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推动绿色发展 营造碧水蓝天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题:推动绿色发展 营造碧水蓝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立足战略全局,把握发展规律,深刻阐释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意义,并对此提出6项重点任务。讲话体现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为我们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古往今来的实践表明: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无法抗拒的发展规律,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无论是补齐发展短板,还是回应群众关切,都要求我们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破解环境难题,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今年6月5日环境日主题设定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强烈意识。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就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注重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多策并举、标本兼治,才能筑牢根基、行稳致远。具体讲,就是要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6项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务求实效。坚持重点和基础两手抓、两手硬,既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又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以综合治理突破难点问题,让保护修复夯实生态基础;针对生产和生活双管齐下,既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又倡导推广绿色消费,以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从生产端发力,以绿色节约、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消费端着力,形成彼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聚焦保障和引领,既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又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制度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以绿色发展方式引领经济健康发展,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和活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要以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部门各尽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倒逼落实的压力,就能让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真正落地生效。
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受益,每个人都是践行者、推动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激荡起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共同开创亿万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