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国,要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部署。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在诸多重大关系中处于特殊位置。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应当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一大原因是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我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国,除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之外,还存在各地起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难题,这就更需要中央和地方扬长避短,通力合作,集中力量办好大事,最大程度彰显制度优势。
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一方面,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机构改革,本质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中央先定调子、划底线的,要按照统一部署及时给地方交底;需要地方先探路子、创造经验的,中央要及时给予授权。如此一来,就能有效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如抓改革方案落实,“要发挥好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树立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这是发挥中央积极性的基础,地方不能自行其是,搞各自为政,也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同时,建立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机制。赋予地方相应的权利,让地方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地方的积极性就能发挥出来。
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越来越法治化,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正释放出越来越明显的成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果说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就是下篇,只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改革的整篇文章做好,就能实现长治久安,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