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强大思想武器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作者: 张树军 来源:求是 2017-04-21

掌握强大思想武器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张树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必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和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是认清历史虚无主义实质和危害、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纵观历史,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社会意识领域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潮变幻。这其中,积极的、理性的思潮居多数,但也不乏各种消极的、非理性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这样一种消极的、非理性思潮。

近年来,人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看得越来越清晰。它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或者利用所谓“新资料”“新观点”大做“翻案”文章,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主要表现为:否定革命,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只有资产阶级“启蒙”才有建设性意义;否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以英美为师”的所谓“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歧路”;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搞的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宣称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诋毁党的领袖,贬损英模人物,等等。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并非一个学术流派或一种学术观点,而是带有强烈政治倾向和政治意图的错误思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把支流夸大为主流,把歪曲塑造成真实,以偏概全、以假乱真,鼓噪史实虚无、规律虚无、理论虚无、文化虚无、道德虚无、价值虚无。在这种解构之下,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选择成了“偶然”,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成了“谎言”,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成了“笑谈”;在这种解构之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被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被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被否定;在这种解构之下,人们的思想被搞乱,民族精神受到质疑,中华民族立国传世的根基遭到瓦解。由此看来,历史虚无主义不同于以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的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它是敌对势力拿历史做文章,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基础和思想根基、消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合法性正义性的舆论工具和政治思潮,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客观科学礼敬对待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源泉。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在珍惜和维护历史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历史事实不能篡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不容否定。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历史事实和伟大历史贡献。在这一进程中,后一个历史阶段的开启都内生于前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探索,从而得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必然结论。否定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对历史的无情割裂,都是对历史必然性结论的无理背弃。

革命成果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道路不容否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的根本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些无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性、合理性、必然性的论调,是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完全背离的。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容否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人类社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阔步前进。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运动视为无规律可循、随英雄人物意志改变、受偶然性支配的事件堆积的一件件“个案”,以历史的个别现象否定历史的本质。任其蔓延的后果,必将使我们的发展道路偏离社会发展规律,最终走向失败。

历史人物作用不能抹杀,革命领袖不容否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党会犯错误,领袖有功也有过,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如果不是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党的失误和领袖过失,而是进行夸大、丑化、污蔑甚至诋毁,就会造成否定党的全部历史,就会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

历史就是历史,假设不能代替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历史虚无主义经常通过提出假设的观点而推论可能产生的效应与结果来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其逻辑基点是不存在的。人们认识问题只能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只能是探寻真实的、已发生的历史逻辑,而不能以想象作为依据,不能依靠无客观依据的伪“逻辑推导”。历史不承认“假设”,研究历史只能研究分析已经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判断功过是非也只能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不能用今天的条件去衡量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三、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在党史研究中坚持党性原则,要求党史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动摇地坚持党中央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坚持党中央对重大党史问题、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基本判断和重大结论。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注重提高从政治上看待问题、是非的能力。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党章为遵循,大力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其中,《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全党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和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歪曲党史、军史的党员,要视情节分别给予不同种类的纪律处分。这些党内法规,构筑起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防火墙”。党员无论从事党史研究工作还是其他工作,都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党史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自觉做捍卫党的历史的忠诚卫士。

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一个颇为迷惑人的手法就是以学术研究为名,利用“研究无禁区”和“学术民主”等来宣传错误观点、表达政治诉求。这就需要党史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开展严肃认真的学术研究,以令人信服的学术成果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要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持续强化唯物史观在党史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要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准确记载和全面反映党的历史,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深入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科学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党史研究成果经得起学术探讨与交流的检验,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积极主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除了要在学理上揭露其实质、厘清其谬误外,更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要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着力解决人们关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有计划地开展对重大党史问题的研究宣传,特别要研究宣传社会关注度高的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多做解疑释惑的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牢牢占领党史的各种舆论阵地。要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收集、分析、研判,主动出击、精准应对、务求实效,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要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力予以批驳。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统筹协调,构筑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铜墙铁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