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坚持” 习近平对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提出新要求

作者: 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2019-03-06

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10月、2016年5月,总书记分别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两次重要讲话都已成经典文献。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也对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此次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参加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再次彰显了对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这次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可以说是抓住了根本、说出了关键。

“四个坚持”中,“与时代同步伐”排在最前面。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恩格斯论述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句话,说明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恩格斯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的确,“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今天,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我们正身处壮阔的新时代,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近14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正为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

“四个坚持”的第二个坚持、第三个坚持,关键词都是“人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就曾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也强调,“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能不能搞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可以说是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问题。正如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三句话: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创作不能是“一个人的风花雪月”,学术研究也不能是“象牙塔里的枯燥文章”,一切有价值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是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的。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只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以大作品成就大师、大家。

“四个坚持”中,“用明德引领风尚”的提法,也可谓一以贯之。我们常说,“文以载道”。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正如总书记要求的,“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对于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需要有“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勇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要明大德、立大德,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方能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方能做到勤业精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方能抵制庸俗媚俗低俗。

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都是作用于人心、影响着社会的工作。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文艺创造和学术研究就一定能为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