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农村大调查:不要怕实践推翻原来的决定

作者:李文慧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5-19 808

原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便在农村做过十几个系统调查,撰写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194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被确立下来。196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之后,全党自上而下地兴起了一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调查运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对于摸清国家社会发展实情,推动党的农村政策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明察,不能烛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善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我们党的调查研究传统和作风,正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倡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即日起,本报在《红色记忆》栏目特别推出老一辈革命家的调研故事专题,依托红色珍档,重温党史上的调查研究,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智慧,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01

搞个实事求是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以来,由于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等愈演愈烈,加之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农业农村首当其冲。196010月,河南信阳地区因大面积饥荒以致农民被饿死的情况反映到北京,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毛泽东对此非常愤怒。“1960年有天灾又有人祸,敌人的破坏尚且不说,我们工作上是有错误的。农村问题已经如此严重,共产风酿成的危机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113日,党中央发出由周恩来主持起草并经毛泽东改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以下简称《紧急指示信》),又称十二条,提出彻底清理一平二调,坚决退赔等措施,以恢复农业生产。

但是,歪风如何彻底纠正,被动局面如何扭转,问题解决从何入手,毛泽东认为需动员全党的力量,对客观实际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不明了情况是很危险的。他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19611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希望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提出搞个实事求是年。他要求党员干部应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特别是要情况明,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针对之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进行了自我批评: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对实际情况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我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14日至18日,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时,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要求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

关于调查研究问题,毛泽东曾作过许多论述。他于19305月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调查工作》(后来公开发表时改题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充分讲述了调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其中,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论断振聋发聩,直击时弊。1961120日,毛泽东写信给秘书田家英,请他把《调查工作》一文分送陈伯达、胡乔木。信写完后,他又在末尾加了一句:此信给三组二十一个人看并加讨论,至要至要!!!2至要3个感叹号中,足见他对该文的重视。

1961年农村大调查:不要怕实践推翻原来的决定

1961120日,毛泽东就组织调查组事宜给秘书田家英的信(部分)。  中央档案馆藏

信中的三组二十一个人指的是由毛泽东直接领导的3个调查组,分别由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任组长,每组有组员6人。3个调查组分赴广东、湖南、浙江的农村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每组6人又被分成2个小组,各3人。一个小组调查最坏的生产队,另一个小组调查最好的生产队,用10天到15天的时间进行农村调查。3个调查组提供了许多具体生动且富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成为他后来调整农村政策的重要依据。毛泽东带头开展调查研究,身体力行地为全党作出表率。

02

不要怕实践检验推翻了已经作出的判断和决定

1961125日,毛泽东离开北京,一路南下考察,并于21日到达杭州。在此之前,浙江调查组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调查研究。田家英等人在嘉兴县选取一个差的生产队即魏塘公社和合生产队,在桐庐县选取一个好的生产队即东洲公社五星生产队。他们就实行公社化后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整风整社运动后干部存在的不足、十二条贯彻落实后群众的反映等方面展开了重点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田家英等人面临着重重困难。例如,在五星生产队开展调查时,仅粮食亩产量到底是多少这一问题,村干部和社员就说法不一。如何让干部群众说真话?毛泽东认为,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于是,田家英等人便分头找生产队会计、仓库保管员、队员和支部书记谈心,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最终,生产队会计拿出第二本账,大家才说出实情。原来,由于浮夸风的泛滥,当地自上而下层层提高指标,强迫下面虚报。

26日,田家英向毛泽东汇报了调查过程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一是由于五风破坏严重,导致粮食大幅减产,和合生产队水稻亩产往年通常在400斤以上,1960年却减产至291斤;二是生产队规模过大;三是社员对公共食堂普遍不满,不愿在食堂吃饭。随后,毛泽东召集浙江省委负责人进行深入交谈。在谈到生产队规模时,他表示,县、社规模太大,大了搞不好,管不过来田家英同志调查的那队就管十一个小队,有几十里宽。这里的农民不知道那里的农民搞些什么事情,这怎么行呢?对此,毛泽东建议将生产小队(相当于原来初级社)改成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事实证明,集体经济并非越大越好、越大越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相反,规模太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平均主义。在一个基本核算单位里,有富的、中等的、贫的,这就有问题,群众就不满意。这会破坏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当讲到食堂问题时,毛泽东说:食堂划小为好,几户人家办一个,大了恐怕对生产不利。”210日,他在听取江西省委负责人汇报时,又进一步明确了食堂问题。毛泽东提出,办食堂要满足三种人的需求:一种是没有结婚的单身汉,或者结了婚没有孩子的,他们愿意常年吃食堂;一种是有孩子的人,农忙时愿意吃食堂,农闲时愿意回家烧饭,就办农忙食堂;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在食堂吃,那就满足他们,可以不在食堂里吃。之后,他又马上前往长沙,与湖南调查组进行会谈,集中讨论的仍然是公社制和食堂问题,另外还谈到了农村整风整社。毛泽东说:第一书记都要作调查研究,做一些思想工作。如果第一书记忙不过来,就抽出那么一个书记来做。总而言之,要有心里闲一点的人,不要每天忙于事务。

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毛泽东渐渐发现《紧急指示信》没有完全解决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二是生产队内部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两种平均主义的提法,是对人民公社体制和分配弊端的重要概括。为系统解决包括两个平均主义在内的农村人民公社存在的各种问题,毛泽东于35日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起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会上,他提出划小社、队规模,但有些人担心这是否会对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怕现在变动,耽误春耕生产。毛泽东说:我的家乡湘潭,原来是二十一个都。以前对那个都还嫌大,分成了上七都、下七都。如果一个都一个公社,全县也要二十一个公社,但现在只有十三个公社。你们看,湖南只有一千二百个公社,浙江只有六百个公社,公社都太大了。

1961年农村大调查:不要怕实践推翻原来的决定

19613月,党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和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中央档案馆藏

322日,中央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由于该条例共有60个条文,故又称农业六十条农业六十条的制定,是1961开展农村大调查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党在重新纠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23日,经毛泽东修改定稿的《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正式发布。信中指出,调查必须实事求是,不要怕听言之有物的不同意见,更不要怕实际检验推翻了已经作出的判断和决定。此信的发出,极大增强了人们解放思想的勇气,为重新审视1958年以来的农村工作打开了思路,推动了全党调查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03

向群众寻求真理

农业六十条集中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但它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利于推行实施,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这就需要再将其拿到农村去,听听大家的看法。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就要从实践中寻找答案,要始终向群众寻求真理。于是,从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到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包括毛泽东直接领导的3个调查组,分别带着农业六十条草案深入农村,广泛征求意见。在有的地方,他们甚至是一条一条地念给农民听,请农民提建议。

196149日,毛泽东在长沙听取了胡乔木在湘潭韶山公社调查的情况。胡乔木说,当前群众最关心的有三个问题:一是超产奖励;二是分配制度;三是食堂问题,尤以其最为突出。相比前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湖南调查组关于食堂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干部很敏感,群众也很敏感,一谈就是食堂。原来我在长沙看到的情况,是食堂搞得好的。同时还有这么个原因,就是过去省委一贯强调这个东西,干部不敢议论这个问题,群众也不敢议论,所以就没有发现怀疑的言论了。这回六十条这么一说,好些大队反映,说念这一条的时候,群众最欣赏的是末了一句:可以不办。’”胡乔木列举了群众不愿意办食堂的原因,在提到肥料减少时,毛泽东补充说,还有浪费劳动力、破坏山林、个人不能养猪和浪费粮食等。

关于超产奖励和分配制度问题,胡乔木谈到大部分群众要求包产定死,超产部分归生产队所有。毛泽东对这个观点表示认同,他说:超产奖励问题就是要求多产多吃,按劳分配就是多劳多吃,基本原则就是这么个原则,叫做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通过中央和各地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公共食堂和供给制已成为广大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因此,党中央于1961521日至612日召开工作会议,对农业六十条草案进行了修改,制定出《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取消公共食堂和部分供给制,并讨论了商业工作和城乡手工业问题。

农业六十条的起草与修订,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一直突出存在的若干错误,初步扭转了农业农村的困难局面,解决了当时群众意见最大、最紧迫的问题。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1961年,也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通过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重新回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同时,为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3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