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举行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活动

作者:佚名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24-10-24 954

通山县举行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活动

通山是一块红色热土,红色资源丰富。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和湘鄂赣省委进入通山90周年。今年10月21日在靓丽富水湖畔的国家传统村落和苏区大畈镇白泥村,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家后代-----项英烈士后代项阳,叶金波后代叶文钦,林育南烈士之孙林旭东,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副会长杨发喜等,同通山县上百名志愿者一道,在红色白泥谭氏宗祠广场与当地群众一起举行了“追寻红军足迹,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红五纵队挺进卾东南95周年”活动。

通山县举行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活动

通山县人大副主任刘林在致辞中介绍:20世纪初,在通山这片红色土地上,彭德怀、何长工、王震、萧克、叶金波等,先后在九宫山、大幕山、冷水坪、楚王山、燕厦、圣庙等地组织发动革命,创建了7个根据地、8个县级以上党组织。是我国首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的诞生地,鄂东南和湘鄂赣边区的党政军机关曾设在境内,一度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被党史研究者称为“鄂赣红都”。在长达20余年的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当时不足20万人口的通山,有近10万人投身革命,3.2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更好地建设好先辈们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

通山县举行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活动

举行简短的启动仪式后,46位通山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身穿红军服,高举红军军旗和会旗,健步从大畈镇白泥出发,分成两个分队,一分队沿着当年红五纵队的足迹,经聂家陇进入鸡口山山脚下,翻越崎岖陡峭的鸡口山,步行八公里山路,来到黄沙镇的杨畈村,行至阮家墩,与第二分队回合后,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通山县举行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活动

与群众联欢后,继续向黄沙镇出发,来到黄沙镇红色纪念馆,边参观边听讲解员讲述红军故事,最后到达黄沙烈士陵园,祭拜了革命烈士。

大家缅怀先辈,追忆历史,在档案馆、圣庙、红十七军烈士纪念碑、谭氏宗祠、萧克允烈士墓等处,回顾那段峥嵘岁月。1929年10月21日,李灿、何长工率领红五纵队穿着褴褛的五六百人,从白泥来到黄沙镇,仅仅一周时间,通山人民为红五纵队官兵赶制了一千套棉衣,很快红五纵队发展到二千余人。何长工对此曾深情地说“彭德怀说我是一个暴发户”;1930年前后,彭德怀率红五军三次来到通山,在通山人民的配合下,打了很多胜仗。他在《彭德怀自述》中说:“该地(龙燕)群众对红军的热爱比平江群众有过之而无不及,外地红军到该区均不愿离开,群众对伤病人员之照顾,真是无微不至。沿途欢迎红军之口号声、歌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当年天旱苦久不雨,可是红军路过茶水满布,宿营用水煮饭亦不困难。妇女老小,人手一扇,站立道侧,替红军扇凉。到宿营地时,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开好铺,他们自己露宿。在营地,终日歌声、口号声不绝于耳,不间断宣传与发动,对敌人一层又一层的警戒,封锁消息,保护红军。粮食缺乏,农民将自己仅有的一点粮食、薯丝、玉米、稻米自动地送到了各部门首,倒在桶内就走了。”

通山县举行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活动

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副会长杨发喜在启动仪式表示他非常高兴、非常荣幸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通山是光荣老区,通山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军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他说:“我有两个印象,一是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成立,是对世界人民的启发。二是红五纵队进通山,得到通山人民一万元银元,和一千多件被服。正是因为此,彭德怀戏称何长工成了革命的爆发户。通山人民节衣缩食,克服一切困难,把最后一粒粮,最后一件衣都要捐给自己的队伍,有三万多儿女为革命而牺牲,值得敬仰。”

通山县举行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活动

汕头湖北商会致富不忘初心,为了支持红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激励人们树立坚定的红色信仰,助力老区建设,为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当天下午,通山县红色文化艺术团136为会员,在大畈白泥红色展览馆表演了《盛世中华》、《红色江山万年红》、《十送红军》等十八个红色节目。

通过追寻红色足迹,重走红军路活动,体验党的坎坷历程,学习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弘扬红军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克难奋进的崇高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人们以新状态新作为,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