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仰 来源:江南app网址 日期:2013-05-02 点击:
《东风雨》:一阵东风一场雨
在商业片充斥市场的局面中,新上映的《东风雨》显得比较特别。它没有《三枪》那些拼命想让你笑、却笑不出来或者笑得很别扭、很不情愿的东西;也没有《杜拉拉》那种用情色、准色情的东西引诱人们到影院公然集体偷窥的噱头;也没有《阿凡达》用炫目技术将单薄内涵做超豪华包装的虚荣。《东风雨》,一个带有诗情画意、很文艺的片名,却是一个很残酷的死亡故事。在这个70年前的死亡故事结束的时候,今天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它的意义。而创作者的意图,有多少能让娱乐化商业电影培养多时的普通观众们理解呢?
《东风雨》是一部很认真的电影,创作者很认真地想表达自己的观念。其认真的程度,在商业电影一次性消费的氛围里,显得有点奢侈,甚至可能并不能让观众领情。如同一个厨师精心做了一道菜,却端给了一群吃麦当劳、肯德基长大的人;如同一个茶师泡制了一壶好茶,却遇到一群习惯仰起脖子、对着可乐瓶牛饮的人。消费文化让人们习惯轻松,《东风雨》却让人有点累。但我喜欢这部电影,我不知道我的这种喜欢是否因为我曾经在上海生活多年,因此,对于这个70年前发生在上海的故事,有一点感情上的亲近。
《东风雨》中出现的上海跑马厅,让我想到它今天已成为市中心广场的面貌;《东风雨》中出现的租界,让我想到至今依然存留在上海的不同区域的建筑风貌。西元1941年的上海,中国大部分沦陷了,上海成为“孤岛”,所谓孤岛,就是因为那些租界。日本人在对英美开战之前,还没有撕破脸,进入上海的那些各国租界,从而使得上海这个地方,具有了相对的自由,使得各国间谍在上海各显身手,从而有了《东风雨》真实的故事背景。电影的创作者又将这种真实在很多细节上还原得比较到位,影片中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便流露出背后很多的历史信息,观众看到的“一”,背后就是“十”。说厚积薄发也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好,《东风雨》从整体上和细节上呈现给观众的,只是创作者根据影片需要而撷取的历史元素。每一个元素参与到电影中,是为了完成电影的功能,并没有刻意地以此为诱饵而招揽观众。也正是这些历史元素的真实,使得电影所要表达的观念也显示出真诚。
《东风雨》开片不久有一个字幕,当一个日本国内的高层间谍被处死后,字幕提示说:几天后,在这个地方处死了佐尔格。这就是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奢侈,因为,佐尔格的背后,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历史故事,与本片似乎有关,似乎也没多大的关联。而影片就这样轻轻一句话带过了。但是,有多少观众能够察觉到创作者为了这一句话而付出的辛劳和用意?《东风雨》还顺带表现了当年在上海的一个特殊人群,即上海犹太人,虽然上海至今还有不少当年犹太人遗留的痕迹,但是,以前的中国电影很少表现这个人群。这个人群的背后又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当年犹太人在欧洲遭遇迫害的时候,中国是拯救犹太人最多的国家,所以在上海、哈尔滨等地,有了犹太人的聚集区。如今人们质问:为何欧洲其他国家当时不像中国一样拯救危急中的犹太人?没有人会回答。当年英国拯救了一批犹太儿童,允许一批犹太儿童离开被迫害的环境,寄养在英国人的家庭,而他们的父母很多最终都死了。有了这样一个背景,我们也就能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何那些上海的犹太人愿意为国共双方的间谍提供帮助,对付日本人。有人说,看一本书只要看一页,就知道作者读过多少书。套用这句话,看一部电影,只要看几个细节,就会知道创作者下了多少工夫。这是《东风雨》的认真,连一个作为道具的海报都很认真。说实话,我喜欢这种认真,但是,在粗制滥造的商业电影铺天盖地的今天,有多少观众会欣赏或接受这种认真,我真的很怀疑。
不少对《东风雨》的评论都把它与《风声》放在一起作比较。我也看过《风声》,但是,我在看《东风雨》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风声》,我联想到的,是另一部更著名的电影《色戒》。当我说了不少《东风雨》的认真,其实,《东风雨》也有一个明显的“不认真”。当年上海谍报界风云变幻,极其复杂,汪伪特工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角色。《色戒》主要反映的是汪伪特工与国民党特工的关系。在《东风雨》中,汪伪特工只是一个配角。《东风雨》用“七十六号”很明确地指向了“汪伪特工”,因为,“七十六号”是当年汪伪特工所在地的门牌号,也是当时以及历史记载中,人们对于汪伪特工的代称。然而,真实的历史中,汪伪特工的负责人名叫丁默村,一个矮个子、瘦瘦的男人,与李安《色戒》中梁朝伟的形象比较接近。但是,在很认真的《东风雨》中,汪伪特工的负责人,既不姓丁,也不用其它名字,却直接采用了张爱玲小说和李安电影中的名字,老易。不仅如此,《色戒》至少在外型上试图让“老易”与原型有点接近,而《东风雨》却用胖胖的英达饰演“老易”,与《色戒》和历史形成明显的反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不认真”。在真实的历史中,丁默村是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处死的汉奸,但在《东风雨》中,“老易”是被日本人打死的走狗,似乎传达了创作者对于汉奸的一种态度。《色戒》夸大了敌对特工之间不真实的爱情,而《东风雨》则故意不经意地表现出英达饰演的“胖老易”的好色,似乎是对《色戒》不负责任的“个人感情至上”以及所谓“真感情”的嘲弄。有人把《东风雨》也看成是一部爱情片,两个相爱的男女,最终阴阳相隔。然而,与《色戒》中的所谓爱情相比,《色戒》中被夸大的爱情,模糊了敌我界限,让所谓真感情超越了一切。而在《东风雨》中,国共双方至少在对付日本的问题上是一致的,男女主角是对付日本侵略者的同盟,这种比《色戒》更真实的“真感情”,最终没有结成果实,使得《东风雨》完全成为《色戒》的对立面。
《色戒》本来只是一个女作家为自己与汉奸坠入爱河做无力辩护的小说,却被有些人用来模糊敌我、模糊民族大义。《色戒》在关键的时刻,女特工忘记了职责、忘记了更重大的主题,只有所谓真感情,提醒了自己的敌人,保住了敌人的生命,却让自己和同伴无谓地死去。很多人欣赏这样的情节,认为个人的感情可以超越一切,只要是真感情,一切都能原谅。《色戒》由此便把个人放在了最高的地位,个人主义、个人感情至上颇为迎合了当下不少人。而在《东风雨》中,有一大批绝不逃避的死亡。片中一位国民党军统的高级负责人在手下劝他快跑时,镇定地说:现在是我们履行誓言的时候了。他和他的手下都死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片中共产党特工小组的成员也都慷慨赴死。个人的感情的确存在,但是有一个高于个人的东西也的确存在。不管人们如何解读这个高于个人的东西,《东风雨》表达了一种气节:为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个人的一切不算什么。由此形成它与《色戒》强烈的反差。我不知道这种反差是创作者的故意还是无意。
为了某一种东西而抛弃个人、慷慨赴死的营造,在《东风雨》的最后,遭遇一个巨大的挑战:无数死亡终于换来的情报,最终被发现是一个过时的情报。那么,这些死亡、这些前赴后继的流血牺牲还有意义吗?《色戒》所要表达的观念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很长时间——除了个人,一切主义,一切崇高,一切正义都是虚伪,都是可以随意嘲弄和抛弃的,个人主义才是真理,个人至上才是唯一。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东风雨》中无数的牺牲,最后换来的是过时的情报,也没能改变历史悲剧的发生,它便再次被某些人解读为傻、蠢、装。片中日本共产党员的一段直白,让人们怀疑其真实性。而《东风雨》的创作者真的是这么想的吗?除了前面所说“七十六号的老易”这个明显的“不认真”外,《东风雨》没有直接反驳这种观念,而是用了一个较为隐蔽的手法。在片子快要结束的时候,片中人物提到了2600多年前的一个中国故事,《赵氏孤儿》。我问一个80后,知道《赵氏孤儿》的故事吗?回答说:不知道。所以我才说,《东风雨》创作者的很多意图,对于相当大一部分观众来说,是太奢侈了,他们并不能理解。
《赵氏孤儿》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内容大概是说,一个坏人为了权力,灭了赵氏满门,只留下一个孤儿。为了杀害这个孤儿,坏人又杀害了无数一月至半岁的婴儿。有几个忠良用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亲生骨肉的生命,保护了这个孤儿,20年后得以伸张正义。虽然这个故事在《史记》中与在元代杂剧中有所不同,但是,历史这样评价它:“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王国维先生评价它说:“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启蒙运动时,法国文豪伏尔泰曾将它翻译成《中国孤儿》。英国剧作家说: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英国名剧也比不上。这就是《赵氏孤儿》的简单意义:为了正义,愿意牺牲自己。《东风雨》的创作者借助它,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这个观念。但是,观众懂了吗?即便懂了,愿意接受吗?
《东风雨》是当前商业电影大潮中的一阵东风,下了一场小小的春雨,每一个雨滴都有故事,每一个雨滴都是真诚的。虽然它也有不足,但是,这种真诚恰恰是很多电影缺乏的。因为它不是为了票房的真诚,而是创作者为了自己内心的真诚。柳云龙是年轻一代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值得期待的一位。这部电影也改变了一些我原先对范冰冰的认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djhk/wypl/2013-05-02/17383.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