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不能辜负我们的时代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回应了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即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的走向。
当下文艺异化,低俗庸俗的作品充斥,恶俗败俗的作品并不鲜见。有些文艺走离了文艺,成为市场的跟班,甚至成为腐蚀人心的鸦片。以文学为例。随着消费文化的崛起,不少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大写人性的丑恶,大写赤裸裸的性欲,大写无所不能的金钱关系,竭力夸大人的动物性;或者过分取媚大众,插科打诨的“戏说”大行其道,把无聊肉麻空虚当有趣,追求极端的娱乐消遣与点击率收视率的票房。
文学总要有利于世道人心,有效于社会“美刺”。文艺家原本就应该是社会的良心,原本就应该以服务人民为天职。然而,文学的这种日益私人化、庸俗化,消解了文学原有的净化心灵的作用。文学塑造精神世界的职能日渐消退,崇高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的探索精神也日渐丧失。习总书记在讲话中重提“人民”,号召文艺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观赏家和评判者。这些重要讲话很有针对性,切中时弊,也为大家指明了文艺健康发展的康庄正道。
毋庸讳言,“人民”离我们的文艺远了,“人民”被不少的文艺家们遗忘了。脱离人民而没了源头活水的文艺,成为无根的浮萍,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搔首弄姿,要么奚落崇高而哗众取宠,要么扭曲经典而胡编乱造,要么寻求奢华而太过包装。可是,某些文艺家却把这种粗制滥造而出不了好作品的原因,归咎于社会政治,归咎于创作不自由。他们所谓的“创作自由”,说白了就是无所禁忌地展示“性”、不知廉耻地公开某种“个人隐私”,等等。他们把文艺误判为满足好奇心和窥视欲的媚俗与卖弄。
文艺自有文艺的规范,它不是只顾一己悲欢的自说自话,更不是像神志不清的醉汉,以呕吐为快感,吐出来就是文艺。比如,在文学领域,可以说不少作家编故事的水平已不在卡夫卡、马尔克斯等大师之下了,但是因为脱离了源头活水,他们才智萎缩,人性猥琐,不可能获得或彻悟生活真谛,从而缺乏本民族文明资源的深度,也迷失了精神向度。相反,他们盲目推崇西方创作自由,肤浅地认为那些经典文艺就是“以丑为美”的,却根本不懂这是一种“化丑为美”的文艺;他们自身更不具备“化丑为美”的理解与功力。
文艺家必须具有强烈的文艺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不辜负我们的时代与人民。服务人民、贡献社会,这是他们必备的素养,是文艺家的天职。无论自觉与否,只要是一个真正的文艺家,他总是以人民的代言人的身份在场。优秀的文艺家应该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然而,这种“自我”不能漠视或拒斥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如果远离了社会和大众,也就是远离了文艺本身;如果远离了时代与人民,必然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必然会被时代与人民所抛弃。
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具体要求: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家存在的重要理由,就是作品。没有作品,文艺家就没有立身之地;拿出了精品,文艺家才能不辜负时代与人民。在现在的环境下,作家、艺术家的文化身份得到了人民的空前尊重,这也为他们多出好作品提供了外部的充分保证。在这样良好的契机下,我们没有理由不拿出像样的文艺精品来。什么是好作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做到这三个“精”,绝非易事,这是文艺家应该努力与奋斗的方向。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习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崭新的内涵,也意在解决新的问题。可以说,习总书记的讲话与72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的讲话一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系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