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尊重知识分子的一段佳话:王震与张振汉“不打不相识”

作者: 梅兴无 来源:北京日报 2017-08-29

红军尊重知识分子的一段佳话:王震与张振汉“不打不相识”

梅兴无

红军尊重知识分子的一段佳话:王震与张振汉“不打不相识”

贺龙和张振汉

戎马一生的开国上将王震,幼年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自谦为“粗人”,但他一直喜欢读书,非常敬重、推崇知识分子。在他的众多知识分子朋友中,张振汉是与他“不打不相识”的一位。

1935年,王震任红六军团政委,张振汉是国民党军中将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两人在战场上不期而遇。张振汉带着“王牌”41师咬着红军从洪湖一直跟到鄂西,放言“活捉贺龙”。然而,6月12日,他和41师却被贺龙、王震等指挥的红二、六军团包围在鄂西咸丰县的忠堡地区,成了红军的俘虏。

张振汉被押到王震跟前。他见王震年纪轻轻,一手提马刀,一手拎驳壳枪,腰束两颗手榴弹,猜他是个连长,便说:“连长,我想见贵长官……”站在一旁的一营营长贺庆积乐了,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军团政委。张振汉大惊失色。

张振汉是保定军校炮科毕业的高材生,是个博学多识的军人。王震对他高看一眼,在行军打仗间隙,经常跟他谈红军的宗旨和信仰,谈他战败的原因,帮助他消除不服气、抵触的情绪。渐渐地,两人的关系融洽起来。王震说:“张先生,我知道你带兵很有一套,你跟我当个观察员如何?”张答应后,王震把他带在身边,时不时问这个连队怎么样,那个连长怎么样,他也坦言回应。对他的意见,王震认为可行的,就立即采纳。

行军期间,张振汉每到宿营地就拿出书来读。某日,王震见他不说话且面有愠色,便问其故。张忿忿地说:“你的士兵太无知!”原来,有的战士把他心爱的书撕来当手纸了。王震十分生气,把相干人等叫到一起狠狠地批了一通,说:“太没文化了,说不定有一天你会把马克思的书也用来擦屁股!”于是,王震指示干部战士都要学习文化,还专门下令:无论行军打仗,每天必须认识3个字,月末检查,完不成任务,战士不能提班长,班长不能提排长,排长不能提连长。他还请张振汉教战士识字。

1935年8月,红二、六军团回师根据地休整,开办红军学校,但缺少教员。王震和萧克商量,安排张振汉担任教员。但有人反对,说打败仗的人怎么教打胜仗的人?王震、萧克解释说:军事技术没有阶级性,不管红军白军都可以用,张振汉的长处我们应该利用。张振汉担任红校教员后,用自己同红军打仗的战例,将深奥的军事理论阐述得通俗易懂,受到学员的欢迎。王震一有空就去听张振汉授课,称赞他是红军学校水平最高的教员。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准备长征,张振汉也跟着加入了这个伟大征程。出发前,王震把一匹骡子交给他,说:“这是贺老总下令配给你的。”张振汉不禁心头一热,因为当时红军只有军团级干部才专门配备骡马,师团干部三四个人共用一匹骡马驮运行李。张振汉跟随红军到达陕北,不仅完成了肢体上的长征,而且完成了心灵上的长征,他从共产党和红军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后来,张振汉被安排到红军大学任教,王震托人买了一套《二十四史》送给他。原来在长征中,红二、六军团进行乌蒙山回旋战时,一次夜间急行军,张振汉驮在骡子背上的书箱坠入深涧,其中有他最为心爱的《二十四史》,他惋惜不已。王震一直记挂在心。张振汉抱着书,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毛泽东在枣园接见张振汉,动员他回蒋管区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于是,张振汉现身说法向国民党高官做统战工作,后为长沙和平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 湖北鄂州市委办公室)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