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民心所向>

工农

打印

郑风田:养老产业不应该是悲哀的产业

作者:郑风田来源:红歌会网日期:2014-12-18 点击:

a84e96732bf3a1e5b8c2a054dc518246.jpg

  养老产业不应该是悲哀的产业。

  老龄化社会及养老产业,不少人提及总是苦惜惜的,与悲哀联系在一起,其实是完全错了。日本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日本出差你会发现不少大巴司机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据日本的朋友们讲,日本老龄化社会年青人少,为了解决劳动力的不足,不少日本老人退休后还会再找一份工作,甚至工作到80多岁。因为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70多岁老人身体还相当不错,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工作也都做得非常好。我也认识一位日本国立大学的知名教授,前几年退休后转到一个民营大学当校长去了。朋友们讲这是日本通行的做法,国立大学条件好,吸引了不少知名教授,而民营大学条件差,难以吸引名师。但民营大学不与国立大学直面竞争,他们善打时间差,专门去吸引退休后的国立大学教授,让这些退休教授在退休后还可以多工作十多年。从教授的角度来看,从60岁退休,到70多岁,其实是一段蛮好的年龄阶段,教授们也没有原来年轻时的升职压力了,可以比较尽心地培养人才。所以日本不少国立大学的教授退休后都选择到民营大学去继续发挥余热,这对日本的民营大学发展其实也是一种蛮宝贵的资源补充。近年来北京的不少高校也开始这样做,那就是重金聘请欧美名校退休的教授来讲学与做讲座教授,效果也挺不错的。海南的一所大学近年开始从上海、北京名校聘请一批退休的教授来继续授课带年轻老师,做法值得肯定。我们早在改革改革初期,苏南的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也得益于吸引上海国企的优秀退休工程师下乡指导有关,这些技术的援助与后来整个苏南的工业腾飞应该有不少的关系。所以养老产业并不是一个苦悲之事,还是应该积极地提供舞台,让那些退休的老人们能够继续发挥余热。所以讲养老产业其实发展前景广阔,养老产业也不应该是悲哀的产业,而是可以用来整体提升国家的发展水平的光辉产业。以教师为例,目前我国规定高校教授60岁就退休。其实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60到75岁的老人身体还相当硬朗,如果这15年整天待在家里养老既是浪费也对老人们的健康不利。西方不少国家的退休年龄已延迟到近70岁了。我国在目前延迟退休年龄有阻力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鼓励身体健康的老人们继续发挥余热,比如让高校退休教授到民营或者中西部老师资源比较缺乏的高校继续工作,让东部企业的退休优秀技术人员向中西部转移继续工作。完成这种转变,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战略,让60至7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再为国家继续做贡献。应该建立相应的布局规划,而不是老人们自己去地方上苦苦追寻。人民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多呼吁一下,从宏观政策是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

  提倡“养老下乡”,养老产业希望在农村。

  去意大利调查发现其首都罗马的养老方式很有借鉴意义,不少在首都罗马市区工作的老人退休后“养老下乡”,到郊区买房养老。意大利的农村跟我国的农村相似,虽然建得很漂亮,但年轻人基本上都走光了,郊区农村变成了空心村。年轻人和老年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年轻人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去,而老人更喜欢清静的地方。意大利罗马农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跑到市区人多的地方工作去了,那里的工作机会也比较多,收入会更好些,这样郊区农村的房子就空了下来。在市区工作的老人退休后会更喜欢到清静、人少而环境质量好的地方,郊区农村刚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意大利的老人自然就选择了“养老下乡”,退休老人选择从市区移到郊区去买房子养老。

  前几年我们作过一个北京市小产权房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北京郊区农村买小产权房的相当比例是原来生活在城里的老人。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回答是在郊区生活成本低,房子便宜,生活环境很好,也很安静。城里腾出的房子要么让孩子们住,要么出租出去贴补家用。这种小产权房式的养老其实挺有意义的。因为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单位与工作岗位都集中在市区,大部分年轻人刚开始工作,基本上是买不起市区的房子的。以我们单位为例,我们单位在三环边,这里房价太高,基本上没有新房,二手房年轻人也不可能买得起。所以不少年轻人选择到六环附近的郊区昌平与通州等地买房,这样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来回就要3-4个小时以上。当下的情况中,大多年轻人在市区买不起房子,住在郊区的年轻人大好的时光都花费在路上了。而与此同时,市区的小区却居住着很多退休老人,这些市区小区的周边都是马路,人口多,也十分拥挤,生活环境与郊区要差不少。如果能够进行一种置换,让在市区居住的老人到郊区去养老,而让年轻人在市区居住,这种互换就可以解决目前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大抓的时间都耗在路上带来许多拥堵与污染,而城里老人也可改变被迫在无清静不健康的生活环境。可以把郊区村庄的集体建设用地拿出来一块,专建养老公寓让市区老人们搬来居住养老。我国不少城市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有很大潜力的产业,值得提倡去搞“养老下乡”。

  这种养老下乡,宜在一个城市的市区与郊区转换。中国的养老政策完全可以提倡“养老下乡”,而这种养老下乡更宜在同城的市区与郊区互换。如果太远的距离则不太现实。比如在江西的婺源,那里风景如画,环境很好,最近几年也正在大力发展养老业。但我对这些远距离的养老并不太看好,原因很简单。 人不是个体人,而是社会人。如果到太远的地方养老,会割裂原来的社会关系,对老年人的健康也不利。但如果在市区与郊区互换,比如北京市区的老人到郊区去养老,距离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车程,随时可以到城里见到老朋友,以及儿女。这样的养老模式会适合大多数人老人养老。 广东是一个大都市,选择在郊区县清远来做养老产业其前景就相当不错。

  未来中国的农村养老会异常严峻。

  过去的养老主要指城镇养老,未来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关注农村养老,是关系到我国养老产业全面发展的大事件。现在中国因为巨大的转型导致农村养老比城市养老还要艰难,我国过去农村的养儿防老在新的情况下将难以为继。在中国的农村,过去几千年来都是家庭养老,但是近年来随着两三亿人口涌进城市打工,大量的村庄形成空心村,村中的老人们儿女不在身边,自己又没有退休金,出现不少极端的案例,包括前不久媒体报道的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被饿死的惨例。城市老人至少还有退休金,而农村老人们却没有。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需要从长计议。浙江金华的“居家养老”探索挺有价值,他们在村庄建一个老年社区中心,每天让老人们集中在一起免费吃两顿饭,加强老人间的交流,改善老人们衣食住行的条件,也便于及时发现老人们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养老产业应该提倡养老下乡,让有能力的退休老人发挥余热,以便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沉稳睿智。农村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家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养老产业不是提起来就觉得非常悲哀的产业,而是一个很温暖,很健康和光明的产业。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minxinsuoxiang/gongnong/2014-12-18/29318.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12-18 关键字:工农民心所向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