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干一天,就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
作者:付华廷来源:江南app网址日期:2017-09-25 点击:
“只要我干一天,就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
付华廷(口述)
兴十四村名片
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镇,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组建起来的移民村。数十年来,兴十四村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把一个不沿江、不靠海、没有铁路、没有区位优势的落后村,发展成为幅员4.2万亩,人口11600多人,人均收入7.6万元,拥有22亿元总资产的明星村;形成了农业围着工业转,工业围着市场转,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住宅别墅化、村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多数村民非农化、就地城镇化村的目标,被誉为“龙江第一村”。兴十四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哥哥你闯关东,北大荒里扎了营。天当被子地当床,夜夜听着狼嚎声,那是个啥情景……”每当吟唱起这首当年流传在北大荒的民歌,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这泪水一半是感怀,一半是高兴。我感怀的是,60年前,一群“闯关东”的沂蒙人,背井离乡,来到大兴安岭脚下这荒凉凄冷、一穷二白的兴十四村,开始了艰辛的拓荒路。我高兴的是,60年后,这群沂蒙汉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把一个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树无一棵的“三无村”,发展成为人年均收入7.6万元,拥有22亿元总资产的“龙江第一村”。
这其中的变迁,很难用一言半语来描述……
“决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户受穷”
兴十四村位于大兴安岭脚下,千百年来一直荒无人烟。1956年春,为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的号召,我跟随着父母,从老家山东临沂县千里迢迢来到兴十四村。那年,我刚7岁。
刚到兴十四村时,我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荒原,持续不停的大风刮得人直不起腰,沙子打得人脸上生疼。村里不要说房子,连树都没有,只有一根木头橛子上拴着一面小旗,上面写着“兴十四村”。
由于条件太艰苦、环境太恶劣,我们同一批来的428名移民中,有90%以上的返回了山东老家。最后,只有包括我家在内的36户留了下来。
我的童年是在忍饥挨饿、挨冷受冻的日子中度过的。我要过饭,被狗咬伤过。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因为长期饥饿,双腿全都浮肿了,不能走路,连上厕所都要我搀扶。那时,我就立下志愿,等我长大了,能干事的时候,一定让我娘吃饱肚子,让乡亲们吃饱肚子,不再要饭。
1972年,23岁的我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我向乡亲们发誓:我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乡亲们过上富裕的好日子,决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户受穷。
兴十四村的穷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里一不靠山,二不靠海,远离铁路和公路,又不靠大中城市,土地十几公分以下就是鹅卵石,是纯粹的不毛之地。
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第一个想解决的难题就是乡亲们如何能吃饱肚子,这是当年我们这群山东移民一直做的美梦 。要想吃饱肚子就得多打粮,想多打粮就要多种地。当时兴十四村开荒用的是人拉弯钩犁,由于开荒工具太原始、太落后,大部分土地还处在荒原状态。我看到附近的国营农场开荒种地的拖拉机,产生了大胆的想法,也想弄一台。可当时拖拉机是国家控制商品,买不着,再说也买不起。没招了,我对大伙说,咱自己组装一台拖拉机。当时我们村集体靠养羊挣了一点钱,我又东借西划拉地凑了五六千元钱。带着这点钱,背着一袋大煎饼,我开始跑县里、跑市里、跑农场。奔波了一个多月,连背带扛弄回来1100多个拖拉机零部件。村里几个能工巧匠一顿鼓捣,兴十四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拖拉机。
县里有关部门听说兴十四村自己组装了拖拉机,开始认为这是不允许的,要没收,还要罚我,后来他们又被我的一番话语感动了。他们问我为什么装拖拉机?我说为了开荒;为什么开荒?为了多打粮食;为什么多打粮食?为了让乡亲们都吃饱肚子。我说我不是为了投机倒把,出去卖去。县里有关部门听我一说,不但不罚款了,还把我们推荐为“一不等、二不靠、三不要、自己动手搞配套”的全省典型。
从此以后,我们借着东风,一鼓作气,在废铁堆里买回废弃的农机具,连修带装,又改造出了14种农机具,并在省农机部门支持下,先后购置了8台拖拉机,基本上实现了田间劳作机械化。兴十四村迅速在省里出了名,村民们吃饱肚子的理想很快就实现了。
兴十四村这个地方是十年九旱,农业仅实现机械化还不够。从1975年开始,我们又开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现在,全村1.68万亩耕地拥有了583眼电机井,配套灌溉设备240台(套),节水灌溉覆盖面积达100%,全部实现了喷灌化、水利化。省里召开的现场会称赞我们村是“大兴安岭脚下的灌溉王国”!
我刚担任支书时,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像我们兴十四村这样土地贫瘠的地方,一定要加倍保护好生态环境。从1972年开始,我们就坚持年年植树造林,到现在已累计造林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2%。我们村也因此被联合国北北合作委员会列为“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农、林、牧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乡亲们吃饱肚子的问题,而且早就实现了乡亲们“早上吃面条,中午吃馒头,晚上吃米饭”的多年梦想。乡亲们可知足了,说这可过上好日子了。我说,“这才哪到哪啊,早呢!”
1979年、1980年、1981年,利用3年时间,我们推倒了土房、草房,盖起了一排排大瓦房和当时在全国农村都很少见的平顶二楼。搬进新房的乡亲们乐得还没合上嘴,1982年我又从北京拉回来几卡车彩电,新房配彩电,我们兴十四村成了“全国第一个彩电村”。
日子走到这一步,乡亲们高兴,村班子成员也高兴,都说,真没想到咱们这个穷村还在全国冒了尖。可静下来,我又琢磨,乡亲们是吃饱了也吃好了,可离真正富起来还远着呢。光靠种地能让乡亲们富裕起来吗?特别是实现机械化后,种地用人少了,多数村民一年中半年干闲。闲着的人该往哪里去呢?想来想去我认为要想让乡亲们真正富裕起来,还要开辟更多的生产门路,南方有的地方已经办乡镇企业发了财,我们为什么不能办?
有了这个发展思路,我们开始在村里办起了小酒厂、小油坊、罐头厂等五小工业。干着这些小厂子,我又冒出个想法,这些小厂子不解渴,一年也就弄个10多万元,应该干大的。我们那里有草原,所以养奶牛的挺多,我们村和周边村就达到1000多头,可以建一座乳品厂啊。我把这想法对来我们村检查工作的省领导说了,得到了大力支持。领导虽然支持,可办成这个厂子还得靠我的两条腿去跑。
都说办工厂难,而农民办工厂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当时生产设备靠计划调拨,黑龙江没有,在当时的省领导支持和介绍下,我带着一袋大煎饼就奔了上海。从齐齐哈尔到上海要坐两昼夜火车,为了省钱,我在火车坐席底下枕着煎饼睡了两宿觉。到大上海又找了一家澡堂的地下室住下来。几天后,设备就批下来了。
从上海回来后,我又和乡亲们起早贪黑,硬是人背肩扛,建起了乳品厂的厂房。1985年5月,全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黑龙江省甘南县十四乳品厂终于投产,第一锅产品就达标了,当年就赢利65万元。
1988年,经国家化工部、轻工部推荐,兴十四村开始筹建甜蜜素厂。一个偏僻的乡村涉足高科技的精细化工企业,谈何容易!我这次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从县、市、省到北京,单是审批公章就盖了149个。好不容易把厂子办起来了,年产600吨甜蜜素,却一斤也卖不出去。
当时把我急得火苗直窜脑门子,那甜蜜素,一吨就是6万块钱,这600多吨产品卖不出去可咋办?我就跑到北京,找当时的国家轻工部副部长于珍同志。于部长建议我们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一个介绍甜蜜素产品的新闻发布会,并打趣问我“敢不敢”!虽然我当时不懂什么叫新闻发布会,但只要能推销出去甜蜜素,我的胆就来了,别说是在国际饭店开新闻发布会,只要是能给我们兴十四村的乡亲们带来好处,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敢。
开新闻发布会那天,我一个老农民坐在主席台中央,国务院的8位部级领导坐在两旁,台下的镁光灯冲着我咔咔直闪,弄得我心慌意乱,可一想到村里的乡亲们都等着我卖产品呢,胆又壮了起来。我对着麦克风“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地煽乎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全国100多家新闻媒体都发布了兴十四村的甜蜜素消息,《人民日报》也发了消息。很快,我们的甜蜜素厂就签定出了一万多吨的销售合同。这一下我们的产品不仅不愁卖了,还不够卖了。我们又赶紧扩产,满足市场。那一年我们兴十四村仅甜蜜素一项就挣了上千万元。
甜蜜素是以玉米为原料的,齐齐哈尔是玉米产区,原料极其丰富。我想,能不能再建一座以玉米为生产原料的更大的工厂,既能增加村里的收入,又能大量消化当地的玉米资源,还能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我到轻工部咨询,获得一个信息:上海有一位老专家已经成功地培育出用玉米为原料生产柠檬酸的菌种。我如获至宝,连夜乘火车去了上海,找到朱亨政教授,说明了来意,老教授并不太信任,以交通不便和生产条件不足为由拒绝合作。我急了,跪在地上给老教授磕了个响头,说:“你要是来帮我们办厂,我就把你当亲爹一样伺候,你就是我亲爹!”这一磕头,感动了老教授和他老伴。就这样,我把朱教授请到了兴十四。
1994年,当年考察、当年设计、当年施工,我们仅用5个半月就建成了柠檬酸厂并投产。第一批产品就达到了英国药典标准,并被美国天然食品协会确定为天然食品,进入美国市场。
多年跑项目,搞经营,我这个只读了3年小学的大老粗、泥腿子,慢慢地悟出了一个道理,仅靠自己攒钱办企业,一半会干不起来,仅靠贷款办企业,那也是传统的经营方式。这时,我们又有了新思路:搞资本运营。在兴十四村发展的关键时刻,我认清了一条路,搞资本运营,搞股票上市。这些我们老农民不懂,但有人懂。我们三顾茅庐请来了“高手”帮我搞资本运营,招商引资,组建华冠科技公司。2002年9月16日,华冠科技股票在上海证券市场成功上市,当年发行4000万股,社会募集资金1.38亿元。
上市后,我们大踏步地尝试资本运营,进行收购和兼并。先后收购了黑龙江省种子公司、齐齐哈尔林机厂等多家公司,成立了黑龙江富华建筑公司、黑龙江富华绿化工程公司、黑龙江富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公司。我们的富华集团规模不断扩大,年年有发展,一年一大步。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兴十四村是以农业起家的,农业任何时候也不能放弃。2010年,我们与省农科院“院村共建”黑龙江兴十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万米智能温室1栋、实验控制中心2543平方米,1个3000吨库容的马铃薯种薯窖,建成1331栋温室大棚,100多台套大型喷灌,实现100%高效、节水喷灌,温室和大棚内全部安装了高效节水的滴灌设备。全村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2万多亩,全村的耕地由村里2%的劳动力种植,98%的劳动力转移成为二、三产业工人。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下,我们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也迅猛发展。我们与北京挑战集团、温州海螺集团合作的酶制剂生产项目,与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的微生态制剂生产项目、3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有机大米加工项目、有机杂粮加工项目和有机肥生产项目相继落户产业园。2015年,农产品加工项目产值达到4亿多元,带动2000多农民就业。
同时,我们搭乘互联网的快车,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10月,村里成立黑龙江兴十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兴村网”,让兴十四村有机农产品进城,实现由原来的卖产品向卖生态、卖环境、卖安全、卖健康转变,把兴十四村打造成“城市冰箱”,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一、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兴十四村投资建设了村史展览馆、村民别墅群、影视拍摄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森林防火观光瞭望塔等30余处旅游观光景点,仅2015年就接待游客16万多人次,第三产业收入达3500多万元。
目前,富华集团拥有35家企业,集农、林、牧、生物制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房地产开发和国际贸易于一体,总资产达到2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23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7.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城里人有的,村里也要有”
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们始终想着要让乡亲们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能像城里人那样生活。2002年以来,我们开始用集体经济的积累搞小城镇建设,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把原来的平房全部拆掉,按照标准的5万人口规模的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先后建成136栋农民别墅,后来又新建村民公寓楼34栋5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车库、仓房,完善上下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全村90%的农户住上了别墅,早期的别墅每栋造价28万元,村里补助20万元,农户拿8万元,产权归个人,每户面积196.6平方米,每家都不超过4口人,人均面积近50平方米。
近年来,我们按照创建美丽乡村的整体要求,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农村城镇化示范典型,新建了文化休闲广场、社区服务中心、高中教学楼、食宿楼、幼儿园、村史展览馆、星级宾馆等设施。2011年,原音河镇政府更名为兴十四镇并搬迁至兴十四村,配套建设了兴十四村功能服务一条街,随着信用社、邮政、工商、国税、地税等单位相继入驻,兴十四小城镇的功能日趋完善,一个生态宜居的花园式现代化小城镇已经初步成形。
兴十四村民实行退休制,享受社保待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还享受吃粮、吃水、物业管理、合作医疗和学生上学等“十免费”待遇。全体村民享受米、面、油等14项福利待遇,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除免费享受200斤大米、100斤白面的待遇外,每月还另外发放120元的生活补贴。
此外,在一些节日,我们免费向全体村民分东西,春节分鱼分肉,八月节分啤酒月饼,端午节分肉,元宵节分元宵等。我们用工业挣的钱返补给农民,让他们得实惠,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
物质文明必然要带来精神上的文明。兴十四村制定了涵盖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制成手册,发到每个村民手中,定期组织学习,且对全体村民一视同仁。我们把村民按居住地划成10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有责任心的妇女任组长,协助村干部宣传政策法规,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小事就地解决,大事及时解决。村民实行星级化管理,村民自发成立检查小组,对每家每户进行定期检查,落实村规民约,星级评定结果与村民福利挂钩,激励引导村民做文明人,形成了“群众管群众,不让干部操心”的良好局面。村里还组建了治安联防队、安全防火队,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了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村里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篮球队;开办了农民书屋、文化大院;每年还开展“孝心少年”“孝心儿媳”等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我们兴十四村,无论男女老少,人人心平气顺,关系融洽,祥和快乐,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兴十四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无上访、无赌博、无盗窃、无信邪教、无斗殴、无犯罪、无不赡养老人、无违反计划生育、无纠纷、无迷信活动的“十无”文明村。
如今,兴十四村乡亲们的日子可不仅仅是“富裕”二字能够概括的,幸福、舒适、高档、现代、文明等形容词用在兴十四村乡亲们生活上毫不为过。在兴十四村能够充分体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党的富民政策的优越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作为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的一把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干的,自己首先不能干。我对自己和全体党员干部“约法三章”: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家属和亲友不搞特殊化。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做成“小红本”发给大家,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违者受罚,大家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近年来村里每年用于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达几亿元,全部实行招投标,透明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亲属中没有一人参与项目。
我认为,干部党员要干实事,敢打硬仗,冲锋陷阵,想要捞好处的就别当干部。几十年来,我始终坚持“三不图”:一不图当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出名。我每月从3000元工资里拿出1600元,交给村小学买书、买本、买教学用具,还多次向贫困学生和灾区捐款,累计捐款20多万元。这几年,市县先后奖励给我招商引资奖金近300万元,还有多年来的劳模补助、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讲课费等累计10多万元,我一分钱没要,全都交给村里用于公益事业。
经常有人问我,老付呀,你图什么呀。我说我能图什么?我一不图当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出名,我图的就是一句话: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都过上幸福生活,都说共产党好!
几十年来,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起早贪黑,四处奔波,不知道啥叫苦,不知道啥叫累。由于积劳成疾,1990年下半年,我得了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当时我和自己较劲:“才40岁出头,就这个熊样,今后还能干个啥!”我不休息,仍是没黑夜带白天的奔波。但糖尿病的并发症终于让我支撑不住了,我住进了医院。医生告诉我,每天必须要睡8个小时的觉,否则就会双目失明。回家后,我还是按照过去的习惯,每天3点半公鸡一叫就起床。后来老伴一生气把公鸡杀了,但我照样每天3点半起床。
后来有一次到无锡跑项目时,糖尿病突然急性发作,并发症让我差点成为废人,多亏医院给我用了大量胰岛素,住院两个多月后才康复。现在我每天早晚两次给自己注射胰岛素,10几年下来,肚子、大腿都被扎得板结了。不管在哪注射,只要能让我从病床上下来,能活着,能为乡亲们办事,就是把全身都扎遍了,我也心甘情愿。
这么多年来,党和国家给了兴十四村和我很多的荣誉。兴十四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我也先后当选第五、六、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我感激党给予的各种荣誉,只要活一天就要干好一天,在有限的生命里,继续做好兴十四未来发展事业,来报答党的恩情!
(口述者系黑龙江省甘南县委副书记、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富华集团总裁)
付华廷治村名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的难点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以兴十四村为例,第一,农业怎么办?我们依靠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连片种植,通过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大市场推动农业发展。第二,农村怎么办?我们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村信息化,加快建设中心村镇,促进人口集聚,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更好地解决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均衡的问题,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第三,农民怎么办?我们让多数人从土地上走出来,少数人种多数地,使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金和土地入股分红的同时,还能通过到企业打工、发展规模种养或到家庭农场、合作社打工等途径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增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djhk/jswx/2017-09-25/46372.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