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刚:正视文化战争的汹涌

作者: 文同刚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16

核心提示:文化战争没有刀光剑影,但更持久,将在大国争斗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作为文化战争中主要策略的“软实力”理论在国际政治较量中就是力争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更关键的在于屈人之心。未来国家间的较量更多的是比谋略,比无形的力量,其竞争更残酷,更隐蔽,没有硝烟,没有血肉横飞,但我们绝对输不起,因为输了文化,那就是输了整个民族的魂。

周小平一篇《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深入浅出的为国人剖析了文化战场没有硝烟的残酷与可怕。虽然文中的种种现象笔者无法一一去考证其真伪,但其略显夸张“阴谋论”式的论断,读起来让人心悸的同时也令人不禁深思。

文化战争虽然看不见直接流血,但其残酷性丝毫不亚于肉体打击,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一个民族的精神烙印,如果一个民族的精神烙印被毁灭了,那这个民族就真的很难再站起来了。

而美国在这方面是专家,由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助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战争理论已成为美国对华策略中的重要部分。他指出实力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目的的能力,实现方式有三种:威胁(大棒)、利诱(胡萝卜)、吸引(自由选择),其中第三种就是软实力。具体来说,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民族凝聚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与形象等等,其核心在于价值观。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这么多年一直就带着“民主”、“科学”、“自由”的面具入侵着全世界范围内的其它文化,可以说强极一时的前苏联文化也就是在西方价值观的侵蚀中轰然倒塌的。肯德基、麦当劳、西餐、西装、婚纱、 LV、摩天大厦、别墅、奥迪、福特的铺天盖地;所谓专家学者要求的完全自由、绝对民主;金钱至上、笑贫不笑娼;雷锋是打造的影响;农民是文盲的代名词;河南人是骗子的代名词,说了这么多,中国人还在乎仁、义、礼、智、信吗?还在乎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吗?面对这一切,中国的文化在经过近代战争的践踏后,国民对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与学术的失望中,已丧失了对整个中国国学的信心和希望,国学价值观轰然崩塌,使中国文化长时间处于价值观和文化信仰的迷失阶段,无怪乎现在的孩子还有几个识得章太炎、陈寅恪先生,季羡林、南怀瑾先生逝世的关注还不如某自杀歌星的纪念日来得热烈。

任尔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所幸的是经过那一代伟大思想导师的探索,我们重新找到了思想寄托,那就是共产主义。随着国力的强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完善,也标志着我们将重新踏上精神支柱的探寻之路和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面对汹涌而来的文化入侵,我们有必要重新拾起曾经失去信心的国学。当然国学中有她糟粕的部分,需要客观甑别,但谁都不能否定她是我们文化传承,更何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们众多的思想导师们已经很好的诠释,不管是何种奇思妙想、狂人思维,古人早已总结,众人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如果我们对国学的认识到一定程度,又何至于让日韩文化这种国学文化的皮毛“出口转内销”。所以重拾国学,面对汹涌的软实力战场,我们才能站得更直,走得更远。

文化战争没有刀光剑影,但更持久,将在大国争斗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作为文化战争中主要策略的“软实力”理论在国际政治较量中就是力争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更关键的在于屈人之心。未来国家间的较量更多的是比谋略,比无形的力量,其竞争更残酷,更隐蔽,没有硝烟,没有血肉横飞,但我们绝对输不起,因为输了文化,那就是输了整个民族的魂。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