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再读《石壕吏》

作者: 付庆林 来源:求是网 2015-09-09

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邺郡(今河南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贬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一篇。
在中国历史上,“安史之乱”无疑是王朝兴衰最典型的案例,至今仍然具有研究价值和警示意义。生逢由盛而衰且在乱世饱经沧桑的杜甫,用不朽之笔写下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为后人研究唐朝时弊留下了最真实的历史文稿,兵灾之下,百姓苍生苦不堪言。其中《石壕吏》当推刻写乱世民生的一篇经典之作,即使岁月已过千年之久,再读《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情景,官差酷吏与小民百姓的形象依然跃然纸上。
《石壕吏》能给我们当下留下怎样的警示?
朝廷腐败,王朝兴衰瞬时逆转。“安史之乱”之前,唐王朝处于鼎盛时期的“开元盛世”(713—742),之后便是“天宝年间”(742—756),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间长达8年,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覆灭。期间,唐玄宗李隆基先是重用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使其党羽成林;后又拜投机钻营的杨国忠位极人臣,加上其妹杨玉环的魅力,“春宵一刻值千金,从此君王不早朝”。皇帝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任凭宰相胡作非为,上行下仿,朝纲不振,唐朝随即变成了权臣当道、买官卖官、声色犬马、忠奸不分、武备松弛的腐败王朝,这样的王朝焉能长久!因此,唐王朝之衰,首要原因不是国力衰败,不是没饭吃,而是腐败盛行!这对我们党执政的今天仍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
民为根本,无视民生即无国家。按理说,位极人臣者,当泽福苍生。然而,在唐朝天宝年间和安史之乱时期,这个概念已经不存在了,不仅宰相贪腐成风、拉帮结派、罔顾民生,各级官吏均如此。《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等诗句,无不表达了官差只为完成任务,哪管百姓死活的状况。当官的瞎指挥打了败仗,便到处抓壮丁,抓不到壮丁连妇孺也不放过,这叫老百姓怎么活?政权又怎不根基不稳?不把百姓生死放在眼中,只有一个结果:国将不国、社稷倾覆。今天我们党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全力实施精准扶贫,从总书记到省市县各级一把手都立下军令状,就有基于历史教训的意义。
谏官无位,贪官污吏无法无天。杜甫官致左拾遗,就是监察部长的意思。历史记载,758年,长安收复后,杜甫随肃宗还京,又因疏救房琯,贬为为华州司功参军。一个正直的能臣,却因得罪权臣被流放到地方当个小官,其后果是告诫众位纪检干部:对权臣的腐败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否则没有好日子过。古今对比,想想几年前各级党政系统内猖獗腐败,山头主义、帮派主义盛行,谁敢约束他们?想想中央要求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肃清负面典型破坏政治生态的影响,看看今天中纪委的铁腕治吏硕果累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党必须抓铁有痕、刮骨疗毒、毫不留情地反腐败、抓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严格执纪,防止“石壕吏”们再现。我们今天已经步入现代社会,原始的“石壕吏”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新“石壕吏”却大有人在,在基层不断被查处的“四风”和腐败案件,巧立名目、巧取豪夺、与民争利等各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现象等等,足见今天的各级“杜拾遗”们肩负着比那时更繁重的“打虎拍蝇”责任。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执行,严格执纪、严格监督、刚正不阿是纪检干部必备的素质,防止“石壕吏”重现是重读这篇名著的当代现实意义。
《石壕吏》虽然只有仅仅24句,但是这首叙事诗却饱含了作者对老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对官吏横征暴敛的鞭挞。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生于当代的纪检干部,更应当履职到位,不忘肩负的重要责任!
(作者单位:四川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局)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