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民主陷阱下的治理失灵

作者: 钟声 来源:人民日报 2014-02-28

  将一个国家带上发展坦途的“救命法宝”不可能是水土不服的“舶来品”。放弃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出路可言

  乌克兰街头流血冲突虽已平息,但这个国家正陷入治理失灵的混乱。亚努科维奇被议会宣布解除总统职务,至今去向不明,克里米亚政府大楼被不明武装分子占领……

  乌克兰的困境并非个案。街头骚乱、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政府瘫痪的乱局也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和西亚北非国家接连上演。尽管国情不尽相同,动荡诱因形形色色,但其深层原因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选择发展道路时的盲动将国家推入民主陷阱。

  将这些国家的乱象放到更大时间范围内进行考察,不难发现这样一条明晰的演进脉络:彻底割裂国家发展进程,一夜之间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政体”。然而,“革命成功的喜悦”迅速被残酷的现实彻底碾碎。一轮权利分割完成后,执政党和反对党各自积聚力量。当脆弱的力量平衡被打破,僵持状态迅速转化为短兵相接的政治对抗,乃至街头革命。获胜一方通过修宪或强制选举打破既有权力格局,主宰新一轮利益分配。

  体制外壳的构建可以在瞬间完成,创建能够保障其高效运转的政治文化则远非一时之功,这同民族特性、历史文化传统、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联。缺少必要的支撑,形式上的民主注定要蜕变为“失序的链条”。旧政体不可能恢复,新政体迟迟难以步入正轨,一些国家甚至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翻烙饼。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民主政治出现了问题,主要是激进民主化所致。那里的民主要么是由外力促成,如通过西方殖民主义或者其它输出形式,要么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精英不管本地的社会经济和制度条件,盲目引进民主制度。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西方民主制度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选票政治、极化政治、金钱政治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反思民主制度的困境。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对“效率低下”的民主政治体制提出质疑:美国是否已从一个民主政体变成了一个“否决政体”——从一种旨在防止当政者集中过多权力的制度,变成了一个谁都无法集中足够权力从而作出重要决定的制度?

  西方国家经过数百年的磨合、建立在成熟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条件基础之上的民主模式尚有如此多尖锐社会矛盾难以解决,若将这样的民主生硬移植到国情全然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其结果注定是致命性的破坏,和对现代化进程的阻遏。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当前,各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迫切任务。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离不开这个国家的传统和现实条件。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哪种体制更适合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还是要看这种体制能不能保障有效的治理,能不能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发展上来,让各个环节都围绕着发展有效运行。

  将一个国家带上发展坦途的“救命法宝”不可能是水土不服的“舶来品”。放弃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出路可言。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