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由被虚无到被替代

作者: 项国兰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15-04-29

摘要:在苏联改革后期,马克思主义由被虚无到被替代。这是一个否定、批判过程。其中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制度以及苏联的价值观。虚无的目的在于替代。虚无替代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失无损。除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迄今,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世界观和制度能引领人类走向更科学合理的未来。但是要警觉:历史虚主义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现阶段已渐成常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虚无主义

一、虚无

在苏联改革几近尾声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由被虚无到被试图取代时期。虚无在这里就是否定和批判。虚无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政治上彻底否定;理论上或者简化,或将反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与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结合起来;学术上排挤并试图替代。不论否定、简化、或者替代,终极目的都只有一个,即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1.政治上彻底否定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一开始就具有政治性质,其实质是审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苏联社会实践,否定这个实践的理论依据,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1)否定苏联的现实社会主义及其思想理论依据。面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停滞和改革的失败,不是总结教训,而是置疑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共产主义前途的现实性,谴责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共产主义前景是空想,拒绝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学说、阶级分析理论及政治经济学基础在内的全部理论。此时马克思的学说不是被批评的武器克服,而是作为一种荣誉自我扫地的、死的、没有发展前途和生命力的学说被抛弃。这是那些远离哲学理论的人在对现象进行外表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拒绝马克思主义学说做得很草率、高傲、放肆,是在推翻一种思想的最坏习惯中进行的。试图轻率地抛弃学说的人们实质上不理解这种学说的内涵。纵观反马克思主义的整个过程,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派别有差别,但是拒不接受马克思主义,否定现实社会主义是它们的共同点。

2)反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非内行、非建设性、轻率、肤浅。是公开性挑起了对马克思主义态度的180度转折。在这个混沌时期,甚至提到马克思主义都被看作是不道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都遭遇批判。技术治国论的精英们要求取消哲学。在大学生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从高校教学大纲中删除哲学的决议。在哲学周围掀起一波一波非内行的平民主义浪潮。以肤浅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对待批评对象。当时哲学出版物中调子由政论家来定。充斥于批评之中的是非内行和不求甚解的风气,也不乏政治浪漫情绪和不负责任的叫喊,甚至不花费力气认真分析他们推倒的是什么。因此,无论如何谈不上克服什么意识形态。相反,不过是重复着将一种伪哲学的意识形态混合物强加于社会舆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人虽然已是民主派——依旧不乏不接纳思想异己者的高傲。于是哲学附近的亚文化涌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放弃后的真空。仔细观察这个思想和学说交汇的漩涡和改革后思想涡流的运动情况,可以相当清晰地辨别出其中两股潮流:一股是与推论性哲学形式竞争的伪哲学,另一股是改良性的哲学思潮。(В.格利亚德科夫语)

2.理论简化及反马克思主义

1)关于理论简化。所谓理论简化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和哲学基本理论没有任何批评,不容反驳地拒绝,故意歪曲;二是以个别论点否定整个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被宣布为是错误的并被认定为是空想,甚至是恶魔的化身等等。总之,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具有摧毁性和历史虚无主义性质。批评的方式本身是思想参与式的,情绪上是平民化的,指望公众接受反苏意向的社会舆论。媒体在批评中冲锋陷阵,重在影响人们的感情,而不是理性。从题目也可以看出批评者的气势汹汹、先入为主的立场,如共产主义是伪科学共产党人营垒中的教条主义和伪科学等等。而一些具体的批评则明显表现出违背一般逻辑思维准则的倾向性,即批评的内容是具体的,涉及的是个别论点,而结论则外推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

2)理论上的反马克思主义。这是与西方批评马克思主义潮流相呼应的一种批评。到1993年,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消退。因为俄罗斯人身处的社会危机不是因马克思的理论错误产生的,而是一些当权者的无能力、乱作为及与西方势力勾结起来蓄意破坏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垮台后所确立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合理,从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造成的。但是1993年以后批评依旧尖锐。批评即依靠后苏联知识分子自己的理论研究,也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相呼应。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历史上形成了对马克思的不接受和批评地研究马克思的深厚传统。此前,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被封存在苏联专门的图书馆。只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马克思学的批评潮流开始在后苏联的空间传播。这时的批评已经不像20世纪80年代末文献中的那种对马克思主义毫无理由地不接受,批评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列宁和斯大林对这些观点的解释,而是明显带有西方马克思学影响的痕迹,比如《潜意识的马克思或者不能实现的福音书》、《卡尔·马克思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等等,其特点在于试图论证作者对马克思的态度、立场,多是政治化的批评,比如批评马克思本人和他的理论观点及立场。其中只有个别是客观的,而绝大多数观点、水平和善意程度都让人很难认同。

反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即立场是破坏性的,留下的是毁灭性的混乱。

二、学术上排挤并试图替代马克思主义

排挤并试图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是简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甚至包括科学、宗教和反哲学。社会学,特别是政治学主要反对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权、国家、革命、未来发展前途的理论,也反对哲学及其不变的规律,将政治看作是可选择的并且非预测性的现象,以进化否定革命等等。本文主要谈简明经济学、科学、宗教和反哲学。从起源上看,这些学科原来就在哲学中,或者是与哲学反思是同源的形式,或者自身是包含有哲学内容元素的意识形式。后苏联时期,这些意识形式常常谋求发挥世界观学科的作用,但是从世界观学科要求的一般深度、普遍性和广度来看,这些学科缺乏相应的水平。

·以实用经济学代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在今天的俄罗斯,一个政治经济学学科中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个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另一个是普遍公认的P.萨穆埃尔逊的简明《经济学》,俄罗斯高校教科书就是按简明《经济学》模式编写的。

(1)关于简明《经济学》。从其定位看,是商品生产条件下一种合理经营活动的实用指南,是一个务实者通过耗费最小力气和有限资源而达到最大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按行动——效果公式行事的最佳理论。这个《经济学》是建立在对实际进行经验和现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它将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看作是不变的、按照某种游戏规则有效的、无须修改或者以革命的方式打破的制度。而经济游戏的参与者对这种制度是否公平不感兴趣。参与者努力的目标就是从这个制度中获取最大利益,而不破坏制度的职能。这种《经济学》的出现有一种客观必然性,是应经济生活的新趋势及新情况需求和人们务实的积极性而生的,而这些情况在《资本论》中没有反映,从《资本论》的范畴中也引申不出来。马克思了解这种经济现象,揭示了它的状态,表明了这里形成的人们之间经济关系情景的谬误所在。《经济学》系统地描述了这个谬误的现实性。但是这个体系不可能成为全面观察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经济学》由理论演化为对决策的操作:在资源有限、短缺的情况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

2)简明《经济学》给俄罗斯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思想领域造成的损失。由于《经济学》拒绝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首先是没有可能对研究对象建立一个由物质生产到精神概念包罗万象的体系,失去了将经济、社会和精神政治结构大容量的系统图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景象、以把握国家和社会长远、健康、全面发展的可能。第二是没有可能理解历史、社会和生活,从而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思想贫乏、理论视野缺失。《经济学》将实践主义和事务主义放在第一位,引导个体取得现实的成就,关注能够带来成功的机械活动形式。第三是失去了理论水平、文化、思想,失去了从技术上掌握范畴以及对存在进行反思的能力。《经济学》虽然称自己为理论,但是却没有将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职能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任务,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现实的全球性质,其存在的规律,也没有构建这种经济现实的理论,缺少对经济体制理论的理解。《经济学》将科学降低到对市场行情反映的行为主义水平,降低到刺激物的水平,将科学归结为公式化行为的总和。这些行为不是没有内容的,但理论上是粗糙的。最后是道义上的损失。坚持《经济学》观点者常责备马克思,说在他的经济结构运动背后人消失了。这种结论的产生或者是不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或者是有意歪曲。马克思的著作中谈的确实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作为总和主体的人,即资本家和无产阶级。总和即是这个结构中的总代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中重要的不是提出问题,不是分析情况,而是提出一种理论,即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剥削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指责资本家不劳而获地攫取剩余价值时,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的,是在维护人的权利、荣誉和尊严。马克思的整个《资本论》旨在帮助劳动者形成一种自觉意识,不仅仅是整个阶级,而且包括单个的个人。按《经济学》模式架构的俄罗斯现代高等院校经济学教程的目标不是培育人道主义者,而是培养企业家、商人、生意人。这里也是总和的人,但其取向是自我中心主义。《经济学》培育的是利己主义者,使人脱离了对道义的反省,或者说使人在没有道义的理论中行动。

由政治经济学到实用《经济学》,取向的替换促进了后苏联公民某些素质的形成,使他们发挥了务实主动的积极性。但是《经济学》既不能以批评的武器克服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不能替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学科的功能。

2.以唯科学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为一种反思意识形式,唯科学谋求将哲学从后苏联的精神生活中排挤出去。

1)哲学与科学的历史恩怨。从历史上看,科学和哲学是同时产生的,它们在社会生活组织中有不同的反映客体,它们所依赖的意识在合理活动中有不同的形式。它们的形成在精神生活中是互补并且互相影响,在理想中没有冲突的理由。哲学和科学在西方曾一度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甚至试图互相替代。但是科学在谋求获得世界观职能时,由于其取向是具体的对象,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对象,由于其将主观性排除在对待客体性的关系之外而不能发挥作为世界观的功能。哲学在这场与实证主义的战争中也输给了科学,因为哲学原则上不能寻求知识的精确性和具体性。

2)两个学科在后苏联时期冲突的原因。原因在于,苏联时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框架内构建起试图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认识现实的超科学。当然超科学失败了。原因在于哲学不履行自己的哲学职能,而试图成为超科学,非内行地干预科学事业。最终导致了后苏联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冲突。冲突早已酝酿成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意识政治支柱的倒塌给了科学以不受限制地压制哲学的机会。主张技术统治论的科学利用制度危机从唯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观点出发激烈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视为落后于时代的事物,视为掌握科学技术的障碍。可以说,科学对它的批评是有些根据的。但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个反哲学运动是在对宗教相当宽容的背景下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危机是被后苏联的应用技术科学用来不仅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用来反对作为世界观课程的整个哲学。采取一些对文明世界来说史无前例的措施来封锁哲学,取消在高校开设哲学课,对哲学的内容进行唯科学主义的改造,将哲学从研究生的必修课中删除,而只作为选修课。

总之,哲学是人认识社会、表述生活观点的形式,而科学就其本性来说是不能替代哲学的,唯科学就更不能。

3.以宗教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宗教是最先感到后苏联时代精神生活真空的学科之一,并欲急切填补之。

1)关于宗教及其在苏联和俄罗斯。宗教作为一种反思形式,从传统上看接近哲学,并偶尔能从世界观上替代哲学,即或者以宗教哲学抑或以哲学宗教形式构成一种牢固组合,融为一体。哲学唯心主义从传统上看更接近宗教。在宣称自己是无神论的苏联体制中,除个别时期——卫国战争后至斯大林去世前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宗教总体上受到排挤。哲学唯物主义成为官方体制的世界观,以战斗唯物主义的形式始终不渝地反对宗教。马克思主义垮台后,教会在与唯物主义斗争中不遗余力地进行报复,进行争取社会意识的斗争。但是宗教在对抗哲学唯物主义中不是从世界观范式出发,也不是从精神和物质、信仰和知识孰为第一性的问题出发,而是以道德的宗教意识对抗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2)宗教在后苏联精神生活中形式上的作用。后苏联时期道德水平一度急剧下滑:匪盗猖獗、勒索横行、受贿、腐败、犯罪及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等等。当然所有这些主要是由世界观范式和制度替换引起的。但是也说明社会找到了上帝,可是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纯粹和光明。宗教号召人们进行道德净化和精神复兴,但是这对国家所发生的一切无论如何都是软弱无力的。在俄罗斯吸引教徒信教的首先不是道德思想,而是对原来意识形态中一些空洞教条和实际中个别无耻、冷漠地对待人的一种精神抗议形式,也是一些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一种纯外表的组织仪式。仪式过程没有信仰的神权政治意义象征,也不严格遵守与祭祀仪式有关的戒律。知识分子信徒的宗教则有点儿像哲学泛神论。在实业家那里宗教历来都是神圣的偶像——“上帝是金子。对许多政治家,宗教纯粹是统治平民的政治手段,他们手持蜡烛进教堂是在美化自己,展示自己的精神方面。而神职人员本身则愿意展示与人间生活的亲密,将包括军事在内的有效技术神圣化,或者将建筑的施工准备的奠基神圣化。复兴的宗教从其基础看,仍旧是尘世实用主义中一种庸俗简陋的形式。

3)宗教在复兴中的进步及其社会作用和作为一个学科的局限性。宗教复兴不意味着完全回到宗教崇拜的历史传统。在后苏联现实中,宗教的复兴趋势是与对抽象创造者的崇拜、对上帝的爱和对人的崇拜混杂在一起的。这里有对宗教的忠顺、谴责原罪并崇拜超生因素,也与解决下述任务相联系,比如如何形成道德规范,如何克服社会经济危机和精神危机,建立以人的幸福、和谐为价值和目标的体系。这是宗教教义中向社会与人的取向方面的积极进步。在一些情况下,比如学生需要在课余消除紧张情绪时,宗教能够起到安慰、调节作用,有时在一些需要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的场合,宗教也能作为积极的推动者。而此时它能够在世界观上和实际中弥补哲学的不足。当然宗教没有忽略20世纪社会发展中的新趋势,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领域,将人在宗教领域存在的行为规则放到称之为秘密的祭祀部分。在这个传统的部分中,宗教的威望相当高。宗教填满了人们生活中那个被打上良心领域标签的深龛。这是人的隐私感受领域和他选择的宗教形式,宣称是受宪法保护的人的权利。尽管它能够并且借用科学文化的元素,但是它独特的世界观潜能仍处于神活化的意识水平。

上述表明,宗教不能替代哲学孜孜以求的反思作用。在后苏联空间中,宗教活动的实际活跃不意味社会思想形式前置中的优势替换。宗教仍旧是人总体意识中的边缘形式。由此可以说,宗教所追求的、声称是人民精神领袖的作用是没有根据的。它诉诸个体,但是与掌握了分析个体存在基础水平的心理学相去甚远。宗教没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学和历史理论、可供使用的逻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学说。而在实际中,宗教也很少能解决政治、贸易和生活问题。宗教宣布自己的非政治性。但是宗教在多大程度上能置身于政治之外?今天没有政治分析就不可能研究人的存在。即使作为一种反思形式,宗教也不可能替代哲学,不仅唯物主义的,甚至唯心主义的,都不能替代。今天,宗教的复兴严重挤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阵地。但是整个历史都在说明,社会生活在不断世俗化,说明教堂与科学进步的意识之间的势力范围在再分配,而在宗教与无神论之间更有利于后者。当然如同任何进化一样,无神论也有倒退,而宗教也有意识活跃时期。但是从总体看,社会运动是朝着世俗对宗教的优势方面发展,这在历史上是表现得相当明显的。世俗化在进行,尽管不像19世纪至20世纪的无神论者所设想得那么快。

4.以反哲学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

1)关于反哲学。反哲学就是终结哲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垮台使哲学终结的思想重新活跃起来。马克思主义危机被一部分最接近苏联哲学的人看作不仅是世界上一个国家、一种独占统治地位的哲学的终结,而是整个哲学的终结。早在20世纪20年代,曾有人称哲学是剥削阶级虚构出来的东西,并宣布哲学开始消亡。今天哲学则被称之为是马克思虚构出来的东西。在后苏联情绪中,批评共产主义乌托邦虚伪的意识形态道德上的无耻是以不相信所有理论思想而冲到社会意识表层的。与滥用理性的斗争变成反对一切理性的斗争。批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结果变成拒绝任何理论。谴责国家发展模式变为拒绝承认生活和对生活进行理论反思的社会规律性的存在。

2)反哲学的两个特点。一是批评马克思主义时的空话、废话和偷换。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杂为由而拒绝接受。从思想方法上看是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对马克思哲学的批评使非内行的徒托空言、专门知识肤浅的随意废话、肆无忌惮偷换的思想手段冲到社会思想的表层。西方马克思主义唯理派代表埃利赫·弗洛姆在说明西方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类似趋势时说,许多人认为他们拥有充分的权利谈论马克思的哲学,这些人是心血来潮,没有任何常识。最奇怪的是在这种反哲学理论中,拒绝哲学也变成哲学,但常常是在生活概念的水平上,没有理性、清晰性和确定性。在日常唯科学的思维水平上对哲学的消极态度19世纪曾出现过。恩格斯当时谈到过这种哲学。日常思维即厨房思维不接受哲学,一般是将哲学作为太复杂、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的玄妙思辨而拒绝。

3)反哲学的后果。反哲学使社会意识蔑视哲学思维,丧失任何思考能力,将人们变成乌合之众。由于埋头于日常生活,使人们面对经济、政治、道德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危机现象束手无策,对少数人的统治不会反思。结果如АА.季诺维耶夫所描述的今天俄罗斯社会脱离哲学反思而产生的极其有害的情景:今天人们所经历的这个时期有以下特点:卑鄙行为、庸俗行为、虚假伪善行为、恬不知耻、精神肮脏龌龊及其他人类和平生活中的腐朽东西如潮水般从人们那脓肿的心灵中涌流出来。而且这种道德和精神的浑沌被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当作清醒、净化、健康和完善,而不是蜕变。危机首先被滑头、撒谎者、假仁假义者、蛊惑人心者、叛徒、趁火打劫者、装腔作势者、骗子、贪图功名者和冒险者利用。而那些追求进程主宰者作用的人实际上是缺乏专门知识的浅薄者。

反哲学是一种不能以任何其他选择替代哲学的思维现象。反哲学的批评提不出比哲学思维更完善的思想。

·结论

历史虚无主义、替代马克思主义都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组成部分。

.虚无马克思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民主、制度输出的前奏

虚无马克思主义与宣传资本主义是与苏联改革的未来同时进行。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操控对社会心理影响巨大。这是针对人们心理特点经过精心设计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出版一本名为《由专制到民主和平过渡的方法》的书,那里面谈了198种具体方法,比如,如何对待普通居民,如何对付官员、分化瓦解执政党,如何操控媒体,如何组织非暴力集会和罢工等等。为了制造毁掉苏维埃国家制度的前提,必须摧毁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于是虚无马克思主义首当其冲。当然也包括动摇社会意识,毁坏传统的价值体系等等。被西方及其代理人控制的媒体将无数破坏性信息向人们狂轰滥炸,把西方的价值体系强加给苏联人民。于是搞乱了思想,摧毁了传统的精神支柱。19901991年,苏联人民在这种宣传操控下已经不介意国家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了,只要有吃的、穿的,只要保证过上正常的人类生活即可。正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顾问们指导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人们达到了这样一种不介意任何制度的境地,也是美国由专制到民主和平过渡的方法奏效。

2.学术替代是西方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法

上述几个学科都不能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学科对社会的描述是在现象等水平上进行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远离人的理性对现实的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整个社会的各个部分,如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进行系统分析,从构成社会的各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出发来分析社会的,是对人的生活和生命过程流淌的自然社会环境所持的一种整体的和系统化的观点。上述学科,在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生活的特点、意义上不能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提并论,在世界观层面上则是倒退。所谓替代则表现出认识上和思想方法上的极端性和片面性。学术替代,包括理论替代也是一种否定。在社会主义制度近百年的历史上各种替代不只发生过一次,也是西方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法。今后也还会臆造出各种替代。

3.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重要策略

历史虚无主义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否定歪曲斯大林过程中掀起过一个高潮,到了80年代后期掀起一个更大的高潮:虚无十月革命、苏联历史、苏联共产党及其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现实。这两个高潮之间有一种怎样的必然联系?无产阶级执政党及其领袖应在其中负有怎样的责任?是需要认真探讨的。在我们国内由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虚无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歪曲抗日战争历史、否定革命等的言论也不绝与耳。由此可以说这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特点,也是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策略。这是需要无产阶级执政党认真对待的。

(作者: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2
0
1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