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高山仰止>

领袖风范

打印

赵南起: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贡献与科学价值

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贡献与科学价值

赵南起

1.webp (17).jpg

二十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革命战争。这场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情况之复杂、影响之深远、指挥艺术之高超,在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人民革命战争,以其辉煌的胜利,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百余年遭受列强侵略与欺凌的耻辱,使中国人民重新获得自豪、自信和自尊,表明自己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驾驭这场战争的最高统帅是毛泽东,指导这场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伟大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中国革命的显著特点是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要是一部武装斗争史。军事工作作为党长时期的工作重心,毛泽东始终以极大的精力注重战争,研究军事,指挥作战。据统计,毛泽东仅在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组织指挥和参与组织指挥的战役战斗就达239次之多,尚存的从1927 年到抗美援朝时期亲自撰写的军事论著和指挥作战的文电达5000余篇(件),约400余万字。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仍对军事斗争倾注大量心血。毛泽东的军事实践,包括领导武装夺取政权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光辉、最成功、最精彩的实践;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也是毛泽东思想大系中最丰富、最完善、最系统化的理论。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和在亿万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是与他百战不殆的军事实践和科学的军事理论创造分不开的。

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军事人物如群星灿烂。可是,像毛泽东这样集政治领袖、军事统帅与军事理论家于一身,融实践的开拓性和理论的创造性于一体,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人物,则是极其罕见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凭借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领导数亿人民群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同时也建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大厦。重新回顾和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贡献和科学价值,对于实现国防现代化,保障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振兴中华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实践特色

任何理论思维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伟大人物及其伟大思想的背后,都有与之相联系的深刻的时代背景。近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20年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位一体的反动统治下,到了兴亡继绝的危险关头。为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包括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内的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探索,但是最终都一个接一个地失败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面临着新的抉择。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中坚。然而,旧中国积重难返。面对反动势力极为集中和强大,革命力量比较分散和弱小,革命任务异常艰巨和复杂的局面,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完成民族和阶级解放的神圣使命,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大课题。毛泽东军事思想正是顺应时代的呼唤和革命斗争实践的需求,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四了阶段:

第一阶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奠基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和中期。

在国共两党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问题作了可贵的最初探索。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独立领导装装斗争和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并在创建人民军队和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率先成功地探索出中国革命战争的特定规律和指导规律。他在这个时期撰写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若干著作,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方针原则以及人民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等根本性问题,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回答了中国革命战争发轫时期急待解决的一些特殊而又复杂困难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时期,这主要体现在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适应反抗日本侵略者并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需要,毛泽东于长征结束后,开始系统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他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以及《实践论》和《矛盾论》等光辉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理论,包括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的理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持久战的理论,人民军队建设和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理论,等等,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抗日战争的战略和策略以及战争问题上的认识论、方法论等重大而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武装和指引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民族的抗战热忱,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才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惊天动地的伟业,成为决定日本法西斯失败命运的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三阶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面成熟阶段,这主要体现在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在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军事艺术和军事天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他撰写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大量指导战争的文件、电报中,提出了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为核心的十大军事原则,创造了独特的战略进攻包括战略决战的理论,制定了战略追击阶段的作战指导原则,解决了最后夺取国家政权重大历史关头的战略和策略问题。他对一系列战役特别是辽沈、淮海、平津、渡江等重大决定性战役挥洒自如的作战运筹,以及前无古人的战略魄力和用兵如神的组织指挥,表明他的军事实践更加丰富和全面,理论更臻科学和成熟,军事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第四阶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继续丰富的升华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建设国防和巩固国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全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战争转入国家建设,毛泽东难以再写更多系统的军事论著,然而在他领导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及指导作战的大量文电、指示和训词中,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许多新的重要内容。他提出建设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军和抵御外敌入侵的历史任务,根据国际形势的突变,果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并及时总结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经验,提出了与高度现代化敌人作战的一系列新的军事原则。之后,又领导制定了保卫国家安全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提出了自力更生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以及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一些基本原则。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有其鲜明的气派和特色。主要表现在:

以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为深厚根基。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国情相当特殊。没有对中国国情的透彻了解,要创造出满足中国革命战争实际需求的军事思想,是不可思议的。毛泽东是最早注重国情研究并最早认清国情的党的领导人。为了找到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途径,毛泽东早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前,即对中国社会的考察倾注了大量心血。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深入社会最底层,广泛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一批研究中国社会的论著,对旧中国的社会矛盾、阶级结构和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作了鞭辟入里的透彻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其中的两篇杰作。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后,毛泽东也丝毫没有忽视对国情的研究,无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国情方面的论著在他的著述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正因为毛泽东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了中国国情,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奠定了牢固的社会认识根基。

以丰富的直接实践为主要源泉。自古以来,许多兵学大师包括最负盛名的孙武和克劳塞维茨,由于经历和实践范围的局限,所创造的军事思想体系,大都来自对间接战争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兵圣孙武主要总结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推出了不朽的名著《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主要总结了拿破仑战争的经验,推出了资产阶级的军事经典《战争论》。他们都是以间接战争经验为主来构筑自己的军事理论体系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广泛吸收了古今中外战争经验之精华,但与众不同的是,它主要是来自中国革命战争的直接经验,来自毛泽东领导和指挥革命战争的亲身实践。从1927年秋领导秋收起义开始,毛泽东长时期战斗在军事斗争的第一线,而且于遵义会议后实际位居最高统帅达40多年之久。这一特殊身份,使他最有条件把军事实践斗争和军事理论创造结合起来,并从全局上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与升华。毛泽东在领导军事斗争的近半个世纪中,经历了多种作战对象、多种作战样式和不同战争规模的实践,经历了创建和发展新型人民军队的实践,经历了武装夺取政权和进行国防建设的实践。丰富多采、蔚为壮观而又艰苦卓绝的军事实践活动,为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创造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检验的标准。所以与古今中外其他军事思想相比,毛泽东军事思想内容更深刻、更科学,体系更完整,更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人类军事思想武库中的瑰宝。

以实事求是的创造精神为活的灵魂。毛泽东具有非凡的开拓意识和首创精神,他不迷信本本,也不囿于已有的科学模式。他不但敢于率领全党和全体人民进行翻天覆地的战斗,而且具有非凡的理论上的勇气和智慧,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大胆创造。毛泽东军事思想诞生之前,各式各样的军事思想早已存在。在中国有以孙武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思想,也有以“曾胡左李”和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军事思想;在外国,有各领风骚的法、德、日、美、俄等国的军事思想。这些军事思想,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尤其是马克思、列宁的军事思想,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毛泽东并不照搬硬套,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相结合,以自己所特有的胆略和才识,具体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博采众长,致力于创造性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把军事科学和军事艺术推向一个崭新阶段。

集个人能动作用与集体智慧结合之大成。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造就了千百万群众英雄和一大批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包含了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指战员的斗争经验和首创精神,凝聚着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们的心血和智慧。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是群众的实践。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边区武装割据,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以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各战略区,人民革命力量长期处于不同程度的分割状态。独当一面的各地区、各战略方向的领导人和广大指战员,在对敌斗争中创造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军事斗争策略和手段;在中央工作的党和军队的其他领导人,通过参与重大决策、起草军事文电、撰写军事著作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造活动。兼有政治家的恢宏气度、军事家的韬略、哲学家的思辩与诗人的想象力的毛泽东,相信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吸收和集中来自领袖群体和广大群众的真知灼见。他在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军事斗争实践的基础上,集个人能动作用与集体智慧结合之大成,完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工程。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面论及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认识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理论体系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过程中生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系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需要解决的指导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战术和建设与保卫国防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认识与指导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理论。

军事斗争主要包括力量的建设和力量的运用两个方面。纵观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军事理论著述,通常放在第一位的是力量的运用而不是力量的建设。毛泽东东则不然,他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深刻把握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革命真谛,从领导武装斗争伊始,就把建设新型人民军队问题放在首位。

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从历史上农民起义军失败的教训中,看到农民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创建一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武装力量,才能完成夺取政权的伟大任务。

毛泽东紧紧抓住军队的性质、宗旨及任务等关键性问题,创造了一整套崭新的建军理论和原则。首先,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保证将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质注入军队,使其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根本上杜绝了军队领导权重蹈落入个人或狭隘集团手里的历史覆辙。同时,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军的唯一宗旨,使军队的行动与党的政治任务相统一,把军队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联系,明确军队存在的根本意义和目的。并且规定了以战斗队为主,同时兼顾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三大任务;建立了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制度;贯彻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制定了包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内的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重视军队的教育训练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以及优良作风的培养,等等,从而保证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

(二)进行人民战争的理论。

在中国历史上,虽发生过一些具有人民战争性质或特征的战争,但受其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更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只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及其理论的创造,才开创了真正的全面人民战争的先河,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人民战争理论。

毛泽东基于对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深刻认识,提出并实践了充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问题。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提出:在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和土地革命,发动群众,不断积蓄、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行以主力兵团为骨干,与地方武装、群众武装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使人民武装力量有广泛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可靠的组织保障;进行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进行战争的意义和目的,从而调动其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组织千百万民众,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同盟军,共同对敌,从而最大限度地壮大革命力量,分化瓦解孤立敌人;实行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各种形式的如经济战线、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形式相配合,形成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多条战线的、各个方面的波澜壮阔的对敌斗争局面,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

(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战争的一般规律是强胜弱败,但力量的强与弱不是绝对的,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毛泽东创造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整套趋利避害、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揭示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劣势装备的革命军队,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战争指导规律,解决了复杂艰巨的“以弱胜强”的作战指导及其方法问题。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极为丰富,主要包括:

1、在对敌斗争态度上,坚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并据此确立战略思想和战术思想,即在总体上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慨,在一个一个的局部上,采取慎重态度,讲究作战艺术。

2、在战略方针上,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即在战略的防御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以使战略全局上的劣势变为战役和战斗上的局部优势。

3、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力求做到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4、在作战形式上,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三种形式相互配合,并根据不同战争时期、不同战略阶段的敌我力量对比和我军作战能力、任务,以及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确定其主辅地位,适时进行军事战略的转变,推动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

5、在战役和战斗的方针上,基本的是歼灭战,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但不反对一定条件下的击溃战、消耗战,从而积小胜为大胜,达到逐渐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的目的。

 6、在作战方法上,基本是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发挥近战、夜战特长,以保证确有把握地歼灭敌人。

7、在作战指导基本要求上,强调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通过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术,争取作战的主动权,将胜利的可能变为现实。

8、在对敌斗争手段上,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并举,加速敌军的瓦解和我军的胜利。

(四)建设现代化国防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从武装夺取政权到掌握和巩固全国政权的重大变化,毛泽东在领导和筹划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国防理论。这一理论强调:

 1、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把国防建设纳入国家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经济建设要照顾国防建设的需要,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要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国家经济建设,使军费保持适当比例。这对减轻国家负担,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毛泽东提出了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实现诸军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以及加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的要求,领导我军由单一军种建设成为包括空军、海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等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使我军力量结构和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发展现代国防科学技术。毛泽东倡导建立起我国独立完整的国防科研、国防工业体系,而且在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时候,果断作出了发展尖端技术,研制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和核潜艇的重大决策,有效地打破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核垄断与核讹诈,促成了我国国防现代化事业的质的飞跃。

4、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毛泽东注重现代化军队与强大的民兵有机配合,领导建立起民兵与预备役合一的国防后备力量体制,满足未来人民战争的需要,解决平时少养兵,战时多用兵的矛盾。

5、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毛泽东申明中国决不称霸,不侵略别人,不要别人的一寸土地,但是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也决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在军事战略上实行后发制人。正是根据这一原则立场,我军赢得了历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捍卫了祖国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而且还应邀援助友好邻邦抗击外来侵略,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军事辩证法学说。

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概括,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最高层次。它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精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是用以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争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学说指出:

1、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的社会本质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它的军事本质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敌对双方诸因素的相互对立、依存和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构成战争矛盾运动的内容和过程,推动战局的发展,决定战争的结局。这种对立、依存和转化,在战争过程中表现为双方客观物质基础与自觉能动性的综合竞赛,表现为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物质基础薄弱的一方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能够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力量对比可以发生由弱到强的转化。战争指导者不能超越客观物质基础的许可范围去期求胜利,但应当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能动地夺取胜利。

3、战争的形态是在不断否定旧的作战方式中发展的。要着眼其特点和发展,适时实行以转换作战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战略转变,使战争形式符合战争特点和作战任务的变化。

4、战争虽然较之其它社会活动形态更带所谓“盖然性”,但同样是有规律可循并可以掌握和运用的。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一致,是指导战争的根本要求。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是既要研究战争的一般规律,更要研究所从事的战争的特殊规律。要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5、认识战争规律和将这些规律应用于战争,都离不开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在战争指导中具体表现为主动性、计划性和灵活性。

 6、军事活动中的诸多矛盾双方是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要用辩证的观点而不一定是径情直遂的方式,处理战争指导上的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战争与和平、物质与精神、进攻与防御、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等等矛盾关系。

可以说,从军事辩证法概念的提出,到这一学说的完整建立,都是毛泽东的首创。

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以其特有的完整性,出色地实现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军事力量建设与军事力量运用的高度统一,战争一般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高度统一,在如何认识战争、依靠谁来进行战争和怎样进行战争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整套独到性的无产阶级军事学说,为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战无不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军事思想全面通向真理开辟了发展道路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继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次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理论,闪耀着普遍的真理光芒。古代中国孙子兵学的产生,标志人们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由悟性阶段进入了理性阶段,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拿破仑、克劳塞维茨、约米尼等人军事思想为代表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近代欧洲。它冲破中世纪的思想枷锁,开始用科学手段探讨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不过,欧洲近代军事科学相当程度上是借助当时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和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唯心论精神建立起来的,难免鱼龙混杂,真理与偏见并蓄。以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为启始的第三次飞跃,为真正科学地考察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则代表了这次飞跃的最高成就。

(一)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

古今中外的战争各不相同,但战争指导艺术的高低具有可比性。一般说来,在力量上拥有一定优势,或势均力敌的条件下赢得的胜利,虽然也来之不易;但战争艺术的最高荣誉,从来属于那些以弱胜强的统帅。西方历史上的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和拿破仑等人,都因此而摘取并获得了“战略之父”、“战争巨人”等桂冠和殊荣。相比之下,毛泽东的战争艺术更为高明。

第一,世界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将帅,大都是能赢得若干战役战斗,能赢得整个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却为数不多。而毛泽东一生不仅创造了大量以弱胜强的战役战斗范例,而且指挥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

其次,以往世界战史上的以弱胜强,基本上是总兵力对比上的以少胜多,武器装备上则相差无几。毛泽东的战争艺术,不仅做到了数量上的以少胜多,而且还做到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其中包括先后打败两支拥有当时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外国侵略军。

第三,毛泽东不但擅长运用战争指导艺术,而且善于从战争指导艺术的运用中提炼和升华出理论。毛泽东军事论著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影响之广,在中外军事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之相比拟。近几十年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国际上广为传播,毛泽东军事著作成为不少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军政要人的案头读物,被许多国家列为军事院校的研修课程,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世界地位。

(二)所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在毛泽东以前,中外众多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在探索军事规律上作出过各自的贡献。但是,在世界军事史上,还难以找到第二个像毛泽东那样对军事领域的种种问题既进行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探索,又亲自从事勤奋而深入理论研究的人物。

从国内革命战争的指导原则到国际反侵略战争的指导原则,从建军路线到作战方略,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和阵地战,从小规模的战斗到指挥百万大军的战略战役运筹,从持久胜敌的全面战争到速战速决的边界自卫还击作战,从“小米加步枪”条件下的建军、作战到建设国防现代化,从如何赢得战争到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这里面既包括了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发展的特殊规律问题,又包含军事领域的大量一般规律问题;既广泛涉及到军事科学的应用理论,又深刻地触及到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可以说覆盖了军事理论的各个重要层次和各个基本方面。

所有这些,毛泽东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直接经验和前人进行战争的间接经验,作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和精辟的理论概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不能不是一座内容博大精深、结构系统完整的军事理论大厦。毛泽东对军事规律的理论揭示,就其丰富性、系统性和真理性而言,都达到了前人未能达到的程度。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不只是比较于其它各家军事理论而言的,其中也包括它在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历史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和列宁主义军事学说的基础上,毛泽东军事思想又大大前进了一步。主要是:

1、对以前尚未遇到的新课题,第一次提供了科学答案。如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新道路。

2、在前人未曾开垦的理论领域,首创了全新的学说。如军事辩证法。

3、把过去已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如人民战争。

4、把以往的一些理论预见,变成了完整而成功的现实。如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也应有自己的表现的预言,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5、在先哲们没能完全解决或解决得不理想的问题上,作出了迄今最成功的回答。如怎样建设一支永远保持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因此,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历史发展的当代丰碑,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三)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根本意义的,是它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无不受一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一切理论也只有被用作认识论方法论意义的工具时,才能进入实践过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长期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尚未在军事领域充分展开。

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地应用于军事领域,从历史观、认识论、辩证法与军事斗争实际的紧密结合上,创建了一整套科学的军事思想及军事思维方法。它不仅集中地表现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原理,同时也体现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如果说孙子兵法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可以超时代、跨领域地辐射,那么,兼有高度哲学成就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揭示的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就尤其具有稳定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军事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既可以为我们抵制当代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正确地观察思考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问题,提供一套科学的思路,又可以为我们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建军与作战,提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

在非军事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揭示的能使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军事哲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融通性。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各条战线,还是思想、文化、体育等各个行业,总之凡一切存在矛盾斗争和开创性活动的领域,毛泽东军事思想都能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多方面,拨动、启迪人们的创造智慧,从中总结、抽象出科学的指导原则和实践策略。

  (作者系原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上将,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来源:昆仑策网,摘自:《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gsyz/lxff/2017-08-01/45468.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8-02 关键字:领袖风范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