根本不可能对南京大屠杀进行深入、广泛、系统的揭露和批判。1975年,日中友好旧军人协会访问南京时,接待人员总是回避谈及日本军队的侵略行为,不得已时才敷衍几句,最后总要补充道:“事情已经过去,这不是日本人民的罪过,责任在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头子。”但相关研究和纪念活动从未被忘记和停止。

  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了文革时期停办的《中国共产党党史陈列》(民主革命时期),其中展出一幅南京大屠杀的照片,照片的说明文这样写道:“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在一个月内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造成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南京大惨案”。(注:《中国共产党党史陈列(民主革命时期)文物资料选编》(3),中国革命博物馆(非公开出版)1980年版,第54页。)

  1979年,国内最早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高兴祖在《南京大学史学论丛》第2辑上,发表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斥铃木所谓“南京大屠杀等于虚幻”的谬论》。同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于1962年编著的《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被重新修订后内部出版,书名改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该书第八章以“驳斥‘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谬论”为题,对铃木明的论点、论据逐一进行了批驳。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aq/2013-12-19/24183.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2-19 关键字:南方系  南方都市报  南京大屠杀  舆论安全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