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专访:复兴中国文化,需要文化战略

作者: 记者 徐辉冠 来源:求是网 2015-03-06

核心观点:

■ 一个民族的高峰还是少数,精英这个中层特别重要,这个层面只要你养育好,它是不断提升的。

■ 我们时代到底到达了什么高度,这个最重要。有了《红楼梦》,你就知道我们的小说到了什么地步;有了李白、杜甫,就知道唐诗到了什么高度。

■ 我觉得良性氛围是需要慢慢营造的,政府要创造这样一个机会,好的东西政府应该推荐。

■ 我们保护古村落不是为保护而保护,我们是在跟一些反文明的、反文化的、金钱至上的野蛮行为做斗争。

访谈实录:

  求是网:我们谈古村落保护,最后落脚点是保护中国文化的无形资产,这是核心。而要保护中国文化的无形资产,最终是要促进中国文化的复兴,根在这里。保护中国文化无形资产,促进中国文化复兴,在您的提案里,就是文化战略问题。请您谈谈什么是国家文化战略。

冯骥才:我讲国家文化战略,主要是国家对于文化的专注。我觉得习主席的讲话很重要,是里程碑性质的,他是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下讲出来的,所谓关键的历史时刻,就是说他确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有了,那么在这个目标下,文艺它强调什么,它的位置是什么,它的重要性,它的责任,这个需要讲清楚。全新时代环境是指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电子传播时代,这样的一个环境下的文化,它的问题也是新的。这个怎么办,这需要明确,需要听国家的声音,国家的思考,国家的构想。

在这种情况下,习主席这个讲话非常重要,他把方方面面讲得很清楚,文艺的功能,文艺的性质,文艺的发展观,作品的价值判断,作家的责任和作家应有的自身境界,文艺批评等等。他把这些问题方方面面都讲了之后,那么应该有国家实施这个想法的一个具体战略,就是国家的文化都包括哪些方面,我们要确立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未来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跟我们传统文化的关系该怎么确立。这些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理论问题,要通过一个具体方法来把它确定下来。

求是网:也就是说需要顶层设计?

冯骥才:需要有一个结构设计,原来我提过文化的结构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有它的底层、中层和它的顶层。特别是国家要注意顶层的培育,就是要彰显这个时代的高峰,正如习主席讲的不仅仅是一个高原,还需要有它的高峰。高峰就是要彰显能够代表这个时代文艺发展极致的这样一些作品。

求是网:文艺作品的高峰有什么标准吗?

冯骥才:当然是深刻反映这个时代,深度高度反映这个时代,创造出那种非常独特艺术形象的,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本的,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这样的经典性作品。

求是网:您觉得要实现这个目标,要规避什么问题?

冯骥才:国家首先要清楚,国家应该支持,比如这个作品出来,国家应该发现这是比较重要的作品,国家应该向全民推荐这个作品,放到一个位置上,让老百姓看到它,不能够像现在那样不管它,让它都在市场里平面化。现在所有的作品都在市场里边,是一个平面,它分不出层次来,老百姓觉得哪个好玩就看哪个,跟我们媒体一样,哪个消息八卦,就抢哪个。

求是网:您是说需要国家引导?

冯骥才:我觉得需要国家引导,且是国家战略引导。

求是网:按照您说的金字塔结构,应该至少分三个层次,我看您的提案里写的是,顶层是遗产文化,第二层是中层文化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文化,第三层是大众文化,对待不同的文化对象,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冯骥才:我觉得大众文化应该交给市场,商业文化都在大众文化的层面。这个,国家管理好市场就行了,精英文化属于中层的文化,中层的文化就是老百姓伸一下手可以够到的东西,不是一个完全仰视的,像歌剧、经典交响乐什么的,它需要一定的修养,它是老百姓伸手能够着的,够着会有一种努力后获得的快感。

求是网:那普通百姓要想实现最高峰的欣赏,是不太可能的吗?

冯骥才:当然,一个民族的高峰还是少数,精英这个中层特别重要,这个层面只要你养育好,它是不断提升的。

求是网:也就是说通过培育,通过提高基础,哺育中层,最后达到对高层的理解?

冯骥才:对。我们时代到底到达了什么高度,这个最重要。有了《红楼梦》,你就知道我们的小说到了什么地步;有了李白、杜甫,就知道唐诗到了什么高度。如果没有唐朝几位大诗人,中国诗歌的高度就会差一截;如果没有四大名著的话,中国文学就差了一大块,如果有比《红楼梦》还好的一部小说,放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国整个文学还要提升一块。当然我们不可能期待当代两年之内就出现这样的人,但是你得有一个适当的文化氛围。

求是网:这个氛围怎么营造?

冯骥才:氛围,我们现在许多领域都没有,是值得思考的。比如,我们没有思想界,我们没有批评界,我们没有学术界。比如,我们舞蹈家们应该有舞蹈的学术界,大家来讨论哪个舞蹈好,现在舞蹈出来,好像就是自己想办法在北京演出几场或者是评一个奖就完了,没有研讨氛围。现在,许多领域完全是政府行为的方式在操作,它没有形成征求艺术家专业探讨上的一种交流。比如,你要到莫斯科去,莫斯科芭蕾舞界有一批人,它有写评论批评等各种各样的研讨。这样的研讨良性循环,就会形成文化交流的氛围,有利于推进文化整体的提升。

求是网:那有没有文人相轻的芥蒂在里面,文艺批评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冯骥才:我觉得良性氛围是需要慢慢营造的,政府要创造这样一个机会,好的东西政府应该推荐。像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他们把最好的艺术家集中在一个地方,民族的文化的尖儿都在那儿,那个地方是文化顶级人物的象征。进去与否,跟级别没有关系,不是说你创造好的作品,我就给你副部级。它是艺术界权威的象征,是非常纯粹的。这些年的腐败,不完全是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官场习气的腐败很可怕,它把一切都官场化了,一切权力化了。

求是网:即便在环境不太理想的状态下,你们依然在努力地做自己本分的事情,古村落保护,自费腰包干过,下乡辛苦调研干过,许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干过。我们需要您这样的人,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冯骥才:我想,我们保护古村落不是为保护而保护,我们是在跟一些反文明的、反文化的、金钱至上的野蛮行为做斗争。这是怀着一种文化情怀,文化良心在做。我认为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做这个事。

求是网:您觉得在文艺圈现在有没有,或者在您理解当中,有没有一波人有这样的信念?

冯骥才:有些志气很好,但是他们跟我条件不一样,我的条件比他们好一点,因为文艺创作的关系,社会上认识了解我的人比较多,知道我的人多。另外,我说的话,他们也想听,所以我比较好把这个东西表达出去。他们条件不如我,但是他们心里的想法不见得跟我不一样。

求是网:所以我觉得需要您这样的人,在比较艰难的时刻,站出来带领一支队伍,形成一种风气。

冯骥才:我也时常这么想,但是有点困难。

求是网:对古村落保护,文化复兴,您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冯骥才:我特别希望,我已经70多了,希望多一点年轻人,他们能够默默做这件事情。我一开始做这个事情非常艰苦。我碰见太多太实际的事,太困难了。一开始,整个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全国启动基金就只有30万块钱。我到任何地方启动这个项目时,人家说经费怎么办,逼得我开始卖画成立基金会。

求是网:现在有没有打算带一帮年轻人,积蓄后备力量?

冯骥才:我在大学里带了一帮年轻人,一开始比较难,我从别的地方调来一些人,一块做,做一段时间我觉得不行,我觉得教学生,还得从文化责任角度教。我跟学生说别的可以不要,但有两点不能少,第一个是文化责任感,第二是文化事业心,就是说你必须有事业心,有思考,有思想。有思想,有事业心,才能有信仰。另外还得有责任感。我觉得学生知识不够没关系,慢慢可以越来越多,但是这两个是最重要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