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斯诺登抵俄罗斯 或前往厄瓜多尔
斯诺登飞抵莫斯科 已向厄瓜多尔提出政治避难申请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燕玺):美国“棱镜”计划曝光者斯诺登已经于莫斯科时间23日黄昏时分抵达莫斯科,并且将于24日中午从莫斯科乘飞机飞往古巴。厄瓜多尔外交部宣布,斯诺登已经向厄瓜多尔提出了政治避难申请。
斯诺登乘坐俄罗斯航空公司的SU213航班从香港起飞于23日晚上5点05分降落在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机场。俄罗斯航空公司已经确认,斯诺登购买的是联程机票,他是准备在莫斯科转机飞往古巴的哈瓦那。由于他并没有俄罗斯签证,因此他也不可能入境俄罗斯,只能在机场的国际中转区域停留。还有媒体打听到,斯诺登购买的是莫斯科时间24日中午俄航飞往古巴哈瓦那的SU150航班。所以目前看来,斯诺登将会在莫斯科度过一宿,但应该不会经过俄罗斯海关进入莫斯科市区。
23日晚上,厄瓜多尔外交部通过其Twitter主页宣布,斯诺登已经向厄瓜多尔提出了政治避难申请。而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否认了斯诺登向俄罗斯提出政治避难申请的消息。俄罗斯强力机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警方知道斯诺登飞抵莫斯科的消息,但是目前没有任何拘留斯诺登的命令,而美国方面也没有对俄方提出相关请求。不过,据俄罗斯媒体透露,美国方面已经向俄罗斯通报了斯诺登护照被撤销的消息,斯诺登能不能顺利登机离开莫斯科千万第三国,目前还有不小的悬念。
厄瓜多尔驻俄使馆汽车现身机场
人民网6月24日讯 据俄新网消息,厄瓜多尔驻俄罗斯大使馆的一辆汽车日前在莫斯科舍列梅季耶沃机场F航站楼现身。按原计划,披露美国情报部门监听公民个人信息的美国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乘飞机抵达该机场,并从F航站楼出来。
此前,声称帮助斯诺登成功离开香港的维基解密网站透露,斯诺登即将前往国家的外交官会在舍列梅季耶沃机场接机。
厄瓜多尔外长表示将尽快对斯诺登的政治庇护请求作出答复
人民网6月24日讯 据阿根廷中闻网援引厄瓜多尔安第斯通讯社消息,厄瓜多尔外长里卡多·帕蒂尼奥周日表示,他们已经收到曾受雇美国中情局和国家安全局的雇员爱德华多·斯诺登要求政治庇护的请求。
正在越南访问的里卡多·帕蒂尼奥通过微博表示,厄瓜多尔当局将参考对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胡利安·阿桑奇的案例来研究斯诺登的政治庇护请求,并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答复。
去年6月,厄瓜多尔政府同意了阿桑奇的政治庇护申请。
厄瓜多尔外交部确认,里卡多·帕蒂尼奥将会于越南当地时间 6月24日19点(北京时间24日20点),在越南河内美丽雅酒店针对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
美国对香港未拘留斯诺登表示失望
美国方面24日表示,对于香港未能拘留斯诺登表示“失望”。
《文汇报》刊登分析文章认为,斯诺登突然离港令不少人感愕然,但鉴于美方已公开其三大罪名,他急切离开也绝不出奇。由于美方提出刑事检控后,可发出国际刑警红色通牒,届时斯诺登尝试离港便极可能被拘,他要前往其他遭引渡机会更低国家的“天窗”已接近关闭,唯有“溜之大吉”。
另据报道,斯诺登是否能以自由人的身份离港,取决于香港警方何时根据美方指控发出拘捕令,而相关程序截至22日仍在安排。发出拘捕令后,警方会把斯诺登的资料交给入境处,届时他将无法离境。
路透社前日引述美方消息称,若香港不立即引渡斯诺登,将“影响美港双边关系”,显示美国已就事件不惜高调地、公开地向港府施压,相信这也是令斯诺登决心离港的最重要原因。
香港政界称港府非刻意放走斯诺登 批美只会施压
中新网6月24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23日离开香港,美国政府却紧咬香港特区政府不放,直指事情“未解决”,称会继续与港府磋商有关事宜。有香港政界人士强调,港府处理斯诺登事件依法没有“放软手脚”,认为港府做法合乎法律程序,批评美国政府只向港府就移交斯诺登施压,却没正式交代监控全球网络一事,主次不分。
曾任香港特区保安局局长的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不认为港府“放软手脚”,刻意放走斯诺登,相信是斯诺登自行离港。她又说,斯诺登是合法入境,所以今次离开并无违反港美的移交协议。至于特区政府要求美方提供更多资料,叶刘淑仪认为是正常做法,港府也应就美国政府有否入侵香港网络,提出交涉。
对于特区政府致函美国政府,要求解释有报道指香港电脑系统被美国政府机构入侵一事,资深评论员、法学博士宋小庄表示,斯诺登已离开香港,等于港府失去一个重要的证人,“利好的证据都不在了,美国政府怎么解释都行。”
身兼香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的民建联叶国谦说,港府在事件中依法办事,而斯诺登事件令社会关注,有否外国势力正侵害市民的隐私,他已准备召开会议,讨论截取通讯的问题,期望政府官员可进一步提供资料,包括港府对网络被入侵的事件是否知情,以及黑客入侵的对象等。
香港律师会23日发出声明,表示任何未经授权,对香港市民进行网络监控及黑客入侵的行动,均严重威胁《基本法》第30条及《香港人权法案条例》第14条赋予香港市民自由及通讯私隐的基本权利。声明又要求政府推出机制保障香港市民免受网络监控及截听,及就斯诺登对有关外国政府的指控及受影响程度作出调查。
香港工联会所辖一团体的约十名成员,23日游行到美国驻港总领馆并递交请愿信。该会副会长郑振华表示,强烈谴责美国政府盗取香港市民的信息,又斥责美国政府对斯诺登进行抹黑,以掩饰自己侵犯个人隐私及践踏人权的恶行。
美国将争取与斯诺登前往国家进行司法合作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路透社23日报道,美国司法部打算争取就斯诺登事件与其前往的国家进行相应的司法合作。
美国司法部发言人南达•契特雷(Nanda Chitre)发表声明说:“我们将继续与香港讨论这个问题,并争取与斯诺登前往的国家进行司法合作”。
美国民调:过半美国人支持起诉斯诺登 认同反恐效果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外电18日报道,针对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向媒体曝光美国政府“棱镜门”一事,多数美国人认为需起诉揭秘者。但同时他们也对政府监控民众通话记录的行为表示不满。
据法新社报道,《今日美国》和皮尤研究中心的联合调查数据显示,54%的美国人倾向于起诉斯诺登这位29岁的网络安全工程师,仅有39%的人表示反对。但是,另有约2/3的民众对政府收集通话记录一事表示不满。
调查还称,53%的美国人认为政府的做法能预防恐怖袭击事件,而41%的民众则并不觉得如此。
环球民调:过半内地民众不支持香港将斯诺登引渡美国
《环球时报》旗下环球舆情调查中心17日至19日在中国内地7座城市进行的电话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香港政府将斯诺登引渡回美国”。
斯诺登离港前再曝重磅炸弹:美攻击清华大学主干网
【环球时报记者 马 俊】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22日再次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称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多次攻击清华大学的主干网络。尽管外界仍不清楚美国通过网络进行情报收集的具体技术细节,但有中国信息安全专家表示,通过斯诺登连续的爆料,美国情报部门从事网络情报收集时的几种可能途径已经初见端倪。
斯诺登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他掌握有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清华大学攻击的证据。仅今年1月的一天之内,清华大学就有63台电脑和服务器遭到攻击。他还透露,遭到重点攻击的是清华大学的主干网络。一名中国信息安全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之前媒体曝光的网络攻击和窃取行为主要针对公司或个人的电脑终端,而这次曝光的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的是主干网络,表明美国网络情报收集能力获得重大提升。据介绍,由于主干网络的各种信息汇集比较集中,随时都有海量数据通过,要从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已经超过个人黑客的能力,只有国家或大型组织才有足够的资源和人手进行这类操作。《南华早报》称,清华大学是内地六大主干网络之一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所在地。它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主干网,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家研究中心,通过它可以追踪数百万用户的信息。斯诺登此前称,美国国家安全局试图攻击香港中文大学也是出于类似原因。该大学设有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大量本地数据都要经过该中心。
此次曝光的“棱镜门”事件,让人不由得猜想,美国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优势是否将进一步增强美国的这些监控能力。例如互联网的发展由美国开始,美国一直保持着对全球根域名服务器的控制,这种局面早已引起各国的担忧。不过这名中国信息安全专家表示,美国掌握根域名服务器的霸权,暂时还无法对网络窃听提供直接帮助。尽管通过控制根域名服务器,甚至可以让别国网站域名从互联网世界上消失,但其原理决定了它看不到数据的流向,也无法查阅个人信息的详情,只能进行类似“统计网站流量,分析网民喜好”等比较粗略的追踪。
但美国强大的互联网企业为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提供了监控的机会。如今大量用户数据不再存放于个人电脑中,而是在云服务提供商手中。而后者与美国有无法切割的关系,它们要么是美国公司,要么是在美国进行系统业务。按照斯诺登此前曝光的材料,美国就是通过这些互联网巨头直接进入服务器中查找需要的数据。
该专家表示,尽管目前外界还不清楚美国网络监控的技术细节,但通过斯诺登的爆料,能梳理出美国在网络情报收集领域的几种手法。首先是通过类似攻击清华大学主干网络的方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情报。他说,这类网络往往受到严格保护,但由于各国网络使用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很多都严重依赖美国,不排除美国在这些设备中安置“后门”的可能。通过这些“后门”,美国能够轻松绕开安全防范措施。他说,美国近年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再渲染中国华为、中兴公司提供的电信设备可能有“后门”,将借机窃取美国机密。反过来想,美国的态度可能正好说明他们做过类似事情,所以才对别国电信产品如此敏感。
其次,美国也可能利用强大的网络攻击能力直接渗透别国网络。目前美国已成立网络战司令部,统辖来自各军种和情报部门的网络战精英,包括伊朗遭受的“震网”病毒攻击皆出自美国网军之手。此外美国也能通过前面提到的互联网巨头,直接查找全球用户信息。▲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