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对党政领导的蒙骗
近期,一些人在公开论坛上的发言,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定性成“市场化”方向,并批评习近平关于“共产主义”言论干扰了党的基本路线,还暗指所有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党员都是在恶意反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均应开除党籍。
一、我国改革的方向是“完善发展社会主义”还是“市场化”?
据公开报道,这些人认为,【任何对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否定,都是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最恶意的曲解】、【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反对改革、特别是否定市场化改革的言论】。
可以看出,这个发言十分讲究,不但准备好了一顶“反改革”的大帽,还搬出了党纪作为大棒。10月12日,最严党纪出炉,《条例》中写明:妄议中 央大政方针,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这样结合来看,上述这番发言,要义有二,第一,党中央大政方针即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市场化改革方向”,第 二,如果有谁胆敢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就属于对党中央大政方针的“最恶意的曲解”,若是党员,则属于严重违反党纪,须予开除党籍处分。
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把改革开放的“方向”定性成“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恶意曲解。
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着重对改革的方向问题进行了强调,他说,“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弦更张;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总体上不存在中国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我们不能邯郸学步。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习近平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什么“市场化”。
针对这一问题,早在2006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前法人代表、现任荣誉理事长、中国最权威的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刘国光,就在《中华魂》杂志等媒体上就发表了《略论所谓“市场化改革”》一文。
刘国光指出,一些人不讲社会主义和四项基本原则,只强调“市场化改革”,这样会“误导改革方向”,是在“蒙骗”党政领导人:
【中国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绝对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革”。查一查中央文件,查一查宪法、党 章,哪里说过我国要实行“市场化改革”?文件中讲到改革开放,总是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在“市场经济”前面,总是加上“社会主义”的前置词;而且 “社会主义”一词的内容,总是强调“公有制为主体”。而那些鼓吹市场化改革口号的人,几乎无例外地不提这些关键词。有些政府官员偶尔讲过“市场化改革”, 我理解那是简称,不是全意。但这会误导改革方向,给“市场化改革”的鼓吹者所利用。所以我以为,今后党政领导不要再受人蒙骗,不要再用这个提法。】
上述某些人的言论就是误导改革方向、蒙蔽党政领导人的典型案例。这些人的言论,实际上是把“市场化”上升为指导全局性改革方向和道路的“大政方针”。这等于排斥“计划”及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排斥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众所周知,所谓国企产权改革的市场化改革,即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市场化,就是私有化。习近平说,“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就包括国企所有权不能够完全进行市场化交易,即便是国企整体经营面临一些困境时,也不能按照市场原则卖掉。
去掉了“社会主义”这个给市场定性的前缀,把“市场化”作为整体经济改革的方向,这就等于是彻底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资本主义化的改革,是赤裸裸的新自由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否定,当然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否定。
我国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等诸多方面,就改革的整体而言,从来不曾提过改革就是“市场化改革”这样的说法,更没有把改革 的方向定性成“市场化方向”。即便是在经济领域,我们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也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革”,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4年12月9日 至14日江泽民同志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 场经济的性质。”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前解释选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而省去“有计划”三个字时也曾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 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计划’三个字就发生了是不是取消计划性的问题。”
刘国光指出,【有些人鼓吹“市场化改革”的口号时,故意不提这个前置词:“社会主义”。有些人为了打扮自己,掩盖真实面貌,假装提一下“社会主 义”,但把“社会主义”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给予任意歪曲的解释。我说“社会主义”不能当成一句空话,它有准确的内涵。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有两条根本原 则,第一条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第二条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一些人在鼓吹“市场化改革”道路的时候,故意把这两条去掉,抽掉,扼杀 掉。特别是最根本的涉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的一条:“公有制为主体”,故意根本不提,倒是民营经济(即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或 “主体”的字样,越来越充斥于某些媒体,某些会议。这大概就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真实含义。】
总而言之,在党中央那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是明确的,是“社会主义”给“市场经济”定性,而不是用“市场经济”取代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整体,“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一些人谈到改革方向时,总是刻意去掉“社会主义”,只强调市场经济和 市场化,这才是对中央大政方针赤裸裸的恶意曲解。
所谓“市场化改革方向”,只存在于某一个具体局部改革的某一个方面,比如在住房保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 化的关系。习近平说,【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同时,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 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也就是说,具体到住房保障这个局部改革,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另一方面,则要重视用政府的力量为困难群众提供住房保障。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当前具体化的、局部的住房改革问题上,“市场化改革方向”也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改革的全部。
正如刘国光指出的,【我们改革的目标,是邓小平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 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政府改革等等,不能都叫做“市场化改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各领域的自我完善。这应该是明白的。国家机构改革,也只能说要适应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进行,而不能按“市场化改革”的原则来进行。就是在经济领域,也不完全是“市场化改革”,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里在“市场经济”的前面,有一个“前置词”,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前置词是”“社会主义”,“前提条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总而言之,中国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具体到经济领域,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些大政方针上,从来没有所谓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所谓的“市场化改革”,仅仅是指当前是某些具体经济改革领域的某个具体方面。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领域中,“市场化过度”和“市场 化不到位”的现象同时存在。在市场化不到位的具体领域,改革方向是市场化改革方向。而在市场化过度的具体领域,改革的方向就是加强国家的计划、监管和宏观 调控,其中指导性、战略性、指令性计划都需要,而不可能进一步搞市场化。
正如刘国光指出的,【市场经济虽然在资源配置上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竞争性的资源配置上,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市场经济在宏观经济综合平衡上, 在竞争垄断的关系上,在资源和环境保护上,在社会分配公平上,以及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关于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我过去说的很多,教科书 上也不乏叙述,我不再重复了。‘市场化改革派’只睁眼看到市场经济好的一面,却闭眼不看市场经济不好的一面,我也不去说了),不能不要国家的干预、管理、 宏观调控来加以纠正,约束和补充,所谓用‘看得见的手’补充‘看不见的手’。特别是加上我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的地位,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统一计划的客观可能性与集中资源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等,决定了要更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调节。……总之,我们 要尊重市场,但却不可迷信市场。我们也不要迷信计划,但也不能把计划这个同样是人类发明的调节手段,弃而不用。在“市场化改革”的口号下迷信市场成风,计 划大有成为禁区的势态下,强调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管理和计划调节的作用,怎么就会成为“想回到计划经济旧体制”?“市场化改革” 鼓吹者硬要加人家这一顶帽子,想堵人家开口,恐怕不能成功。
……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这几项:计划调控、财税调控、金融调控等内容,最近在我国还加上“土地调控”,其实“土地调控”也属于计划调控。这 些调控都应是自觉性的、集中决策的事先调节,都是有计划性。这与市场调节不同,市场调节是自发性的,分散决策的事后调节,这种盲目的滞后调节所带来的种种 消极后果,必须要用自觉的、集中决策的,事先的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来校正,要由政府行为来校正。所以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 以用。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用自觉的、集中决策的、事先的计划手段,来校正市场经济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有人想把经济生活的一切交给市场去管,都 “市场化”,把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国家政治生活也都推向“市场化”,把计划排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外,排除在经济社会一切领域之外,把它视为禁区,加 以屏弃,我说这不仅是迷信市场的幼稚,而是别有用心。
当然,过去早已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计划调节,主要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指导性、战略性计划。十一五计划改叫规划,但规划也是计划,是指 导性、战略性的计划。市场经济下计划的指导性和战略性,过去早已明确讲过。现在“计划”改“规划”,一字之差就大加炒作,真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产物 和笑话。还要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计划,虽然主要是指导性战略性计划,但它必须有导向的作用,有指导的作用。如果不去导向,不去指导,放在那里做摆 饰,我国每五年花那么大力气编制讨论审查通过五年计划,还有什么意义?所以一定要强调计划、规划的导向作用和指导作用。这样的计划,除了政策导向的规定 外,还要有必要的指标、项目和必须完成的指令性任务,如中长期规划中的巨大工程的规划,尖端科技突破的规划,环境治理规划,等等,短期计划里的反周期的投 资计划,熨平周期的各种调控措施(很多财政税收金融货币等政策措施属此类)都必须带有指令性或约束性。所以,指令性计划也不能完全排除。现在计划工作中有 把计划规划写成一本政策汇编的苗头,很少规定必须完成的和可以严格检查问责的指标和任务,很多东西可以执行可以不执行。这样的计划工作,有改进的必要。】
和刘国光不同,某些人谈论的改革,不谈社会主义,也不谈四项基本原则,更不谈计划,只有所谓的“市场化改革”,这是典型的迷信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和市场原教旨主义。他们把某一局部某一方面需要的改革,极端化、全面化地上升为指导全局的改革方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种“改革开放”实际上搞的是 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是新自由主义改革,是死路一条。
二、曲解邓小平用意何在?
在上述报道中,某些人表示,【邓小平曾多次果断、严厉地制止了将意识形态的争论引进经济领域。今天,我们也应该对那些反对改革的议论特别是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言论,旗帜鲜明地说“不”】
在这些人的描述中,仿佛邓小平的改革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仿佛邓小平认为经济改革永远没有意识形态问题,没有姓资姓社问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恶意曲解。
邓小平讲过经济建设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段话意思很明确,“计划”和“市场”都是解决经济 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邓小平在1989年5月31日指出:【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这个问题还要继续争论的。】可见,在改革方向问题上,邓小平是旗帜鲜明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是要继续争论的。
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邓小平曾完整解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含义:【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 何时候都不要忽略。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 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当然,决不能 搞摊派,现在也不宜过多宣传这样的例子,但是应该鼓励。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从长远说,最终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现在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 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我们的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我们这些人 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 绝对不行。】(《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可见,关于经济改革,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不能出现新资产阶级。可见,在经济改革领域, 邓小平认为存在方向道路问题、存在姓资姓社问题,存在走邪路问题,存在意识形态问题。当然,具体到80年代,当时整个国民经济基本上公有制和计划还占据绝 对主导地位,具体在那个阶段经济改革有没有方向性问题,有没有姓资姓社问题,是不是走了邪路,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某些人把邓小平针对某个具体文章、具体问题、具体阶段性改革性质的判断,抽象化、绝对化,认为邓小平在经济改革领域,不问姓资姓社,不强调方向道路问题,不强调意识形态问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恶意曲解。
1987年3月3日,邓小平说:【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中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 摆脱不了贫穷……四个现代化,我们要搞五十至七十年,在整个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将中国改革方向规定为“市场化”,即所谓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就是赤裸裸的新自由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邓小平这里说的“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就是指在经济改革领域走资本主 义道路。某些人明明自己搞赤裸裸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却不允许别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这实质是一种资产阶级独裁专制式的法西斯主义思维。
正如刘国光所说的:【“又是姓资姓社的争论”。“又是意识形态的争论。”但这是回避不了的。想回避是天真。人家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攻你,又 用“非意识形态化”来麻痹你,叫你回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可以吗?在关系国家人民命运的大问题上,提倡“非意识形态化”,“非政治化”,只能骗骗没有马 克思主义常识的人。 】
三、习近平“共产主义”干扰了党的基本路线?
据公开报道,某些人表示,【有些人“用虚无缥缈的、遥不可及的、过时的、陈旧的政治口号和概念”,去干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基本路线,“煽动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社会情绪来阻碍或者反对改革”。】
经过前一阵子有关“共产主义”的网络大争论,大多数人如今都知道,习近平曾经严厉批评过“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习近平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 记》一书中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 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 的。”】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书中也记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 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
一些人所谓的“虚无缥缈的、遥不可及的、过时的、陈旧的政治口号和概念”,非常有针对性,显然指的就是“共产主义”,而他口中 的“有些人”,指的就是习近平。习近平之前刚刚明确批评,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是错误的观点,这些人马上说,共产主义就是“虚无缥缈 的、遥不可及的、过时的、陈旧的政治口号和概念”,赤裸裸地公开唱反调。这些人的意思很清楚:习近平提出共产主义,就是干扰了党的基本路线,反对改革。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这些人彻底曲解割裂了党的基本路线。这位官员的发言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基本 路线”,可见在他眼里,党的基本路线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市场化改革,而没有“四项基本原则”。之所以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因为四项基本原则中 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均阻碍了这些人通过他们所谓的“市场化改革”走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鼓吹所谓的“市场化改革”、达到颠覆共产党政权的手法,在苏联解体中已经被运用。在1989年以前,苏联各界在应对危机时的讨论仍然集中在 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但到了1989至1990年,抛弃现有制度框架、过渡到自由市场经济成为主流意见。市场化改革,从一个学术概念,逐渐演变成一 个政治理念,从解决苏共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变成瓦解苏联的一种必要政治方式和意识形态。解体苏联之后,政界、学界的“市场化改革”主张者迅速露出新自由 主义的真实面孔,实行休克疗法,对前苏联各国的经济造成严重摧残。
今天,某些人在中国鼓吹“市场化改革”,抽掉社会主义和四项基本原则,把本属局部领域单个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全局化极端化,供奉成我国改革的 “方向”,甚至攻击习近平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十分清楚地表明他们的“市场化改革”就是否定社会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是试图颠覆党 的领导、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改革。更过分的是,他们不单将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妄议为所谓的“市场化改革”,还抡起了党纪的大棒,声称“市场化改革方向”就是 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威胁党员如果违背新自由主义方向,就属于严重违纪,要面对开除党籍的处分。这分明是要将八千万党员绑上新自由主义的战车,进行颠覆社会 主义中国、死路一条的“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之所以出现一些困境,主要原因是1、国内财富分配贫富两极分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需求下降,出口减速,这 就使生产相对过剩。2、房地产等行业的泡沫、投机,使房地产价格远远超出居民平均收入,大量金融资源和物质生产资源被聚集到相关行业,眼下处于进退失据的 局面。3、新中国政府主导的工业化产业升级及赶超进程被人为中断,国有工业体系被破坏,向外资开放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彻底失败,国家财富被外资和私人 资本大量瓜分,外资拒绝给中国核心技术,而新生的私人资本热衷于搞投机并依附于外资,很难在产业升级进程中担当主力军。正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今天中国 经济的困境,而这些无一不是新自由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所导致的恶果。在这种局面下,某些人竟然还在贩卖“一私就灵”、“一市场化就 灵”,一搞所谓市场化改革就能保证经济继续增长的“大力丸”,实在是可笑至极。
[1]http://cpc.people.com.cn/n/2014/0716/c164113-25286658.html
[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