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义辨析

作者: 周维启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15-03-27

【本网专稿】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12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思想理论界和社会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义实际上存在着某些不同理解。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义上有一个准确认识,否则必然不利于认知认同、培育践行。

有一种理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是与封建主义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区别的最本质的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最核心的价值表达。根据这种理解,认为“三个倡导”12个词的概括可以适用于任何社会制度国家的任何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都可以倡导,体现不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特点,更不用说是核心了;还认为,这种概括由于没有揭示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素,很容易被解读成资本主义普世价值观,被注入反映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的价值内涵。因而,对“三个倡导”12个词的概括持不赞同态度,并提出相应的概述语,如“劳动伟大”,“人民主体”,“公有共富”,“公正无私”,“和谐发展”,“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关于这种理解,应作两点辨析: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当然内含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对“三个倡导”12个词必须注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而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随意解读、曲解误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所以必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12个词的解释权。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等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不同领域占支配地位、起引领作用的价值观,在多元多样核心价值观并存竞争的形势下,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扩大其影响力,增强其吸引力、凝聚力、整合力,使之引领其他性质的价值观。为达到引领的目的,必须确立反映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找到相应的表达词,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其他价值观的“旗帜”,或者其他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口”,使其他价值观向社会主义价值观靠近、转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必须进行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就要对不同价值观核心概述语进行聚焦,找到交集,通过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将具有其他价值观的人们引进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门,不断由浅入深地扩大价值观共识,经过先求同存异、再化异为同的逐步深入的同化过程,达到凝心聚力共同推进反映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目的。

另一种理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同时承认、包容、宽容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关于这种理解,也要作两点辨析:第一,面对多元多样价值观的现实存在,必须通过积极的培育和弘扬来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第二,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好像各种价值观不存在冲突,可以相安无事似的,而实际上各种价值观存在着竞争、斗争,在价值观领域,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去占领,资本主义价值观、封建主义价值观等非社会主义价值观就会去占领。在价值观问题上所谓“承认差异,包容多元”的说法,如果抽象化,不是挤占社会主义价值观空间的护身符,就是放弃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地位、放松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借口。必须认识到,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所以,不能对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采取简单的包容宽容态度,而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主要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逐步扩大共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也要敢于亮剑,坚决抵制错误价值观,消除其负面影响。

还有一种理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说,这里的“社会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标签或外衣,有其名而无其实,真正要推销的是以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为内涵的核心价值观,或者以社会主义之名为掩护,用民主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以“思想解放”、“理论创新”之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与科学社会主义无关甚至对立的解读和传播,也就是对其内涵进行“掉包”。关于这种理解,还是要做两点辨析: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契合,不仅具有先进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红色文化为出身,具有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价值取向,而且具有民族性和开放性,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既不能食古不化、食洋不化,也不能忘记本来、隔断外来,而要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一致性,二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两个优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还是“两个糟粕”(封建主义糟粕和资本主义糟粕),只能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尺度来衡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证明。绝不能把古为今用变成“今为古用”即盲目复古,把洋为中用变成“中为洋用”即盲目崇洋,而要始终根据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借鉴创新,深刻吸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市场经济错误解读造成误导和危害的教训,防止偷换概念的故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重演。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问题上,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权、话语权。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所要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任何制度国家任何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的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集中归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就是要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就是要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多种价值观都能认同的表达形式,又有深刻而丰富的社会主义内涵,从而发挥将具有多种价值观的人们引向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功能。在当代中国,由于利益结构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领域呈现多元多样多变局面,但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三个倡导”12个词是具有各种价值观的人们都能普遍认同的表达形式,通过大力培育和践行这些表达形式所蕴含的价值观,能够达到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目的。这就既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其他价值观的共性,又要不断深化,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其他价值观的本质特性,而不是倒过来,模糊、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性,只关注社会上各种核心价值观的共性,甚至注入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变成“被引领”,让“普世价值观”获得市场甚至大行其道。比如,国家层面的“富强”,不同价值观的共同语义是民富国强,按照社会主义富强观,国家要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追求民生富裕、国力强盛,引导人们崇尚共建共富、团结自强,尽力扶贫济困、关爱弱小,不是依靠剥削致富、压迫逞强,而是依靠劳动和创造致富、依靠奋斗和竞争图强,也不是为富不仁、恃强凌弱,而是富而思报、强而济世。再如,社会层面的“自由”,不同价值观的共同语义是自己的思想行为由自己支配,按照社会主义自由观,人们自由行使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保障的公民权利,自由不是那种一无所有者的自由出卖劳动力和资本追求利润所驱动的敢于践踏一切人间道德和法律的自由扩张,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们以自由与责任相统一、自由循必然而实现为指导,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劳动、自由创造、自由发展。又如,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不同价值观的共同语义是情感上爱护、行动上维护自己所生所长所在的国家,而按照社会主义爱国观,爱国就是指爱社会主义中国,而不是抽象的爱国,也不是自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所定义的“爱国”。“三个倡导”的其他表达形式与“富强”、“自由”、“爱国”也有类似情形,都需要按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作出由浅而入深、具体而准确的阐释。

(作者单位: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