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挤公共汽车了解民情给我们啥启示?
最新一期的《党史博览》杂志载文称,1954年冬,周恩来听说群众乘公共汽车比较困难,就决定作一次考察和调研。在一天下午下班坐车的高峰期,周恩来带着秘书、警卫员去乘公共汽车。在车上他被乘客发现,大家纷纷给周恩来让座,但为了体察民情,他始终不肯就座。下了公共汽车以后,周恩来又去换乘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里转了大半个北京。调查后,他很快召集会议,就安全岛设置问题、人行道设置问题、快车道慢车道画线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我们都知道,当年,作为百废待兴的共和国的“大管家”, 周恩来总理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尽管他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仍经常深入农村、工厂、学校、部队,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促膝交谈,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化为党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为人民谋利益。此次挤公共汽车了解民情,则是其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个“缩影”,但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感佩不已。
体察民情,重视民意,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所在。那么,民情、民意在哪里?在基层,在广袤的大地。它们散在家长里短里,散在喜怒哀乐里,散在急难忧苦里。如果不走进基层,不转变作风,不改变文风,不到田间地头村寨厂矿,不与百姓促膝交谈掏心窝子,不亲身体验百姓劳作,不亲耳聆听群众闲谈,是很难得到真实的民情、民意的,更难以把百姓最急、最盼、最难的事情办好、办实、办成。
特别是我们一再强调要解决群众的困难,但对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实际困难,究竟知道和了解多少?我们许多干部对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了解的渠道常常局限于看电视、上网络、“听说”或走马观花地“视察”,没有真正扑下身子体察过,没有真正身临其境体验过,因此,对群众生活情况的了解往往是片面的,提出的方案、做出的决策往往也是脱离实际的,这样就会常常是好心办了“坏事”,群众一点也“不领情”、“不买账”。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今日重温周恩来挤公共汽车了解民情这段往事,既是一种缅怀,也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启迪。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体察民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身临其境。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深入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强的“问题意识”。
实践也早已证明,基层问题发现得越准、研究得越实、解决得越好,才会跟群众贴得越近。反过来,跟群众贴得越近,问题就越能把得准、研究得实、解决得好。
如此说来,许多民生问题,党员干部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到、看不到的,即使想到了、看到了,也未必能想透彻、想周全。只有“零距离”倾听民声、“零障碍”了解民情,才能把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把好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把难事解决到群众的急需时,通过一件件好事的办理、一件件难事的解决,积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赢得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增进群众同我们的感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gsyz/lxff/2013-09-30/23091.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