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21世纪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作者: 张文木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17-02-14

21世纪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张文木

摘要:目前学界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做了两种观点完全相反的预判。其中,气候变暖的趋势对世界地缘政治及其安全的影响是很大的。气候变暖造成北极解冻速度加快,北极航道通航时间日益延长使俄罗斯整个北线破天荒地面临更大的安全压力,它将改变俄罗斯原有的三面防御而无“后顾之忧”的国防结构。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延长,也将极大地改变欧亚大陆及北极航道沿岸国家乃至印度洋太平洋的物流版图。同时,北极航道通航时间的延长,将使苏伊士运河的地缘政治作用部分地转移至白令海峡,与此相应,世界大国的地缘政治冲突密集区也将由南至北地移到北太平洋区域。俄国北线与日本东线在世界地缘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上升将使中国成为俄国和日本的战略后方。届时台湾地区在美国、日本等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将会下降,中国东部安全边界会进一步向东拓展,台海统一的条件将水到渠成,南海问题解决的条件也将更加成熟。另一方面,海平面上升也会使海水向中国中原腹地浸入,这将导致中国东部海域纵深加大,并对中国海防造成极为巨大的压力。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家安全;地缘政治

本文刊发于《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12期。

人毕竟是自然的一部分,国家毕竟是组织起来的人们创造的另类“生命体”[1]。既然是生命体,它就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孤立成长,与中世纪自然农耕经济不同的只是,近现代以来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又增加了包括由工业“温室效应”持续增长的因素。农业时代的降温引起的只是歉收和战乱,工业时代的气温升降变化,却可改变全球地缘政治结构并对其中的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一、IPCC的预测和结论

19世纪80年代始,中国气温开始急骤上升。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其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咨询。根据IPCC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地球整体的平均气温在20世纪的100年间上升了0.74℃,尽管气温不是直线上升的。这一趋势大于IPCC第三次气候评估报告给出的0.6℃。[2]从20世纪初开始到40年代,尤其其间的20~30年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到20世纪40年代气温上升的势头开始放缓,至70年代,“地球进入了20世纪相对寒冷的时期”,其间“50年代到60年代为最低点”[3]。70年代后,地球的平均气温再度回升,到80年代中期以后,温暖的趋势开始变得显著,其特点是与包括20世纪以来的此前比较,其上升速度“前所未有”[4]。

海平面的逐渐上升与变暖相一致。自1961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1.8毫米,而从1993年以来平均速率为每年3.1毫米,热膨胀、冰川、冰帽和极地冰盖的融化促使海平面上升。已观测到的积雪和海冰面积减少也与气候变暖相一致。从1978年以来的卫星资料显示,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已经以每10年2.7%的速率退缩,夏季的海冰退缩率较大,为每10年7.4%。南北半球的山地冰川和积雪平均面积呈现退缩趋势。[5]

2013年9月27日,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6]发布,拉开了IPCC第五次评估系列报告陆续发布的序幕。该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第十二次会议于2013年9月23~2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各国政府代表9月27日在斯德哥尔摩签署了IPCC第一工作组有关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报告的决策者摘要,随后报告全文于9月30 日公布。2014年11月2日,IPCC在丹麦哥本哈根发布了第五次评估的《综合报告》。

在第四次报告的基础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根据新的观测结果认为:1880年到201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约升高了0.85℃,这一趋势大于第四次报告给出的0.74℃。其间,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高纬度地区增温比中低纬度地区大,冬半年增温比夏半年明显,1983年~2012年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

20年来,格陵兰冰盖和南极的冰储量一直在减少。1992年到2001年间,格陵兰冰盖的冰储量约减少340亿吨,南极冰盖的冰储量每年约减少300亿吨,2002年以来,格陵兰和南极冰盖冰储量减少的速度明显加快,每年大约减少2150亿吨和1470亿吨。1971年到2009年间,山地冰川每年约减少2260亿吨。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每十年缩小3.5%~4.1%。夏季缩小最为明显。由于臭氧洞、特殊的海陆分布以及巨大的冰储量等因素,南极海冰范围却是以每10年1.2%~1.8%的速度增大。20世纪中叶以来,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明显缩小。1967~2012年,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每十年缩小1.6%。

全球海平面从1901年到2010年上升了0.19米。19世纪中叶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比过去2000年要高,而且还在不断加速。1901~201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为每年1.7毫米,到1993~2010年高达每年3.2毫米,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量的3/4是由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后膨胀造成的。

第五次评估报告预测,与1986~2005年相比,2016~2035年全球地表温度将上升0.3~4.8℃。未来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将超过1971~2010年间每年2.0毫米的速度,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26~0.28米。其中的30%~55%来源于海水受热后的体积膨胀,15%~35%来源于冰川融化。随着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上升,北极海冰范围将继续缩小,北半球春季积雪也将减少,全球冰川体积将进一步缩小。到21世纪末,北极海冰范围全年都缩小,9月份北极海冰将少43%~94%,2月份将减少8%~34%;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将减少7%~25%,全球冰川体积将减少15%~85%。[7]

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日益加大。据监测记录显示,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北极大部地区气温均较往年高出3°C,地面温度也较往年高。北极气温增幅持续高出全球均温增幅。2015年9月11日,北极海冰面积缩减至441万平方公里,是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四低值。历史第三低值出现在2011年,第二低值出现在2007年,历史最低值则出现在2012年。2015年的历史低值水平与2011年十分接近。事实上,在过去的9年间,北极的海冰覆盖面积是有卫星观测以来最低的9年。自20世纪80年代后,北极的多年海冰数量急剧下降。1985年,海冰总量中有20%均是多年冰,但2015年3月多年冰仅占总量的3%。现在北极海冰中一年冰达到70%,而20世纪80年代时一年冰仅占35%左右。2016年3月21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5年气候状况声明,称2015年全球气温再次打破记录,2015年是自有现代观测以来最热的年份,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气温高出约0.76℃。其中,93%的热量被释放到海洋中,并已经传递到2000米深的海洋中,这也创下了一项新的记录。增加的海洋热量对过去6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约为40%,预计还将对未来海平面上升产生同样的影响。北极海冰面积持续减少。2015年2月25日,北极日最大海冰面积成为有史以来最少,这一记录在2016年又被刷新。[8]

二、与IPCC相反的预测和结论

当然,也有科学家对IPCC的报告提出质疑。中国学者崔伟宏、承继成与美国学者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国学者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9]联合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一书批评“IPCC的气候模式中的一些参数存在着严重的不确定性,因此很多应用气候模式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践观测数据存在重大差异,甚至是互相矛盾”[10];IPCC提出的“20世纪全球变暖的结论不符合事实”[11],而“IPCC报告指出五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而且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结论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违背气候变化历史发展规律。”[12]作者指出“根据欧洲、美国以及极地等最近15年实际观测温度的记录数据证明,全球温度并没有加速上升,而且可以确定气候变冷的趋势正在开始”[13]。作者以反潮流的立场得出结论:

在自然界,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地球这个复杂的系统自组织作用形成一种准稳定态的非平衡结构,地球系统在维持与改造着这种非平衡结构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改变着全球的环境状态。[14]

大量实验显示: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全球气温变化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包括太阳活动及受其控制的宇宙射线对大气中云层的驱动、地球的自组织作用、地球系统的演化作用等。古气候变化规律和现代气候变化也证实了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气候变化具有波动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特征。[15]

2014年时,地球温度将要围绕着1998~2005年期间的最大值变化,然后小冰期就开始了。我们预测,到21世纪的中期,会发生太阳常数的变化和太阳能量的减少,即下降0.2~0.5℃,按照我们评估,这个情况大约会在2045年(±11年)~2055年(±11年)发生,届时将会产生深度的小冰期寒冷。我们还没有计算出到底有多寒冷,从蒙德极小期来推测,当时地球减少了1~1.5℃。对俄罗斯来讲,这个温度具体减少多少我们还在研究。对我们星球来说,1.5℃好像并不是很大,但这是平均温度。由于地球是一个球形的形状,同时它又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在赤道这个温度减少可能没有感觉,但在中高纬度,就会明显地感到寒冷。比如说蒙德极小期时,塞纳河等都冰冻了,那时候在俄罗斯量测到的小冰期温度低于平均温度4℃。从历史资料看到,格陵兰那时候覆盖了大量的冰层,人们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芬兰和瑞典丢失了大约一半的居民,其中一部分移民到温热的地方和温度比较高的地方,以便躲避寒冷。[16]

2007年北极冰层的面积开始减少,在未来几年它的厚度将会增加,冰川覆盖会扩展,这个变化非常重要。[17]

应该指出,北极地区冰川的面积确实曾经减少过,但是这个现象只是发生在2007年之前,2007年以后,这个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2008年,北极地区冰川面积增大约5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再继续认为由于地球变暖造成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2007年以后,北极地区的冰川面积在增加,而2007年以后更高的温度增长也没有再出现。[18]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恐慌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海平面出现加速上升及人为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19]

但是,上述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其焦点并不在历史而在对未来预测及其原因的判断上。双方都承认20世纪下半叶世界气候持续增温的现象,比如后一种意见也认为“相比于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1950年和1960年属于寒冷期;1970年至今属于温暖期,其中1990年是20世纪最暖的年代,20世纪年代间最大升温幅度为0.27℃,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气温虽然依旧高于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但气温已出现下降趋势”[20]。“近60年来,年代际气温增加幅度最大的是1990年,21世纪初气温虽然仍处于暖期,但已出现下降趋势。”[21]二者不同的只是对20世纪末出现的升温原因的解释和对未来的预测。

三、气候变化对世界及其中北太平洋地缘政治的影响

笔者无意于讨论未来几十年气温可能出现的走势——因为这已超出了本文的主题,在此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上述两种气候场景的出现将会对世界及中国地缘政治及其安全的影响。而比较而言,两种前景对世界地缘政治及其安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IPCC指出的气候持续升温的前景对世界地缘政治的影响是结构性的,而后一种趋势并不影响地缘政治及其国际安全结构。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即IPCC描述的增温趋势及其影响。

根据IPCC第五次报告,到21世纪末,全球冰川体积将进一步缩小,北极海冰范围全年都缩小,9月份北极海冰范围将减少43%~94%,2月份将减少8%~34%;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减少7%~25%[22]。

这样的结果意味着到本世纪下半叶,北极航道将基本开通;而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世界地缘政治出现自苏伊士运河开通以来第二次大变动。

北极除东北航道外,还有西北航道,统称为北极航道。从海上运输效率的角度,北极航道较世界其他传统比如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可减少12~15天航程,所以航海界也把北极航道称为“黄金水道”。

2009年7月23日,两艘德国货轮从韩国东海岸的蔚山港出发一路向北,横穿北冰洋,最终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此次航行开创了商业船只利用北冰洋航线连接亚欧大陆的先例。据船主称,利用北冰洋航线比绕道苏伊士运河节省成本30万美元[23]。

2013年7月21日《金融时报》报道,随着北冰洋冰盖融化加速、航船增多,北极航线有望成为亚欧贸易新的重要途径。据北海航线(沿俄罗斯北部通行)管理机构(Northern Sea Route, NSR)数据,截至7月19日,2013年已批准204艘船经该航线往返于亚欧大陆,较2012年的46艘和2年前的2艘迅速增加。从欧洲鹿特丹至日本神户或韩国釜山,经由北极航线仅需23天,比通过苏伊士运河缩短10天。若从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出发,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距离缩短一倍之多,分别为 18天和37天。航线距离大大缩短将为亚欧货物运输节省大量成本。韩国海事研究院预测,未来十年北极航线通行船舶将大大增加,有望成为经苏伊士运河为主的亚欧航线的重要商业替代路径,到2030年北极航线货物占亚欧贸易的比重将达到1/4。[24]

如果IPCC的预测成为事实,那么,这与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北美加利福尼亚的金矿发现曾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样,将再次动摇现有的世界地缘政治的力学结构并对俄罗斯地缘政治特点及建立其上的国家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压力。因此,北极航道通航条件的改善引起北极国家的高度关注。

2008年9月18日,俄罗斯总统批准俄联邦发布的《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的文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第四章“俄罗斯联邦北极国家政策的主要任务和实施办法”,提出有必要“在北极的俄罗斯部分成立能在各种军事政治形势条件下确保军事安全的常规部队集群、其他部(分)队、军事组织和机构”。[25]2010年10月4日,俄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对俄媒体强调说:“俄罗斯将为捍卫北极而斗争,并且不会拱手相让哪怕是一分一毫的利益。”[26]尽管已在北冰洋海底插过国旗,但在这位海军总司令看来,俄罗斯还应该用更明确的姿态和行动维护俄在北极地区的利益。

俄罗斯筹建“北极部队”的决心和行动大大刺激了西方国家。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等国纷纷发表声明,表示不会被俄罗斯的武力所吓倒,决不会放弃对北极有争议地区的权益。

2009年1月12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签署了一项有关“北极地区政策”的国家安全总统令(NSPD-66)和本土安全的总统令(HSPD-26),这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就北极地区第一个政策声明。美国北极考察委员会提交的《2005-2008年北极考察的目标和任务》的报告称:“美国是一个北极国家,介入北极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机会,也是对该地区负有的责任。”[27]2010年4月,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根据总统令制定了有关北极的战略文件——《NOAA的北极共识和战略》。[28]

加拿大联邦北极委员会,2005年和2006年制订出了《加拿大在北极和极北地区政策纲要》,纲要中确定了四个主要方向:增进加拿大人的安全与繁荣,首先是所有北部居民和土著人的安全与繁荣;在北部地区全面保障加拿大的绝对主权;将北极地区确定为独特的“具有脉冲能量的地缘政治体”,使之与可控的全球体系一体化;在北部和北极地区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加强国家和公民的安全。[29]2011年8月23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对北极地区进行为期5天的巡视并宣布建设投资,哈珀强调说:北方战略中最优先考虑的是保卫北极主权,“正如我之前说过很多次,主权的第一要义就是使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30]

挪威于1996年率先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06年又向联合国大陆架划界委员会递交了申请,要求在北极的第三区域——北冰洋、巴伦支海和挪威海地区扩大自己专属经济区的范围。[31]2004年,丹麦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根据该公约第76条的规定,丹麦随即向联合国大陆架划界委员会递交申请,要求确定其对格陵兰群岛和法尼群岛200海里经济区之外的5个大陆架地区的管辖权。其中预测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上最多、在国际法领域争议最大的是罗蒙诺索夫海岭。[32]。

与此同时,北极国家对北极的争夺日益升温。

2007年9月21日,俄国深海潜水艇在考察中争议地性在北冰洋海底插入国旗。俄官方9月20日宣称,最近的一次深海考察结果证实,“北冰洋海底属于俄罗斯”,北极的120万平方公里地区应属俄所有[33]。

2011年6月30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俄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叶卡捷琳堡说,俄愿意同北极地区的所有邻国和外国伙伴进行对话,但同时将坚定而持续地捍卫本国的地缘政治利益[34]。7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日前向外界透露了俄罗斯打算在北极地区派驻两个特种旅的计划,以维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这是俄罗斯自2007年8月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插在北极点下4000多米处的海床上,明确提出对北极的领土要求后,再一次针对北极主权展开行动[35]。2012年6月,俄罗斯政府已要求北极旅执行巡逻任务,该国空军正重启关闭的军事基地以提供支持。随着俄罗斯北部边境地区探明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不断增加,俄政府已命令一个北极特种旅编队巡逻这片广袤的地区,并随时准备处理任何需要使用武力解决的问题[36]。俄表示将在研究方面投入巨资,以证明蕴藏丰富油气和矿产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其大陆架的一部分。2015年12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布尔加科夫7日表示,北极地区开发对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年底前在北极地区将有437处军事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据俄罗斯边防局西北局局长科夏琴科在圣彼得堡论坛上透露,俄计划投入大约20亿卢布(1美元约合69卢布)用于北极站的修复和建设。他说,目前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共建有21个北极站,多数地处俄罗斯西北联邦区[37]。

俄罗斯、挪威、美国、加拿大和丹麦在如何划分北极海床方面意见不一。

与南方没有工业大国存在的澳大利亚的地缘政治条件不同,沿北极航线的均是欧美工业大国,因而北极气候变暖在使俄罗斯北方直通大洋的港口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必然引起俄罗斯与英美国家在北极航线控制权及沿线资源开采权上的冲突增多。2010年,俄罗斯《空天防御》杂志第3期发表《北极——俄美加三国未来战争的爆发地》文章,认为:

“如果全球变暖将是不可逆转的现实,那北极地区的冰层覆盖面积将会大为减少。据美日两国的调查资料宣称,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速度越来越快,预计数十年后,通往北极地区的道路将变成坦途,北冰洋也将成为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航线之一。”“北极划界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纠杂着各种矛盾,牵扯着多方利益,其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当和平手段无法取得预想效果时,战争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据此,我们不难想像,未来北极战争爆发的几率很高,而战争一旦爆发,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必是战争的主角。”“三国争的不仅是极地的自然资源,还有北方航线的控制权。”[38]

气候变暖造成的北极解冻速度加快、北极航道通航时间日益延长将使俄罗斯整个北线破天荒地面临更大的安全压力,这种压力一旦形成,将改变俄罗斯原有的三面防御而无“后顾之忧”的国防结构——这与曾为中国安全提供绝对保障的东海和南海在被拥有蒸汽动力和远航技术的西方人征服后所引起的中国安全“后院起火”的情形非常相似。鉴于俄罗斯人口增长速度过于缓慢以及北方边境过于漫长,这种新产生的安全压力对未来俄罗斯来说将是难以承受的,但这同时又对中俄战略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若这样的历史条件出现,在国境内没有独立出海口的蒙古国的经济重心及其他相关要素将不能不对中国做出更多的倾斜。

北极航道通航时间日益延长,也将极大地改变欧亚大陆及北极航道沿岸国家乃至印度洋太平洋的物流版图。当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分担了南非好望角航道相当部分的功能并由此改变了随后的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它将世界地缘政治大国冲突密集区由南印度洋压缩至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未来北极航道通航时间的延长,将使苏伊士运河的地缘政治作用部分地转移至白令海峡,与此相应,世界大国的地缘政治冲突密集区也由南至北地移到北太平洋区域。届时,日本外交关注点将从南方的钓鱼岛移至北方四岛及东北太平洋区域,日俄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与俄罗斯的冲突将日益升级,日美在北太平洋上的利益摩擦面更加贴近,台湾地区在西太平洋的战略枢纽地区将让位于日本,琉球群岛的战略通道地位将让位于千岛群岛、小笠原诸岛、北马里亚纳群岛,东海的战略地位将为鄂霍次克海及日本以东的海域代替。最后,中日间的部分地缘政治矛盾,将逐渐让位于美、俄、日在西北太平洋特别是白令海的争夺。彼得一世比较早地看到北极的战略意义,他在重病期间曾召见海军上将阿普拉辛说“最近我在考虑一件事,这件事在我心里已经惦记好多年了”;“我关心寻找一条经过北极海通往中国和印度的道路”;“谁晓得我们在寻找这样一条道路上或许会比荷兰人和英国人取得更大的成功,他们曾经沿着美洲海岸做了多次这样的尝试”。[39]1943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美国外交政策》一书中也指出:

日本的势力消除以后,北太平洋的西部将在苏联的控制之下,而东部则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要是如大部分飞行家之所信的,未来的北冰洋将反成为主要的航空路线之一,那么,将来控制这些航空线的将是美国、加拿大、联合王国和苏联。[40]

四、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气温持续上升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俄国北线与日本东线在世界地缘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上升将使中国成为俄国和日本的战略后方。北极航道通航时间日益延长,将提高白令海峡的战略地位,这迫使日本、俄国和美国的外交更加聚焦以白令海峡为中心的白令海区,美国在不放弃南海线路的前提下,如果国力不再衰落,将需要腾出相当的精力从南海线路移至白令海线路。届时台湾地区在美国、日本等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将会下降,“台独”势力就成了他们食之无味、弃之无憾的废子,中国东部安全边界会进一步向东拓展,届时,台湾可能已经回归中国,如果没有,那么台海统一的条件将水到渠成,南海问题解决的条件将更加成熟。这是有利的方面。

当然,气温持续上升对中国安全也有不利的方面。

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保持同步。“近100年(1905~2001年)来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0.8℃。近50年(1951~2004年) ,中国增暖尤其明显,全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3℃,增温速率为0.25℃/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41]气温上升也导致中国海平面的抬升,“近30年来,中国沿海的海平面上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在沿海各海区中,东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较高,达2.9毫米/年,渤海、黄海和南海分别为2.3毫米/年、2.6毫米/年、2.7毫米/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趋势明显,上升速率和地面沉降情况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42]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表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评估及其适应对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领域》报告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平均升高幅度均为80~130毫米/年。”[43]2015年11月20日,中国国家科技部正式发布《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显示:1909年以来中国气候变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每百年升温0.9℃到1.5℃之间。我国沿海海平面1980~2012年期间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冰川面积退缩约10.1%,冻土面积减少约18.6%。未来中国区域气温将继续上升。到本世纪末,可能增温1.3~5.0℃。全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华南降水变化不显著[44]。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但海岸带海拔高度普遍较低,尤其是长江三角洲(28°30N~35°20N,118°00E~123°30E)、环渤海湾周边地区(36°30N~40°30N,116°00E~120°30E)和珠江三角洲(21°00N~24°20N,112°00E~116°00E)。学者推测:海平面上升100厘米,长江三角洲海拔2米以下的1500平方千米的低洼地将受到严重影响或淹没;海平面上升30厘米,渤海湾西岸可能的淹没面积将达10000平方千米,天津全市泛滥面积将占全市面积的44%,其中塘沽、汉沽被淹面积达100%[45] 。学者推测:

2050年当出现百年一遇水位时中国沿岸可能受到的影响面积为98.30×10³km²,约占大陆国土(以960万平方千米计)总面积1.02%;2080年当出现百年一遇的水位时中国沿岸可能受影响的面积为104.94×10³km²,约占国土总面积为1.09%。在相同的极端水位下,由于海平面的垂直运动,2080年中国沿岸可能受影响的面积比2050年多6.64×10³km²,这部分面积相当于在没有叠加极端潮位下,直接由相对海平面的上升而引起的淹没。中国沿岸海平面上升可能引起的淹没主要发生在沿海三角洲地区,其中渤海湾沿岸的可能影响范围最大。[46]

海平面上升至极端水位时,且不论对中国东部生态造成的破坏,仅就社会和政治而言,也是灾难性的。首先它将对中国东部沿海经济“黄金地带”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果再考虑到在这一地带分布比较广泛的核电生产设施,那这种打击就不仅仅限制在经济层面,而是具有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无法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如果以日本“3·11”大地震为场景,那这只是未来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东部沿岸造成灾难的冰山一角,届时历史将再现《淮南子》中描述的“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47]的场景:东海上升和高度、海水西浸淹没华北平原的广度和深度可能近似距今6000年前的水平。

海平面的上升对中国国家安全,尤其是对国土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海平面上升将使其中相当多的岛遭遇“灭顶之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岛屿本身可以拥有面积从领海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各类海域。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所属岛屿超过7300个,其岛屿海岸线超过14000千米。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海平面上升后由这些岛屿产生的专属经济区及连带主权利益,将大为受损,与此相应,在相关海域的国际岛屿之争也日趋激烈。

海平面的上升将造成我国东部特别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江苏浙北沿岸地带的陆地沿海线大面积西进,与此相应,中国东部海域则大面积扩大。海水向中国中原腹地浸入至北京附近,以泰山为中心,山东有可能成为海水包围的“岛屿”。这些将导致中国东部海域纵深加大,并对中国海防造成极为巨大的压力。

届时,中国海上协调力量必须相应地加强和扩大,海军军种的比例必须大幅提升提升。此外,重新认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线”布局,大幅提升西北和西南的军工装备生产能力,在沿海为海水大幅深入后,西北尤其是西南军事能力托底作用将尤显迫切。

(二)另一种可能:气温持续变冷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但我们也不排除出现另一种非主流意见即前述中国学者崔伟宏、承继成与美国学者S.弗雷德•辛格、法国学者万森•库尔提欧等提出的另一种气候转寒的预测。这些学者认为:

大约从2014年开始,深度寒冷的气候将会到来。为什么说是深度寒冷呢?按照我们的预测太阳能的强度在2042年(±11年),达到最低。这意味着很冷的时期要到来了,这个时期大约是在2055~2060年(±11年),这个时候太阳能将大大减少,也就是所谓的深度的寒冷。按照我们的评价和分析,温度会下降大约1~1.5℃,这个是很小的值。如果是1℃,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是1~1.5℃,虽然在赤道地带感觉不到,但是随着纬度增加,这将是好几倍的增加。因此我们会经历难忍的严寒,就像我们过去在1645~1775年所看到的景象一样。[48]

学者们提出的1645~1775年,在中国正是明朝刚被清王朝取代、在欧洲则是“三十年战争”[49]刚刚结束的时段。由于天气极端寒冷,中国农业尤其是中国北方游牧业陷入极大的危机,这种危机从关外向关内层层横压下来。关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大军的北攻,关外有努尔哈赤势力的南压,这些导致1644年明王朝在南北双双夹击中覆灭。同期欧洲发生了近乎世界大战规模的“三十年战争”,战争以1648年双方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50]结束。其后欧洲被和约确立的“主权”原则撕成碎片:一个个至少名义上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家”被赋予绝对主权意义,主权不容侵犯的绝对原则在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从1683年到1700年之间的苏黎世的冬季平均气温,与20世纪前半期相比低1.5℃左右。”[51]极寒天气的出现带给世界的后果几乎是毁灭性的。法兰西在1693年谷物生产量骤减,同年,北法兰西的死亡人数达一成。尤其是在奥弗涅地区,饥荒造成的死亡率达了20%,整个法兰西的死亡人数达到200万人。芬兰在1697年由于饥荒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52]。同期,中国则处于满清新政权大规模镇压各地反抗、恢复秩序阶段。史载当时北方,直隶是“极目荒凉”,“百姓流亡十之六七”,山东“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在南方,扬州、嘉定、江阴、松江、漳州、广州、南昌等城市都受兵火洗劫,湖广也地区也是“城无完堞,市遍蓬蒿”。[53]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今后如果天气真的持续转寒,北极冰层将大面积恢复,北极航道也日益封闭,俄国也由此避免了四面受敌的国防困境;而日本及朝鲜半岛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此相应,中国帮助和支援北方牧区人民战胜严寒、稳定社会的工作压力将会加重。

气候变冷将加重中国内部社会稳定治理的压力,这要求中国大幅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建设。中国是一个以小农业和农民为主体的国家,抗灾能力较差,为此用制度的方式抵御并战胜自然灾变是有效的方法。毛泽东曾用“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制度将农民组织起来并由此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避免了明末流民大规模出现从而造成政权颠覆的可能。“人定兮胜天。”如果极端寒冷的气候真的到来,我们当汲取明末的教训和新中国的经验,探索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制度将劳动者组织起来的新方式,为战胜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从制度和组织上做好准备。

五、简短的总结

总之,人定兮胜天,人不定兮天胜。汉初天寒,武帝奋起抵御北方匈奴南犯,使中国避免了已出现的欧洲式碎片化的趋势,12世纪初的“靖康之耻”是心散的结果,而15世纪中叶“土木之变”后明朝守卫京师的军民挽狂澜于既倒,明王朝由此避免了宋朝“靖康”之后苟且江南的厄运。12世纪中叶以来持续上升的暖期冲顶后即将回落,蒙古人扼住命运的咽喉,奋力崛起,通过战争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由此避免了在气温陡然下降后可能出现的“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廷”[54]的下场。

天变不足畏,在远古生存竞争中,被打败并从森林落荒逃出的古猿,后来便发展为人类;而昔时胜利并占据森林的,则成了被人类追猎捕杀的猴子。人类从诞生迄今既经历了大冰期,也经历了大暖期海水上升引发的“洪水期”,每次灾变过后,人类都产生出更加强大的抵御自然灾变的能力。参天大树生长于荒野,旷世英雄诞生于边缘。不管气候向哪个方向转变,逆来顺受只能自取灭亡,而积极应对、奋而进取,仍可争取到光明的前景。

[1]“国家成长与生命成长遵循同一规律”,张文木:《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2]《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决策者摘要》(中文版),IPCC,瑞士,日内瓦。

[3]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译:《气候文明史》,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页。

[4]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译:《气候文明史》,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页。

[5]《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决策者摘要》(中文版),IPCC,瑞士,日内瓦。

[6]参见《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决策者摘要》,IPCC 2013年10月于瑞士印刷。决策者摘要的电子版见IPCC网站www.ipcc.ch和IPCC WGI AR5网站www.climatechange2013.org。

[7]以上资料来自中国气象局:《变暖的星球——IPCC第五次评估科学基础报告解读》

http://www.cma.gov.cn/2011xzt/gqzt/201405/t20140506_245322.html。

[8]中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5年气候状况声明》,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3/t20160328_307762.html。

[9]崔伟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地球信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遥感应用研究所教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组组长。承继成,北京大学地图学与遥感专业教授、中国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数字地球导论》《数字中国导论》《数字区域》。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奥地利裔美国物理学家、弗吉尼亚大学环境科学院荣誉教授,著有《自然支配气候,而非人类》。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巴黎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现任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著有《地球历史上的灾害:大灭绝科学》《通往地球中心的航道》。

[10]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11]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12]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44页。

[13]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页。

[14]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15]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16]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页。

[17]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页。

[18]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19页。

[19]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20]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21]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22] [美]戴维•W•泰特里,考特尼•C•圣约翰:《北极安全与美国海军北极路线图》(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载于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2010年春季刊,第2册,第63卷。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9/21/2801.htm。

[23]《韩国实施北极综合政策推进计划》,http://finance.huanqiu.com/data/2013-08/4207450.html。

[24]《北极航线有望成为亚欧贸易重要途径》,http://china.huanqiu.com/News/mofcom/2013-07/4168233.html。

[25]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4/29/2190.htm。

[26]《俄海军总司令:“将为捍卫北极而斗争”》,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6/12899962.html。

[27]参阅[美]劳森•布里格姆(Lawson Brigham):《控制海洋时代的新北极》(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0907/11/949.htm。

[28]《北极之争:资源开发成为重要一环》http://www.csstoday.net/Item/14706.aspx。

[29] [俄]А.巴兰尼克;И.沃兹纽克:《主要国家北极战略与政策评述》(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5/12/2490.htm。

[30]《加拿大总理哈珀踏上北极主权宣示之旅》,http://msn.huanqiu.com/world/roll/2010-08/1043167_2.html。

[31] [俄]А.巴兰尼克;И.沃兹纽克:《主要国家北极战略与政策评述》(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5/12/2490.htm。

[32] [俄]А.巴兰尼克;И.沃兹纽克:《主要国家北极战略与政策评述》(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5/12/2490.htm。

[33]《俄官方宣称北极120万平方公里地区属俄罗斯》,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zj/200709/21/t20070921_12992450.shtml。

[34]《普京称将坚定捍卫俄在北极地缘政治利益》,http://world.people.com.cn/GB/15044382.html。

[35]《俄罗斯将向北极派驻特种旅 北极争夺愈发激烈》,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7/1797123.html。

[36]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俄罗斯北极旅开始执行巡逻任务》,

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206/15/4535.htm。

[37]《俄加快北极军事设施建设》,转载于《宁波日报》,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15-12/09/content_917903.htm?div=-1

[38] [俄]拉里萨•玛利采娃,斯韦特兰娜•里巴托娃:《北极:俄美加三国未来战争的爆发地》,(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译),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6/28/2635.htm。

[39]转引自崔丕著:《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40] [美]李普曼著,罗吟圃译:《美国外交政策》,人文出版社1944年版,第76页。

[4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评估及其适应对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领域》,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4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评估及其适应对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领域》,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

[4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评估及其适应对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领域》,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44]《我国气候变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载《高明日报》2015年11月21日,第一版。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11/21/nbs.D110000gmrb_01.htm。

[45]学者观点转引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评估及其适应对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领域》,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

[46]左成军、杜凌、陈美香、徐青著:《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与应用》,科学出版社1913年版,第247页。

[47]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页。

[48]崔伟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222页。

[49]“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间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和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两个庞大的强国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全欧性战争,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战争以神圣罗马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的失败告终。双方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德意志境内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地位平等,各邦诸侯在其内地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法国取得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并继续保有洛林的梅斯、土尔、凡尔登等地;瑞典占据整个西波美拉尼亚和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不来梅和维尔登两个教区,以及维斯马城,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和约加深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局面。

[50]《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订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此后,欧洲大陆从一个至少名义还在“神圣罗马帝国”法统下的国家变成几十个拥有对等主权且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笔者认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对等主权共存的形式破坏了欧洲至少是形式上的统一性,并使欧洲实质性地陷入碎片化时代。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制度性原因。

[51]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译:《气候文明史》,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52]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译:《气候文明史》,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53]引文出自《清世祖实录》《明清史料丙编》《明会典》《清文献通考》,参见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62页。

[54]《汉书·张骞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史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4页。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张文木
张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