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梁宏达挑衅中华传统价值观底线

作者:路见不平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16-10-28 1262

不容梁宏达挑衅中华传统价值观底线

路见不平

5月13日下午,在北京传媒大学礼堂举办的“2016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电视竞演复赛”的录制现场,一个叫梁宏达的人,看完山西省晋中市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后,作为评委发表了意见。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我将梁评委的发言全文录入:

“中国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对别人孩子的爱往往是因为你先对自己孩子的爱才产生出来的。对别人孩子的爱超越了对自己孩子的爱,这就是一种极特殊的伟大的感情。但是我想说的是,没有任何人的生命从一出生就比别人高贵。放弃自己孩子去救别人的孩子,这个东西是不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艺术真实,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我倒觉得这种质朴的母子感情啊,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它和你来到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或者有什么宏大的背景没有直接关系。表现这种东西的艺术,我们可以读一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看看那是一种什么样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我觉得这种感情,把它放在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有的时候难免在艺术表现上,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容易把握得不是太准。反正这样的作品,无法打动我。”

梁评委引了古圣贤的话起论,又建议大家读一读艾青先生的诗歌。这的确是国人立论的通常之道。作为后发言的人,遵循先发言人的立论逻辑,既是礼貌,也是公道。

梁评委推荐的诗,是从保姆与奶娘有共通的看护“别人孩子”这一点出发的。我更愿意从“没有任何人的生命从一出生就比别人高贵。放弃自己孩子去救别人的孩子,这个东西是不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艺术真实,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这样立论的核心,来推荐一部伟大的元杂剧《赵氏孤儿》。

这部被称为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作品的素材,来自2500年前的《左传》,被2200年前的司马迁写入《史记·赵世家》。由750年前的大戏剧家纪君祥写成。王国维先生说它“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

这部元杂剧的影响远播世界。欧洲启蒙学者伏尔泰在1735年将其改编为五幕剧本;亦被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改编为《中国孤儿》。

身份仅为医者、赵氏家臣的程婴,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去救了一个出身高贵的别人孩子——赵武。赵武的祖父是晋国重臣赵盾,母亲是晋国公主赵庄姬。作为西方现代价值观启蒙者的伏尔泰显然比梁评委更深刻地了解生命平等的哲学意义和社会内涵,但他仍然毫不犹豫的肯定了这部戏剧,并不辞辛苦地翻译了它,将它介绍给自己的启蒙对象。不知是什么让梁评委学习来的西方价值观在肚子里如此的消化不良,以致要对太行奶妈牺牲亲生儿子,保住奶娃的情节当场呕吐发难?

看来用西方价值观已无法解释梁评委的不爽,那就来看看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自元以降,《赵氏孤儿》的故事因戏剧的产生而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喜欢《赵氏孤儿》,认同它的价值取向,把它作为审美对象。即使在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群中,通过口口相传的原始传播,也了解到先人中有这种视道义高于生命的英雄,而作为学习的楷模。正因如此,千年以来,表现它的载体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几乎所有的中国地方戏种看到这个故事,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一种民族情结。就在2010年,陈凯歌还拍摄了这个故事的电影版。一个下等人用亲儿子的命去换一个上等人的儿子,还有许多人舍命相助,对这种“既没有历史真实,更不会有艺术真实”的东西,梁评委那时为何不拍案而起,表达一下你的“无法被打动”呢?批评一位电影大师若能自圆其说,岂不比拿一个小小的县级剧团耍威风,更能名利双收!

中国有个成语“邯郸学步”。梁评委学艺不精,西方的不通,中国的也不通,除了爬回家去,还能怎样!

梁评委引用的古圣贤之语来自《孟子·梁惠王上》。我愿意循例,引用孔子《论语·学而》就教:“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太行奶娘与八路军后代的关系,绝大多数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相当弱小,也没有预言者能告知太行山民,这些被送来寄养的孩子未来将“血统高贵”。当时八路军父母与太行奶娘之间的关系是朋友,是一起打鬼子保护自己身家性命的同胞,是血流在一起,命连在一起的战友。梁评委说的没错,的确没有“特殊的时代或者有什么宏大的背景”,只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质朴而纯洁。八路军在前方作战,将骨肉相托。太行奶娘血化为乳,一奶同袍,稚子为亲。“对别人孩子的爱超越了对自己孩子的爱”,极特殊,极伟大,那是因为祖宗遗训在上,民族大义当前。即使是没有文化的山民,也比梁评委更懂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道义为先!

古人有言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到处拿评委费讲课费出场费的梁评委,对金钱之外的事情知道的少了点,也难怪无颜仰视那些当年吃糠咽菜的太行山民心中气干云天的英雄气概!

梁评委还提到了“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容易把握得不是太准。”话说的实在太是客气,也太是虚伪。历史真实毋庸置疑,有名有姓至今健在,用奶兄弟的性命换回的奶娃不胜枚举,相信证人很愿意主动现身,当面对质。(我先推荐一位穰晋甦,联系办法——私信。只要梁评委有心也有胆面对,分分钟恭候)。梁评委的重点,在于他短短一分钟的评论中,只要谈到“真实”,就要使用的词语:“宏大”“时代”和“背景”。措辞中可以看出梁评委对时代的不屑,对背景的遗忘,对宏大叙述的厌恶。

不讲宏大总得讲人之常情。应邀充当评委,中国人的君子之风是成人之美,江湖之道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黑白两道不知梁评委将自己归在哪里?

网友“左权人”说:“梁宏达的点评,让台上的晋中团队颇感受到伤害,现场气氛尴尬,更让很多山西人不满。他当面出言羞辱太行奶娘的后人:‘你别说,说了我也不信。’唾面自干不过如此吧?”

否定意见须委婉表达,本是中外通用的礼仪原则,思己度人也是基础版的情商配置,留有余地更是当下现实的生存之道。面对殷勤相邀礼遇有加的主办方、辛苦创作演出3年的基层剧团参演人员、200多场看过演出的观众、人数众多的太行奶娘奶娃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梁评委此种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没里没面的傲慢狂妄言行,底气从何而来?正用得上《三字经》的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如此无才无德不仁不义之徒,居然可以在电视媒体上混个半熟脸,听说还主持着一个半个的谈话栏目,自然是有适合此类的生存环境使然。

这环境就是以公然挑战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为能事的社会思潮。

和梁评委一样,他们口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西方价值观词语,把中国人观念中本是天经地义的伦理彻底颠覆:有对“人人生而平等”观念曲解而放弃教师职责的范跑跑;有以无节操而被大众媒体争相热捧的汉奸文人胡兰成;有极不着调,信口雌黄的毕福剑……梁宏达虽然是其中水平较差的一个,即便如此还是造成思想的混乱和社群的撕裂。

作为拥有5000年灿烂历史文化的中国,需要向世界学习,但绝不是生吞活剥,盲目嫁接的学法。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道义精神,是民族的传统基因,是聚集国气民心的精神酵素,是振兴中华的原始活力。我辈虽然才疏学浅,但对于此类再三挑衅中华伦理价值底线的言行,也必须理直气壮地大喝一声:

“不!”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3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