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群众观点看党的四大的历史贡献及当代昭示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虹口召开。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等历史性文件中蕴含的党的群众观点,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一直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遵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四大对党的群众观点的探索与深化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进一步回答什么是中国革命的实现方式,扩大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实现向群众性政党建设的转变,为群众路线的萌芽发展作出贡献。党的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同志就认为,“第四次大会是形成群众党的开始的基础”。
党的四大使党对群众性政党建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党的四大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无产阶级不是依附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而参加,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党的四大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革命形势、统一战线及党的状况出发,推动党的建设向群众性政党建设转变,通过一系列关于民族革命运动、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及妇女运动等的决议案,对民族革命运动及各种群众运动作了具体的制度性安排;为了加强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成立职工运动委员会及妇女部等新机构;为了加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通过关于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的议决案。
党的四大明确提出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的阶级基础和力量来源。党的四大强调,中国革命需要“工人农民及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普遍的参加”,其中农民是“重要成分”“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党的四大《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争斗。没有这种努力,我们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1925年10月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提出,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党“从小团体过渡到集中的群众政党”的要求。
党的四大还对吸收革命力量、巩固阶级基础的具体路径和策略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党的四大指出,“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决定从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力量得到迅速发展。首先,简化入党程序,积极吸收工农入党。为了克服组织工作中的关门主义倾向,以便吸收更多的先进分子到党内来,党的四大决定简化入党程序,使有阶级觉悟的分子能够“直接加入本党”。其次,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大会提出,对于各种产业工人尤其要力求其完全组织在党的指导之下,即使已经在国民党名义之下的工人组织,我们党也应尽力去从中活动,取得指导权。最后,修改党章,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要求将原来章程上“有五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修改为“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强调党支部建设应当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926年7月召开的四届二次扩大会议进一步强调“务使本党更加发展,征集更多的革命工人农人与知识分子”。经过党的四大,党大力吸收工人、农民中的先进分子,扩大和巩固自身的组织,壮大队伍,适应领导革命斗争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从党的四大到党的五大的两年零三个月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994人猛增到57967人。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为工农运动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
不断开创践行党的群众观点的新境界
斗转星移,党的四大召开迄今已90周年,它所揭示的党要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思想是永恒的。我们要继承党的四大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防止出现“最大劣势”。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面对“四大危险”,只有继续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才能经受考验、化解危险。首先,要变一般号召为价值引领,做到内化于心。研究解决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重大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铸魂立根,努力使党的群众观念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中生根。克服讲起来重要、实际工作中次要的“两张皮”现象,使群众路线真正落在实处。其次,要变科层运行为上下互动,做到外化于行。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联系服务群众和基层群众自治,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主动转型和提升,使群众能直接参与最广泛、最直接、最经常的民主实践活动。再次,要变“软规矩”为硬约束,做到固化于制。深刻把握服务群众的内涵,创新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渠道、形式和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积极构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坚持不断寻找联系服务群众中的“最大公约数”,防止出现“最小公约数”。一要广覆盖。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枢纽型组织”等创新经验,对网格内社会治理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服务、动态调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解决民生问题,处理好平均数与大多数的关系。二要明职责。厘清政府的权力责任清单和权力审批清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尤其要从权力公开、财政透明这些根子问题上深耕细作。三要方法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借助新媒体,梳理和汇总问题,在改进服务方法和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注重学习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掌握社情民意的能力、教育疏导群众的能力和运用舆论引导群众的能力。
坚持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防止出现“半截子路”。一要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群众反映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半截子工程”“肠梗阻”现象。为此,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党的政策与基层措施对准、把顶层设计与群众需求对齐,把精准服务贯彻到工作全过程,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近年来,虹口区探索召集退休法官、退休干部、劳动模范加入到旧区改造人民调解队伍中来,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推动第三方参与服务旧区改造,为百姓顺利签约打下坚实基础。二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服务群众过程中的“短板”,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群众的期盼。这就要求我们采取贴近群众需求的方法,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便捷服务。比如,2011年10月以来,虹口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引导“新家园”事务所参与本区近百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或换届,帮助其中43个小区顺利走完流程,相关投诉为零,得到群众广泛赞誉。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01月20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