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五周年之际

作者: 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3-29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当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连日来习近平主席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的国事访问,让国际社会充分感受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文明互鉴、实现合作共赢的负责任大国形象。5年前,正是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演讲。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郑重宣示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进步开辟了新路径,为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凝聚了新共识。5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等外交活动中呼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践充分证明,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今天,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无论前途是晴是雨,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的“朋友圈”遍布全球。“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充分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将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扩大了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互利共赢;我们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宣布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扩大开放新举措,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我们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开放市场、让各方分享发展机遇,为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搭建新的平台。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的旅游市场、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新时代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互惠互利,为各国人民福祉汇聚起聚同化异、开放包容的强大动力。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5年来,和而不同的中国主张深入人心,兼收并蓄的中国智慧引领潮流,合作共赢的中国担当赢得尊重,充分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中国理念到国际共识,让一个哲理更加鲜明: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各国同心协力、携手前行,我们的星球将更为璀璨,人类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2019年03月28日03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