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闪耀”新时代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红色文化教学侧记

作者: 程振伟 来源:浙江教育报 2015-11-24

  浙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级研究生胡雅敏,不久前在《观察与思考》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开发红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以浙江桐庐为例》。该文提炼了在桐庐县新合乡的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孕育的“金萧精神”,为当地发展红色旅游提出了“营造红色文化氛围,设计精品路线”等具体建议。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很快在新合乡政府周边延绵几公里的公路上,路灯顶端安装了红色火炬图标,山桑坞路口竖起了“金萧支队革命教育基地”的石牌,金萧支队纪念馆门前竖起了牌坊,一系列红色文化元素、标识进入人们的视野。

谈起胡雅敏在学习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导师、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认为“是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结出的果实”。“胡雅敏是我校与桐庐县政府共建的杭州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之一,多次深入金萧红色文化研究基地调研,为当地红色文化挖掘做了不少工作。”渠长根告诉记者。而让他最高兴的,还是不久前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寻红色文化,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基地建设项目成功入围教育部、国资委和人社部首批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基地。

建平台,盘活多种资源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省高校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年始,该院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寻找突破口,确定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中的红色文化教学与为研究重点,注重挖掘我省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平台,调动、整合社会多方面资源,推动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方向对了,资源也跟着来了。因为红色文化研究方向对路,浙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与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合作组建了浙江现代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合作项目明确,合作经费很快到位了,基地承担了不少省里红色文化研究课题。月,该基地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引起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党史界、现当代史以及红色文化研究界的高度关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研究的热情,在随后公开出版的《榜样文化研究》文集中,几位本科生的优秀论文获得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随着该院红色文化研究的日渐深入,各县市区的地方政府也开始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以红色文化研究为中心,该院与桐庐县当地政府共建杭州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衍生的红色文化;与永嘉县委共建浙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并利用当地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此设立浙江理工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龙泉市住龙镇合作兴建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基地。到目前为止,该院共建成重点思政课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个。

有红色文化底蕴但尚不为外人所知的地方,也由于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走到了一起,并逐渐得到开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的桐庐县新合乡乡长刘建钟说:“我们有好山好水,也有红色文化底蕴,将红色文化转化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红色资源,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需要学院的智力支持,特别是学术支撑。”

“因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金萧支队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自己在家乡开起了红色旅游公司,主要做金萧支队红色之旅亲子游,以及重走红军路体验游,现在生意火爆,远近闻名。”杭州金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炜告诉记者,因为有了理论支撑,旅游产品也就有了品牌,那些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能直接用于旅游开发,这让他们的红色旅游做得更加扎实。

重实践,构建育人机制

胡雅敏的论文《开发红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以浙江桐庐为例》,起源于她从研一时开始的挑战杯和创新研究项目。胡雅敏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深入到了学院构建的红色文化研究基地中,自己才有机会脚踏实地地做一个创新项目。

  “红色文化研究实践平台的搭建,的确盘活了各种资源,但最终还要落实到实践育人上。”渠长根说,推行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根本是要进头脑。为深化红色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学院构建了一系列规范机制、设计机制和示范机制来帮助学生们从实践中找到灵感,在实践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届建筑本科的张心怡在教师王艳娟指导下开始对红色文化进行了专门研究。王艳娟为她设计了“批判党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红船精神研究”等议题,并建议她深入学校的几个红色文化实践基地进行实际考察。在经过严格的论文规范指导后,张心怡写出了题为《民族之脊梁,时代的楷模》的论文,并被收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编的《榜样文化论文集》,在全国研讨会上进行交流,随后还因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而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传播正能量代表作品。

  今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前往杭州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桐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近代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进行实践调研,为编写《金萧支队史料集》搜集史料。学生们一页页地翻开金萧支队活动时期留下的第一手史料,小心翼翼地完成拍照、整理和复制,又将历史图片和收集到的文物进行细致的归档、编目,还寻访金萧支队健在的老人,希望以“口述史”的方式挖掘更多原始史料。

  除了定期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前往实践基地进行社会考察、现场教学和实地调研,浙理工还规定,思政课教师也要定期前往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寻找并落实新的学术增长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并通过调研,提供相关的思路、建议,服务当地政府。学校鼓励学生在学习研究基础上参与网络正能量正面信息引导;发掘浙江抗战图片资源作为全校新生入学教育材料;立足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参与“红船精神”构建阐述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8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