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评习近平引用频率最高的三句毛泽东诗词

作者: 袁秉达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2018.6 2019-03-01

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评习近平引用频率最高的三句毛泽东诗词

袁秉达

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评习近平引用频率最高的三句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在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是由崇高的精神信仰、先进的精神品格、红色的精神灵魂、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圣洁的精神生活构成的精神世界的总和。习近平高频率引用、化用和妙用毛泽东诗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独特魅力和时代意义。

一、人间正道: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无论闹革命、搞建设,还是抓改革,都历来坚持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视为“人间正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引用毛泽东“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句或者化用“人间正道”提法多达10次以上,成为妙用毛泽东诗词的一个光辉典范。

1.道路问题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第一位的问题

道路问题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第一位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路的实质,就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的东方落后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希望找到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道路。但是,事与愿违,“先生老是打学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走俄国人的道路成为一种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俄国人“中心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方式闹革命,但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暴动相继失利。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重要著作,走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道”的次数很少,除了“报道”“莫道”“答道”和地名之外,主要就是“漫道”与“正道”两处。习近平在阐发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时,就选了“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两句诗。从昨天的“雄关漫道”论及今天的“人间正道”,从中国革命道路、建设道路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道路的艰辛探索到道路的高度自信,习近平意在表明道路问题历来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第一位的问题。

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一词。创作背景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受挫的情况下,1935年刚刚召开了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指导中国革命立见成效,红军再克娄山关、又占遵义城。毛泽东乘兴而赋,写下佳作。习近平引用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这句词,意指近代“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即使在中国革命处在低潮时期,或者个人遭受党内错误路线排挤打击的困难境遇,毛泽东依然在其诗词中彰显了乐观主义风格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遵义会议历史性转折之后,毛泽东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将重整旗鼓迈开大步“从头越”的雄心壮志。当时,毛泽东也喜欢用诗一般语言瞻望中国革命的美好前景。大革命失败后,在党和军队内弥漫着“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主义情绪。1931年,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长信,他预言:“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

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三大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元旦毛泽东撰写并发表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激励全国人民和解放军乘胜追击,解放全中国。4月23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堑,一举占领南京城,是日深夜毛泽东兴之所至,挥笔成诗。“人间正道”特指中国天翻地覆、沧桑巨变的革命性变化,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这句诗,意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以“雄关漫道”到“人间正道”的历史对接和持续发展,深刻揭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都要走自己的路

新中国建立以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何“站住脚”走向繁荣富强的重大问题。既要警惕长期落后被开除球籍的严重后果,又要防止“落后挨打”的悲剧重演;既要警惕西方搞“和平演变”的政治阴谋,又要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政权得而复失的现实危险。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领导党和人民顺利完成了“一化三改”,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以苏为鉴”,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理论准备。在毛泽东诗词中,《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等不少佳作,都是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诗篇”。

习近平曾经大量引用过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不管风吹浪打”、“乱云飞渡仍从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拒腐蚀,永不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精彩诗句。既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决心与苏联僵化体制分道扬镳,独立自主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决心和精神品格;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4.坚守“人间正道”的时代要求

中国选择一条非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实属世所罕见,特别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习近平对“人间正道”的引用和延伸,体现了高度的道路自信和理论创新的丰富内涵。

其一,完整引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句,既阐明中国大地沧桑巨变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规律,又明确指出,“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二,简称“人间正道”,意指具有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和普遍世界历史意义的发展正道。2015年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习近平已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间正道”,进一步延伸到国际关系平等化的发展正道和全人类文明发展的“人间正道”。

其三,大道至简。习近平从铁肩担道义的高度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深度,向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守正道”、“走正道”的明确要求。大力倡导和褒奖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坚守正道”;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角度,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维度,强调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从广大知识分子具备“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情怀的高度,期望广大知识分子“坚守正道、追求真理”,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初心、正道与文化自信相互关系的视角,指出“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在习近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视野中,“正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道”是一种信念和道义,“走正道”是一种素质和能力;“正道”可以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守正道”无比正确,无上荣光。

二、只争朝夕:开辟社会主义新天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近20次引用、化用毛泽东“只争朝夕”的著名诗句,是习近平引用最广泛、寓意最深刻、单句出现频次最高的毛泽东诗句。这与我们进入新时代把握大有可为的和平发展机遇期的背景高度契合,与我党一贯倡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状态有机融合,与习近平崇尚撸起袖子加油干、时不我待争朝夕的执政风格完全吻合。

1.时间在我们这边

1963年1月,毛泽东写下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中最具冲击力的金句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时,我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出现反华逆流攻击中国,苏共挑起意识形态争端打压中国共产党,一时间“乱云飞渡”‘妖雾重来”、“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面对严峻挑战,毛泽东斗志愈坚、毅力更强,即使在艰难困苦境遇中,依然激励人民攻坚克难、化险为夷,顶住逆流、夺取胜利。“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自1961年至1963年间,毛泽东写的十多首诗词大多与这一特定背景有关,反映了我国坚定捍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只争朝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和意志。

毛泽东对“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注解是:“你要慢,我就要加快,反其道而行之。你想活一万年?没有那么长。我要马上见高低,争个明白,不容许搪塞。但其实时间在我们这边,‘只争朝夕’,我们也没有那么急。”毛泽东以世事“急”对应光阴“迫”,以“争朝夕”反衬“万年久”,既有艺术美感,又能催人奋进。人们在吟诵毛泽东诗词之际,强烈地感受到毛泽东虽步人垂暮之年,仍壮心不已的心境和意向。毛泽东的这段诗词生动展现了一代伟人从青春年少“自信人生”到古稀之年“只争朝夕”的人格魅力,这段名句不仅国人酷爱吟咏和广为传颂,甚至穿越时空横跨大洋引起外国人的浓厚兴趣和高度推崇。1972年尼克松总统在访华时,曾经在我方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当众吟诵了“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和钦佩之心,也表明了改善中美关系的急迫心情。

2.以“只争朝夕”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第一,“只争朝夕”精神彰显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特别需要我们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十九大明确: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说,一张宏伟蓝图绘就了,一幅路线图画好了,一个时间表制定了,甚至一年一个重点、一步一个具体目标都部署好了。现在,关键是要靠我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团结奋进,把梦想变成现实。

第二,弘扬“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需要学有榜样。老一辈革命家是实现初心使命、责任担当的杰出楷模。习近平要求全党学习周恩来的榜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习近平还倡导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动模范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第三,干社会主义需要“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如果不干,连半点社会主义也没有。习近平号召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只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才能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就需要在全社会弘扬昂扬向上、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在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抓科技创新“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我们必须弘扬只争朝夕精神,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

3.只争朝夕“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高度自信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出自毛泽东诗词《七律·到韶山》。当时,毛泽东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深切回忆革命年代的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激动不已,夜不能寐,在煤油灯下写就此诗。毛泽东整首诗写的是韶山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不仅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情缅怀和牺牲精神的高度评价,而且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高涨激情和高度自信。习近平近年来在讲话或谈话中,曾经6次引用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或者化用为“开辟新天地”,对激励人民共建精神家园,共圆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一,毛泽东的人生写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生动反映了毛泽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理想,反映了只争朝夕、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毛泽东不仅在革命生涯中创立了新民主主义论,开辟了井冈山道路,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换了人间”;而且在和平建设时期,继续激发人民勇于牺牲,“敢换新天”的壮志豪情,领导人民建设幸福美好的新社会。

第二,焦裕禄的精神标志。习近平曾多次带队到兰考考察,学习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并且写下了赞颂焦裕禄精神的诗词,弘扬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求广大干部继续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焦裕禄精神,而且鼓励全党全国人民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争朝夕、不懈奋斗。

第三,全面脱贫的英勇气概。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还要解决7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和奇迹。中国共产党历来具有领导中国人民只争朝夕、创造人间奇迹的意志、气概和能力。

第四,开天辟地的新要求。习近平在转引毛泽东“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时,通常喜欢联系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使命,把“换新天”延伸为“开辟新天地”。他期望广大青年“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习近平认为,有了毛泽东那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坚强勇气,弘扬只争朝夕的开拓创新精神,“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第五,奋斗精神的新解读。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首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幸福而奋斗是幸福的。当然,奋斗也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永拒腐蚀:保持党风廉政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引用毛泽东“拒腐蚀,永不沾”的诗句,强调当下仍然要继承党风廉政建设的优良传统,指出共产党人拒腐防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拒腐防变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本色。

1.“拒腐蚀,永不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优良传统

早在革命时期,我们党把党的建设作为“伟大工程”,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根据地的党风是清廉的,与国民党的腐败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新中国建立以后,党中央更加重视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1952年,在全国进行“三反”斗争,中国共产党执政伊始就下定反腐败决心。1963年4月,国防部授予上海警备团三营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毛泽东看到好八连先进事迹的报道后,赶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杂言诗。以朗朗上口的“三字经”风格,高度赞颂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克服自然灾害困难的英雄气概和崭新局面。最后,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七言对句收尾,铿锵有力,回味无穷。其中,“拒腐蚀,永不沾”的诗句,突出地以“霓虹灯下哨兵”的先进事迹为例,反映了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身居闹市、一尘不染,顶住了“糖衣炮弹”袭击的政治素质和优良作风。

2.永远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拒腐蚀、永不沾”诗句,具有丰富内涵和现实针对性。“拒腐蚀、永不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护身法宝。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拒腐防变的光辉榜样。领导干部要“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⑩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拒腐蚀、永不沾”是永无止境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是以崇高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党内政治生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3.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拒腐蚀、永不沾”诗句的落脚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别是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走好新的长征路,实现中国梦。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是长征精神的诗化意境和艺术再现。习近平喜欢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倒海翻江卷巨澜”“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习近平提出了“新的长征”、“新长征”‘今天的长征”等新概念,30多次提及或深刻阐发“长征精神”。今天在新长征路上,在我们还要跨越许多“雪山”、草地”,还要征服许多“娄山”、“腊子口”。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习近平频繁而巧妙地化用、引用毛泽东诗词,使我们从诗化意象和精神意境的交互辉映,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2
19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