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联军 王根成 来源:解放军报 日期:2017-05-08 点击:
英雄往事,不曾忘却的纪念
——对特等功臣孙占元烈士65年的精神追寻
魏联军 王根成
孙占元,1925年生,河南林县临淇镇三弓水村人(现占元村),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11月被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与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杨连第被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
河南林州,贵州黔西,湖北黄陂。
打开中国地图,这3个地点似乎没什么关联,但在精神的维度上,却可以画出“同心圆”。圆心,是65年前在朝鲜战场以身殉国的烈士孙占元。
孙占元,虽然这个名字今天鲜被提及,但在有些人心里,却从未遗忘。
当英雄应运而生时,会有人为之喝彩;当传奇已成往事时,也会有人为之纪念。请跟随记者一起,近观一个家庭、一座山村和一个连队,对这位特等功臣65年的精神追寻。
小葬于墓,大葬于心
一个家庭的千里“寻亲”
时光如能倒流,有些镜头撼人心魄——
1952年10月14日凌晨,恶仗来袭前的上甘岭2号阵地。
战壕里,两名中国军人正憧憬战后的生活:“将来要能穿上一双皮鞋,站到天安门前照一张相,回家再娶个媳妇,就心满意足了!”
心意可待,战火无情。几个小时后,他们便生死离别。志愿军45师135团3营7连2排长孙占元双腿被炮弹炸断,血流不止,仍坚持指挥战斗。战士易才学要为他包扎,他却命令易才学去爆破敌人的火力点,并用机枪掩护。易才学完成任务后看到,敌人冲上阵地时,孙占元拉响身上的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2005年3月6日,53年前与孙占元一起憧憬未来的战士、贵州省黔西县退休干部易才学,在弥留之际仍忘不掉老排长的心愿。他叮嘱儿子易新黔:“一定要代我到孙排长家乡看一看,给他捎一双皮鞋。”
千里送鞋的还愿之旅,于2014年大年初四启程。那天,易新黔夫妇携儿子易毅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烈士陵园孙占元烈士纪念馆,在孙占元雕像前鞠躬行礼。易新黔将一双崭新的皮鞋捧在胸前,涕泪长流:“孙伯伯,我们来给您送皮鞋了。”
随后,一家人又连夜赶往大山深处的临淇镇占元村。在孙占元旧居,易新黔拿出从父亲坟头捧来的一抔黄土,埋进雕像前的冬青树下。26岁的儿子易毅扑通一声长跪:“孙爷爷,如果您活着,今年89岁了,我给您磕89个头……”
这个家族从未忘记孙占元。1985年,易才学因伤病转业回到贵州老家。每年清明,他都要面向东北方向,给老排长敬上一炷香。
易才学生前经常对家人讲,没有当年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没有孙占元战场上的掩护,就没有他们美满的家庭。他多次叮嘱易新黔,一定要找到孙占元家乡,去送鞋、祭拜。可贵州与河南隔山隔水,易新黔多次打听未果。
易毅大学毕业后,接过“寻亲”的接力棒,终于联系上占元村党支书孙软锁。2014年到过占元村后,他仍与孙软锁经常保持联系,每年清明节前都要打电话请他代为祭拜,还为修缮孙占元旧居纪念馆捐款。
小葬于墓,大葬于心。易毅告诉记者,爷爷生前曾担任多所中小学的课外辅导员,经常给学生们讲当年打仗的故事,自己小时候在课本上学到的英雄人物,从爷爷那里得到印证,心里充满崇敬。去年,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质疑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抹黑志愿军,他义愤填膺地反击:“作为英雄后代,我最有发言权!那些没有打过仗的人,有什么资格侮辱牺牲的先烈?”
不怕牺牲 就怕忘记
一座山村的“精神族谱”
860.6米,597.9米,分别是占元村和上甘岭的海拔高度,也是孙占元生与死的坐标。
村里乡亲说,孙占元比这两个地方高得多!
“先祭英雄后祭祖宗,是俺村的民俗;缅怀英烈、尊崇英雄,是俺村的‘村规’。”孙软锁说,每年清明节前后,村里的乡亲都会到孙占元的雕像前,放一盘自制的面点,献一束采摘的花草。
英雄不怕牺牲,就怕忘记。多年来,占元村党支部始终坚信一条:孙占元没留下后代,但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如果不保护好、弘扬好,就是数典忘祖。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和影响下,全村人都这么想也这么做。
2000年夏天,孙占元家留存下来的两间石头房倒塌。听说村委会计划修缮旧居,乡亲们争先恐后当义工。
2014年,村里自筹资金建设孙占元纪念广场,经费缺口不小。一筹莫展之际,全村乡亲纷纷自发捐款。80岁的五保户琚七妞,平常省吃俭用,听说给孙占元塑像缺钱,走几里山路送来200元钱。看到老人家打开包了5层的布包,拿出全是5元、1元甚至几角的零钱时,在场的人感动得直抹眼泪。
1946年初,孙占元参军时对乡亲们说:“等我打完仗,和大伙儿一块引水、栽树、修出山的路。”如今,占元村修起了12公里的“英雄路”,打了3眼“思源井”,绿化了1.8万亩荒山。
“红色家风”出生产力。上世纪60年代修红旗渠时,上工前,林州的父老乡亲都会喊这样的口号:“男人争学孙占元,女人要当刘胡兰。”几十年来,占元村有新兵入伍、民兵入队,青年入党、学生入团,都要到孙占元旧居前宣誓。该村先后有86名青年参军入伍,多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村”。
2015年,该村的李鹏鹏听说孙占元生前所在部队来林州征兵,主动申请到该部服役。同学告诉他空降兵危险,换个兵种,可他说:“英雄后人到英雄部队,多幸运、多光荣!”
长期宣传孙占元烈士事迹的《安阳日报》退休记者史国义说,占元村不忘本、不断根的淳朴民风,值得点赞。
生上英雄榜 死当烈士碑
一个连队的血性图腾
有人说,这是个走得快的时代,也是个忘得快的时代。
英雄离开半个多世纪,孙占元的老部队还记得他吗?
带着这一疑问,今年3月,占元村村委会主任孙合喜来到空降兵某部2营5连住了几天。回村后,他逢人便说两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几十年过去了,孙占元的老连队还那么有人情味:听说村里建设孙占元纪念广场,全连官兵主动捐款2万多元,部队也捐款2万元。二是想不到,今天的部队还是嗷嗷叫!
“听到孙占元的名字,战士们就会提起精气神。”走进5连训练场,“孙占元生前所在连”的连旗迎风飘扬。连长陶光银告诉记者:“几十年来,老英雄一直是我们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心目中的精神之旗!”
“新兵下连第一天,不知道连长、指导员是谁,但一定知道孙占元是谁。”四级军士长张亭说,每一名新到连队的官兵都会收到“五个一”的“见面礼”:第一堂教育课是《我们连的英雄孙占元》,第一场电影是看《上甘岭》,第一个仪式是面对连旗宣誓……
“我是共产党员、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离开阵地!”这是孙占元在战场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连魂”在连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2016年4月,5连首次成建制赴西北高原实战化训练。气候环境恶劣,跳伞危险系数大,连长陶光银的“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又犯,大家劝他不要跟机跳伞。陶光银不同意:“我是指挥员,越是危险,越要第一个跳!”半个月里,5连在陶光银带领下出色完成远程机降、蛙跳拔点进攻等险难课目,受到上级表扬。
2016年11月底,在空降兵部队组织的3天2夜全员全装达标考核中,刚做完手术、正值恢复期的军械员周贤江,听说少一个人会影响连队整体成绩,主动要求参加考核。最后一个课目武装五公里奔袭前,周贤江的伤口还在渗血。战友向连队干部和考官建议,让他退出考场,他却坚决不肯:“考场就是战场,老排长两条腿被炸断还坚持战斗,我这点轻伤算什么?”
4月20日,记者在5连采访时,连队指导员成杰告诉记者,几十年来,部队从陆上猛虎到空中铁骑,先后历经十几次精简整编,这次改革也面临不小的调整,但无论怎么变,孙占元英雄的魂和根都不会丢。近年来,5连出色完成10余次重大演训任务,多次受到通报表彰,连队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
照片由作者提供;制图:方 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gsyz/ylfc/2017-05-08/44004.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