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毛泽东的人生选择
作者:王宏甲 来源:宏甲文章 日期:2017-09-15 点击:
毛泽东的人生选择
王宏甲
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从50公斤长到了60公斤,人生真正的成长是心灵的、情感的、信仰的、志向的成长。毛泽东16岁时情思已经呈现出为民族为祖国去求学的志向。因而,当他走出韶山,读到梁启超的《新民说》时立刻就被吸引。《新民说》阐述救中国的伟大力量在于唤起民众,造就新民,此说在毛泽东的头脑里渐渐如火炬般点燃他思想的激情。此时的毛泽东已经迈出了他人生中最具意义的一个选择,即认定了人生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为一己和一家人的利益而奋斗。
历史上对人类做出特别巨大贡献的人物,往往在去世之后,人们才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他的贡献。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
毛泽东诞生以来的120年,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进入信息化时代,期间生产力、经济形态和精神世界发生的变化,都是以过去几千年不曾有过的急剧变化的状态,犹如从死里面获得再生。然而这种变化和再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品质、文化优势,乃至汲取外来优秀文明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的前途。这巨大变化中,对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产生了最大影响的人物就是毛泽东。由于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影响,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毛泽东仍将在今天和明天,对人类继续产生光明朗照的深远影响。
一
毛泽东生于1893年,第二年中国海军被日军击溃,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毛泽东七岁的时候,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民族灾难愈发深重。毛泽东就生长在这个时期,是个乡下农民的儿子。毛泽东为什么会成为毛泽东?这是我一直关心的问题。
1910年,父亲曾打算让16岁的毛泽东到湘潭县一家米店去当学徒,目的是日后把米生意做大。毛泽东则想去湘乡县一个新学堂读书。父子发生了严重冲突。
他为什么不肯听从父亲安排?父亲培养他读了六年私塾,他还私下里读了一本《盛世危言》,书中“救国”的呼唤激起了毛泽东“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这“愿望”表明毛泽东在为自己的人生争取前途。
为人生争取前途,很多人都会。父亲也是在为家庭谋前途。问题是,少年毛泽东接收过四书五经的影响,那中国经典的主体精神是教导士子关怀天下的,他还读过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精忠传》,以及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梁著作,都曾在他的头脑里“演义”过造反救国、谋略救国、精忠救国、变法救国……现在父亲要他把所学都用来为自家经营,毛泽东已经做不到了。
这就是少年毛泽东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从50公斤长到了60公斤,人生真正的成长是心灵的、情感的、信仰的、志向的成长。毛泽东16岁的情思已经呈现出为民族为祖国去求学的志向。因而,当他走出韶山,读到梁启超的《新民说》时立刻就被吸引。换言之,如果没有爱国情志,虽有《新民说》也会视而不见。《新民说》阐述救中国的伟大力量在于唤起民众,造就新民,此说在毛泽东的头脑里渐渐如火炬般点燃他思想的激情。现在应该概括一下,16岁的毛泽东已经迈出了他人生中最具意义的一个选择,即认定了人生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为一己和一家人的利益而奋斗。
二
热爱读书,是毛泽东一生重要的品质。
1914年他在进师范学校之前,曾自订了一个半年自行读书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读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毛泽东对斯诺说,“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
这就是书籍对毛泽东的影响。这种影响已不是哪一本书,哪一种思想对他的影响。如此广读博览,得到的东西不在于多,在于促使他思索。博读可以得到他人的知识,唯善于思索会产生自己的识见、自己的思想。
毛泽东的思想,更宝贵于他不只是为自己思索,是为中国人民的命运思索,为中华民族的前途思索。如果说这种思索中仍有不能忽视的个人意义,就在于他始终想着,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能为中国人民做出贡献。这至少是毛泽东自16岁以后就浸透了他一生的显著特征。
由少年而迈入青年的毛泽东,就处在这样一个为中国人民的命运去博读世界,寻找中国道路的时期。没有这种博读,日后毛泽东就不可能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胸怀。
1919年毛泽东写出《民众的大联合》,此文未收入毛泽东选集,却是我们认识毛泽东非常重要的文章。从中已能清晰地读见毛泽东26岁的情感在哪里——人生的情感其实是人生心灵的、生命的家园。青年毛泽东的追求、思索、奋斗,成熟与不成熟,语言往通俗化发展的程度,都袒露其中。这26岁的情思,迄今新鲜如昨。毛泽东疾呼“联合”,是因为洞悉了列强与资本都是以“联合”之力来压榨平民的,而中国农民工匠却如散沙般各自耕作,不知联合岂不任人宰割。毛泽东的学识和思想在同社会同民众结合。
这年底,毛泽东读到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之于毛泽东的意义,在于毛泽东看到了资本主义是西方工业时代产生出来的东西,马克思把资本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出来,这样的资本集团凭借武力侵入中国,就是帝国主义。同时看到,清朝覆灭后,帝国主义总是同中国军阀勾结在一起,构成压榨中国人民的力量。看清了这些,就看清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必然要担当的历史重任。
1925年12月,毛泽东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经济地位和基本立场的分析,清醒地看到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1927年3月,毛泽东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进一步把被世界潮流视为最落后的农民看作是拯救中国最伟大的力量。我以为,1925年到1927年,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收获最大的三年。此后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境,毛泽东都胸有必胜的信心,就因为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此后,唤起民众,发动群众,缔造出一支前无古人的人民军队,“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人民共和国最伟大的力量之源。
三
然而,毛泽东看到农民力量的时候,中国农民还不知道有个毛泽东。靠什么把农民组织起来?
看看1927年蒋介石和毛泽东走的不同道路,特别有助于我们看清毛泽东,也看清蒋介石。
北伐战争打到长江边,震动了帝国主义势力。北洋军阀大势已去,原与北洋军阀“合作”的帝国主义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了,他们选择了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也在选择前途,他看到了帝国主义的势力、本国财阀的实力,甚至看到了青红帮势力,加上他掌握的军队,抓住这四股力量结成同盟,就能夺取国民党乃至中华民国的最高权力。蒋介石做到了吗?1927年,他发动政变,转眼间就做到了。
此时的毛泽东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虽然资本主义是从西方工业时代产生的东西,但它来到中国后,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多么容易与之勾结,形成疯狂地榨取人民血汗的黑暗势力。此种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卖国势力是所有资本主义势力中最黑暗的势力。这一点,在1927年给毛泽东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毛泽东一生都没有忘记的。
此时的毛泽东有什么?只有他看到的农民。这是散在乡村的潜在力量,需要去发动,去组织,去建设,才会形成力量的惊涛骇浪。能看见这潜在的力量,就已经是伟大的眼光了。在帝国主义和国内新军阀的包围下,怎么去做到呢?
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带着队伍上井冈山,这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三湾改编”,毛泽东坚持“党建在连上”,坚持在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民主制度”,还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其中之一是“不乱拿群众一个红薯”。这三项举措都指向要建立一支人民军队。对俘虏的国民党兵也讲明白,想回家的,发路费给你回家;愿留下的没有军饷,因为红军是为自己和天下穷苦人民的解放而打仗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中国。这就不只是建立一支武装以对抗敌军,而是要建立一支有理想的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民军队。
井冈山时期创造的游击战术,人们较为熟悉的是十六字诀,其实还有两句更精辟地概括出红军的核心任务:“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这里讲的分兵发动群众,是红军的主要任务。所以毛泽东说,这支军队不仅是战斗队,更是宣传队和工作队。
美国记者斯诺曾说,红军的长征,使欧洲人一直赞叹的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看起来仿佛是一场夏日远足。红军途径的省份有两亿多人民。他们每进驻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解放了许多“奴隶”,向他们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把官僚、地主的财产分配给穷人。他们留下干部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征途中,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又有成千上万赤贫如洗的人们加入。连斯诺也看到了,红军在那么残酷的战争中,仍然是一支信心十足的宣传队、工作队。
毛泽东的思想现在已如此强劲地活跃在这支军队的行动中,他们与世界历史上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除了用“人民军队”来称谓这支军队,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也许还可以说,他们不只是一支军队,他们来自中央苏区,亲眼目睹了一个由穷苦人自己建立的好社会是怎样的,这是一个“红色中国”在迁徙!为了他们的和天下更多人的父母不再悲惨一生,为了更多的姐妹不再被卖掉,他们一定要冲破种种围追堵截。他们相信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管最后剩下多少人,他们都一定要走到西北去建新的根据地,他们相信一定能东山再起!
现在可以再来概括一下,从秋收起义到长征结束这个时期,毛泽东竟然把自己少年时代以来爱祖国爱人民,期望建立一个新中国的理想和情感,放到一支军队的头脑里去,而且放得如此成功,成为这支军队的灵魂。这是真正了不起的事情!
四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争中,比战胜敌人更重要的仍然是培养官兵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毛泽东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人轻视游击战争的作用。来自南方的红军官兵,看到北方的平原,不见丛林,也不知这游击战该怎么打了。毛泽东在1938年5月专门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指出井冈山游击战争得以发明,并不因为有树林,而是因为有人民。我们由此记住,游击战是与人民共存共生的一种战争。哪里有人民,哪里就可以开展游击战争。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哪国的侵略者,胆敢再侵入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人民观,依然是战胜侵略者最有力的武器。
19世纪末,西方海权论者说:“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20世纪初,西方地缘政治论者又说:“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区;谁统治心脏地区,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再后,西方空权论者说:“今天的战略公式应该是:谁控制飞机,谁就控制了基地;谁控制基地,谁就统治了空间;谁统治空间,谁就控制了世界。”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原子弹问世,又有人说:“谁拥有了核武器,谁就控制了世界。”
毛泽东说:原子弹是纸老虎!
在中国,从炎黄尧舜禹以来,没有哪个最高领导者达到毛泽东这样胸有人民,在世界上也没有先例。他是实实在在的人民领袖。
新中国把小学教育扩展到农村,把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尊重,把人们之间平等的观念,传播到城镇和一切穷乡僻壤。最重要的不仅是有雷锋这样的普通一兵,有焦裕禄这样的县委书记,而是半个世纪前“一盘散沙”般的国人变成数亿精神焕发的人民,各级领导干部乃至各行各业具有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人们,实在不是少数。这就是一个民族迅速更新自己、发愤图强的奇迹!
现在再来概括一下,毛泽东把自己青少年时代就有的理想放到了全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去,以至像我这样生长在新中国乡村的人,从小就体会到了红领巾的照耀,这是我的幸运。
五
毛泽东1974年划分的三个世界,把中国和世上弱小、贫穷的国家划为第三世界。毛泽东如此划分并不是说,中国现在还弱,将来强了就可以成为第二世界或第一世界。毛泽东一生痛恨剥削,关怀穷苦人民,对资本主义强权豪夺巧取、压榨弱国穷国的本性,认识非常深刻。毛泽东的本意是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和贫弱国家的人民站在一起。毛泽东希望中国人民应该对人类有所贡献。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民感到毛泽东属于世界。作为中国人,我为毛泽东属于世界感到自豪。
看今天的领导干部,如果心中有人民,就会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如果是为了自己和家族谋利益就一定会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成为人民的敌人。回顾毛泽东的一生,其成功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成功。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就容易犯错误,若看不起群众、欺压群众,也会成为人民的敌人。理解了这些,就知道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心中拥有人民观多么重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gsyz/lxff/2017-09-14/46200.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