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不能仅仅迷信货币政策
左大培:不能仅仅迷信货币政策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急剧的通货膨胀已经消失,但是通货膨胀本身依然存在,只是通货膨胀率在逐步下降,而经济增长率也在迅速降低,整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已经降回到了它的“潜在产出”水平上,且有明显的迹象在滑向一次以中国尺度衡量的经济衰退。
2011年下半年中国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到今年3月为3.6%,4月为3.4%,5月则为3%。以CPI的年上涨率看,中国的通货膨胀本身还没有消失,但是通货膨胀率确实在逐步下降;按这样的下降速度推算,到年底CPI的月同比上涨幅度可以降到零,而年平均的上涨率也有望下降到2%以下。而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4%,更表明现在出现了完全消除通货膨胀的趋势。
能够这样遏止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并使其下降,是因为中国在2011年实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M2的增长率降低到了10年来从未有过的低水平。2002年到2010年,中国M2的增长率除了在2004年降低到14.7%之外,其他年份没有一年的增长率低于16%,2009年甚至达到了27.7%的惊人增长。只是在2011年,中国的M2增长率才回落到13.6%,有些月份与上年同月相比的增长率更是低于13%。今年政府公布的M2增长率目标虽然为14%,但是到目前为止,各个月的M2与上年同月相比的增长率也都只在13%左右波动。这样低的M2增长率,是上个世纪最后几年中国经济比较萧条期间典型的M2增长率。从较高的M2增长率急剧地转向这样低的货币增长率,是中国能够很快地遏止通货膨胀的关键。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当局转而实行坚决的紧缩货币政策虽然能够遏止通货膨胀,但是却几乎无例外地降低了经济增长率,而且往往会带来一场失业急剧上升的经济衰退。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此惊人地相似:由于整个经济通常会遵循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行为,货币紧缩造成的名义总需求紧缩虽然会降低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但是它同时也降低了整个经济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从2010年的10.3%降低到了2011年的9.2%,而且还一直保持着继续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2011年第4季度已经降到了8.9%,2012年第1季度则进一步降低到8.1%,许多人估计2012年第2季度还会降低到7.5%以下。高于其“潜在产出”水平,最严重的年份2007年和2010年,总产出高于“潜在产出”至少2%。正是由于经济过热造成总产出这样大大高于“潜在产出”,才造成了近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使通货膨胀率不断升高。鉴于中国的“潜在产出”每年的增长可能还比9%高一些,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即使降低到8%,中国的总产出也不过仅仅回落到其“潜在产出”的水平。这样,中国目前的低增长使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回落到了不高于其“潜在产出”的水平,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才会迅速地下降。
以上的分析说明,2011年和2012年应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消除通货膨胀。紧缩过程中会附带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但是只要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没有降低到8%以下,中国的总产出就不会明显地低于其“潜在产出”。在这一限度内的增长率下降只是消除了中国的经济过热,为清除经济过热带来的种种弊端所必需。
在市场经济中,总产出高于其“潜在产出”的经济过热总是由增长过快的名义总需求引起的,它在使总产出高于其“潜在产出”的同时,必定造成显著的通货膨胀,而这种经济过热的持续则必定会使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在过热的经济下必定产生某些产业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扭曲,中国最近几年房价暴涨的房地产泡沫就造成了房地产投资过度的结构性扭曲。这样的经济结构扭曲,只有在消除经济过热的紧缩过程中才可能得到纠正。由于造成经济过热的名义总需求增长必定使不安全的金融“交易”剧增,因此,只有在消除经济过热的紧缩过程中才可能将这种不安全的金融“交易”降低到经济能够忍受的水平。
中国今天的宏观经济形势,非常类似于货币紧缩遏止了通货膨胀但是整个经济正在滑向经济衰退的情况。按现在经济运行的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很可能会明显地低于8%。而低于8%的经济增长率会造成就业不足和大量的企业倒闭,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式的各种经济问题。但是为了避免这种前景而大幅度增加货币信贷,将使我们重蹈2009年的覆辙,也不可取。根据历史数据,从长远计,今后几年中国应当将M2的年增长率稳定在15%左右,不过单靠这样的货币信贷政策,恐怕很难制止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进一步大幅度下滑。
恰恰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再迷信货币政策,以为靠一个适当的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就可以将2012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恰好控制在8%,并在以后几年使中国的总产出总是维持在其“潜在产出”附近。我们需要让房地产泡沫破灭,以真正优化中国的资源配置:但是在西方经济萧条的国际环境下,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可能会面临每年总需求小于“潜在产出”至少2万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为了弥补总需求方面的这一缺口,最好由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业管理部门筹措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产业上的适当投资。如果以建立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赶超世界最先进水平为目标来统筹计划这样的研发投入和投资,我们在今后20年将绝不会感到缺乏足够的投资机会。需要的只是抛弃对“市场导向”和私有化的迷信,勇敢而理智地制订与执行全面的产业发展计划,利用和管理好国有部门的研发投入和投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