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连辉:一位“生可舍命,死可捐躯”的热血青年民警

作者: 董连辉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23-12-01

爱心绽放生命魅力

——写给95后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李浩楠

董连辉

董连辉:一位“生可舍命,死可捐躯”的热血青年民警

七尺男儿生可舍命,死可捐躯,这是一位热血青年的铮铮誓言。

今年28岁的李浩楠是湖北某基层派出所一名治安民警,他历经军营、警营淬炼,成长一名办案经验丰富的人民警察。采访过很多典型人物,李浩楠与众不同令我震撼、由衷钦佩。

浩楠骨子里刻有一种奉献社会的精神。他悲天悯人,铁骨柔情,工作勇于创新,办案细腻,人性化执法,情暖问题少年,爱洒残疾老人……赢得辖区百姓的普遍信任。更令人叹服的是,他挑战世俗陈旧观念,敢为人先,身体力行推动遗体、器官捐献这一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浩楠从部队开始无偿献血至今已经坚持10年,共献血7400毫升,而且他还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淋漓尽致演绎生命大爱。

“作为一名警察,职业风险比较大,过劳死、出警身体伤害……我的体质非常好,如果哪天发生意外走了,所有健康器官都可用来挽救危重病人,不能移植救人的那部分就做成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教学标本! 即使平安活到老年无疾而终,身上器官不能移植了,我也要无偿捐献自己的遗体,做一名完整‘大体老师’,躺在解剖台上,陪伴一届届青年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活在世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做有意义的事,自己开心就好!将来捐献遗体是我兑现逐梦人生的承诺,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浩楠坦诚地说。很难想象,一位95后活得如此豁达,对生命领悟如此通透。走近浩楠,感觉他非常独特。

董连辉:一位“生可舍命,死可捐躯”的热血青年民警

浩楠阳光俊朗形象具有器官捐献形象大使效果。中国传统观念中,捐献器官、做“大体老师”很难被接受,提高大众对器官和遗体捐献的认知任重道远。一些名人、明星及特殊职业从业者能起到不可替代的“带头作用”。浩楠虽然不是名人,但他职业特殊、阳光帅气,两道浓眉,一双明澈的大眼睛,他皮肤黝黑,1米75的身高,身材非常精干,言谈举止透露一股军人气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坚韧执着,不满足现状,超越自我。父母家教严谨,妻子开明贤惠,全家幸福美满。浩楠爱心义举不仅维护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塑造当代青年热心公益形象,而且他阳光健康形象一改以往人们对人体、遗体捐献志愿者固化认知,即生前考虑捐献遗体或器官的志愿者多是老年人、残障人士、绝症患者或生活遭遇重大打击的人生失败者。在这支充满大爱的志愿者队伍中,浩楠绝对是独特存在,他的义举具有很强示范作用。

浩楠志愿捐献器官、遗体最彻底,动机最淳朴。浩楠不满足青春热血救人,他志愿身后用自己的所有器官再造生命辉煌。他透露一个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为了保证身后捐出的器官质量,提高移植成功率,他常年烟酒不沾,紧张工作之余坚持健身跑步,始终保持匀称标准体型。浩楠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喜欢整洁,脸上长个青春痘心里也不舒服。他登记完人体器官捐献后,经常独自跑到湖北医药学院生命科学馆参观“大体老师”,对比自己的身体部位,想象成自己将来做成的样子。他幽默地说,躺在解剖台上自己也要呈现正常标准的人体形态结构供医学院学生观摩、研究。“可能我自私吧,不希望烧掉自己的遗体,也不愿自己的遗体被埋掉。我的器官移植到别人体内,意味着我生命另一种延续!希望将来有懂我的医生来执行,将我的遗体做成医学院校最实用的解剖教学标本或完整的大体老师……”解剖学是医学最基础课程,只有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才能学好临床医学课程。没有实践,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浩楠将自己一捐到底,处处考虑利他,实属超奉献精神。但他却天真以为这是一种自私行为。浩楠单纯得有些可爱,令人发笑,令人流泪……

董连辉:一位“生可舍命,死可捐躯”的热血青年民警

浩楠对生命感悟最透彻,超越特的年龄认知。肉身是造化的精品,行走坐卧皆是道。浩楠性格内向,他喜欢一个人用双脚丈量一座陌生城市街道,感知城市温度。在异地工作,繁忙工作之余,他思乡情浓,常常独自仰望天空星星流泪……“其实我也怕死,不愿意自己遭意外与亲人生死离别,给亲人带来巨大痛苦。我很想活在这个世界上。但生活无常,生命是脆弱的,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提前梳理好人生,做有意义的事,来世一回,不虚此行!”浩楠有时还会突发奇想,提前设计好自己的葬礼,以一种幽默方式离开,如录一段自己的音频或视频留给亲朋,嘱咐他们不要悲伤,亲人实在想自己了,可以请受捐助者提供一下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听听……在浩楠看来,生命在于强度,而不在于长度,生命意义在于不断攀登和追问,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塑造新我。无论活着还是死后,只求对社会和他人有点用处……浩楠非常低调,他从没有想成为名人,更不在乎媒体关注。当然,他愿意用行动引领社会文明进步风尚。面对社会复杂人性,浩楠从未考虑自己的器官将来无偿捐献给什么样的救助对象,他坚信心中有爱,自带光芒,捐出的器官是有温度的,器官匹配成功,应该会善者从善。

我关注20年余年器官、遗体捐献话题,深知捐献器官、遗体的现实意义。2009年据卫生部统计,尸体器官移植中,死囚器官移植占尸体器官移植95%以上,死囚器官捐献作为主要尸体供体渠道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也影响我国作为一个文明进步的政治大国的形象。2007年国家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进步,死囚器官捐献逐年减少,逐步推进公民自愿登记捐献器官工作。然而,撼山易,撼观念难,“入土为安,死后求全尸”的陈旧观念依然严重束缚人们对器官捐献、遗体捐献的认知。2014年4月2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正式开通。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供需比约为1:30,面临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供需比则约为1:3。发达国家每4个学生使用一具尸体,而国内医学在校生,平均20人才能解剖一具。全国每年因交通意外、中毒、自杀等非正常死亡的人数约有300多万,他们都是潜在的器官捐献者,可实际捐献的人数仅千分之三。中国是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国,却是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公民自愿捐献器官、遗体能否普及,关系到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很多时候,一边是生命在呼唤,一边是无法承接的爱心……人们不愿意谈论这一沉重话题。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在个别有觉悟的老人率先“捐躯”实施引导下,一些健康年轻人开始正视这一话题,特别是曾被上一辈片面视为“自私”“脑残”一代90后越来越多选择做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他们以实际行动推动这一功德无量的善事。浩楠无疑是青年志愿者中的杰出典范。

人生应如满天群星,生存的意义在于闪光。与浩楠交流,感悟到他大海般的胸襟,他身上既有朝阳的璀璨,也有夕阳的深沉……他的肉体生命炫美如诗,他的灵魂清澈不俗!不要辜负这位热血青年的爱心,衷心祝愿浩楠一生平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1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