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作者: 有里儿有面 来源:有理儿有面 2023-01-05

  2023年1月2日晚,河南某县发生因燃放烟花打砸警车的事件,引发网络关注。有理哥作为吃瓜群众,本以为这是一起再也普通不过的一般案件,没有太过在意,但看着看着,有理哥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看奇怪在哪里

  根据警方通报,“2023年1月2日晚23时许,在鹿邑县城区紫气大道弘道苑广场,少数人员对停放在路边的执勤警车进行故意破坏,引起群众围观,导致现场混乱,造成恶劣影响”。这帮我们理清了基本案情。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根据网上流传的相关视频和网友评论,我们还原出了更多细节:

  当日晚间,部分民众在弘道苑广场放烟花爆竹。为了保障安全,民警划定了一片区域,让大家集中在此燃放。

  然而有一名疑似醉酒的男子,非要在警车底下放炮,民警只好先将其控制。

随后,多名男子开始针对警察。其中,一着黑色羽绒服男子两次主动推搡民警,后被旁边白色羽绒服女子劝阻;多名男子围挡住民警后打开车门、砸碎车窗、拆下车牌,一穿着“巴黎世家”外套的年轻人甚至跳上警车展示刚拆下的警车车牌,并和周边人群“激情互动”。在“尽兴”之后,还向警车投掷饮料瓶、喷射烟花,甚至将警车掀翻在地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全过程只能用“混乱”“无序”“暴力”“无法无天”等词来形容,面对这样一起简单明了的案件,在有理哥看来本应毫无争议,但是网上的反应却不是这样。

  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这起新闻事件的评论区热闹得不正常,大量带节奏的把“勇士”“自由卫士”等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号不要钱似的抛给当事人,同时将这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美化成“民心所向”。评论区里客观理性的言论也被这些带节奏的群嘲围攻。境外媒体在仅仅几个小时后即迅速跟进,速度快到有理哥怀疑他们没有时差。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更耐人寻味的是,有理哥发现就在最近几天,网上突然多了许多关于“燃放烟花遭处罚”的个人剪辑视频。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视频来源不明、真伪难辨,但都是经过剪辑制作后发布在不同平台,然后再配上大量机器人账号制造评论、吸引流量,显然带有明显舆论操纵痕迹。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一个视频也许影响不了什么,但是这种带节奏的信息往往数以万计。他们的目的,就是借烟花这一话题挑动对立情绪,进而破坏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而在极端情绪的支配下,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就是“塔西佗陷阱”

  一般来说,舆论操纵都有一个“持续加热-引爆热点”的过程,很难说河南鹿邑事件是不是那个设想中的“起爆点”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话到此处,大家可能产生了另一个疑惑,为什么选择烟花?

因为,烟花是一个绝好的“象征”。

  在我国,烟花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春秋时期就形成了点爆竹的习俗。在晋文公时,介子推带着老母亲躲迸深山,而重耳为了让他出山,选择烧山,最终介子推与母抱树而亡。由于烧山之时树木啪啪作响,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形成了点烟花爆竹的习俗。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在此后的岁月中,中国人民赋予了烟花爆竹更多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内涵,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送瘟神”等。在新冠肺炎疫情毒害人民三年、如今生活终于逐渐恢复正常的背景下,不少国人都希望用一场热热闹闹的烟花爆竹送走瘟神、迎接新年、寄托祝福。比如11月份以来,“可能解禁烟花爆竹”“多地允许放鞭炮”等小道消息便一度火热,登上多个APP头条。在此背景下,烟花天然就具备挑动民众情绪的功能。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同时,纵观历史上某些运动,象征之物必须具有美好的特征,至少也要让人感觉无害,这样才能标榜自己是正义一方。因此,他们往往选择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朵等作为标志性符号。而烟花再次完美符合。

  此前,一些别有用心人员一直期待用疫情挑动民众对立情绪,但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调整,老百姓正常生活秩序日益恢复,他们上下其手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他们迫切想找到一种新的既被老百姓广泛知悉熟悉,又有一定争议性能引发对立情绪的工具

  左思右想,还有比烟花更恰当的东西吗?

不作被点燃的“烟花”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曾说:“你只需要用垃圾信息搅乱一个国家的舆论场,提出足够多的问题,散布足够多的谣言......一旦他们什么主流消息都不信了,彼此之间也失去信任,那么美国就赢了”。

在结尾,有理哥想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守护。你可以不认同我的观点,但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要看清一些事情中的诡异之处,千万别当他人手中的枪,别做扰乱势力的炮灰,别让我们先辈在反侵略战场上的血白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