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解读

作者: 佚名 来源:新华网 2021-02-11

  “17+1大于18”。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2月9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峰会并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 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讲话。

  这是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创建以来最高级别的领导人会晤。

  9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经历了时间和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的考验,结出累累硕果。

  新形势下,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应如何推进?

  “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各方领导人回顾总结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共同擘画未来发展宏伟蓝图。

多边主义的生动实践

  “共商共建、务实均衡、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合作原则,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坚持这一原则。”习近平主席强调。

  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让合作方都有收获;在开放包容中共同发展;通过创新不断成长……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指出,9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并为各方所接受的合作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刘作奎认为,这些原则简而言之,就是一以贯之坚持和贯彻多边主义。

  “中国在开展对外合作时,不论合作对象大小、贫富、强弱,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主动搭建平等互利的平台,让合作真正惠及每一个参与者。”刘作奎说,这是中国为世界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之所以硕果累累,就在于其符合十八国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

  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增长近85%,年均增速8%,是中国对外贸易增速的三倍以上;在疫情肆虐、全球经济萧条的背景下,2020年,中国—中东欧贸易逆势增长,贸易额达1034.5亿美元,增长8.4%;2020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24万列,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万列”大关……

  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率先探索跨区域合作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率先实现“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地区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31.4亿美元,同期,中东欧国家累计对华投资17.2亿美元;包括匈塞铁路在内的大项目合作成果显著,已竣工和在建项目近20个……

  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说,作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强同中东欧国家的互利共赢,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和欧洲总体关系的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依然牢固高效、历久弥新,足以迎接各种挑战。

  “中国在为各国提供合作新思路的同时,也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难得的稳定因素。”赵刚说。

合作共赢的方向指引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如何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提出4点建议:

  ——直面疫情挑战,坚定共克时艰的合作信心;

  ——聚焦互联互通,畅通联动发展的合作动脉;

  ——坚持务实导向,扩大互惠互利的合作成果;

  ——着眼绿色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合作动能。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表示,习近平主席的4点建议紧扣“时”与“势”,既着眼当前解决紧迫问题,又谋划长远打造创新动能,凸显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务实特色,鲜明体现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全球范围最紧迫的任务,中东欧国家也不例外。在中东欧国家中,塞尔维亚已从中国企业获取100万剂疫苗,匈牙利也正在同中国疫苗企业合作。来自中国的疫苗,解了燃眉之急,为相关国家战胜疫情带去了希望。

  “如果中东欧其他国家有疫苗合作需求,中方愿积极考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明确表示。

  赵刚认为,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疫苗合作,有助于推动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和使用。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去年以来在多次重大“云外交”中反复传递的立场,体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从稳妥有序恢复人员往来、推动复工复产,到深化海关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从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到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从共同举办“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年”,到拓展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等领域合作……峰会上,中方宣布的合作举措实打实、沉甸甸。

  “习主席的讲话贯穿着开放、包容、互惠精神。”刘作奎以农业合作举例说,农产品出口一直是一些中东欧国家的难题。此次中方提出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表明中国在合作中是充分考虑对方利益的,合作始终互利共赢。

  专家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充分体现了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各国共享,是中国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典型范例。

面向未来的重要宣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全球发展脉动。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率先克服疫情影响、实现经济正增长,聚焦着整个世界的目光,也承载着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众多国家的期待。

  今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国持续发展和开放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大动能,也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

  高飞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阐释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中国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源和稳定器,这是中国的承诺。”

  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将充分释放;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现一个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中国、一个蓬勃发展而充满机遇的中国。

  刘作奎表示,习近平主席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宣示、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倡议,不仅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提供了强劲动力,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21年新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电话、信函等多种方式身体力行开展元首外交,先后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等重要多边活动,旗帜鲜明倡导多边主义,提出共克时艰的中国方案,为变局中的世界注入强大正能量。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模式体现着鲜明的中国外交特色,那就是‘为天下谋大同’。”赵刚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