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舆论是“孪生兄弟”

作者: 姜兴华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2015-03-23
战争与舆论是“孪生兄弟”

【摘 要】纵观海湾、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美军的舆论战一场打得比一场新颖,让人眼花缭乱。媒体对战争的“轰炸”,如同美军对伊拉克的精确打击,其穿透 性之快、覆盖面之广、渗透力之强,史无前例。舆论战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战场”,无时不在警示我们:强舆论就是强战斗力。

“也许战争对媒体不感兴趣,但媒体却对战争感兴趣。”

舆论战专家的这句话,也许会令你发笑,但它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争证明,在军事战场之外,舆论战作为“第二战场”,地 位作用日趋凸显,其独特作战功能,成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军事强国往往也是舆论强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着世界大部分地 区近90%的新闻信息传播。按媒介专家的话说,这叫舆论战“一边倒”的不对称性。

战争与舆论是“孪生兄弟”

从 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军先后打完了海湾、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4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实现了3个国家的政权更替。审视这4场战争,会发现一种惊人的现 象:美军要到哪里打仗,美国的舆论就先向哪里聚焦;舆论达到顶峰,美军随之宣战;明明是强盗逻辑,美国人却总打着“人权”的旗号。

从某种意 义上讲,海湾战争是美国给世界授的第一堂现代战争舆论战课。战前,毒品犯罪一直是美国媒体炒作的“头号新闻”,全国有70%的公众都把毒品问题视为最关注 的问题。“海湾”对绝大部分美国人来说还很陌生。1990年下半年,美国媒体对“海湾危机”的报道突然升级。到1991年初开战前,有70%的媒体把目光 投向海湾危机,相关的电视新闻高达80%。几乎一夜间,受众的视线就被成功转移到了“海湾”,关注毒品问题的不到5%。美国人已由原来对爆发海湾战争的反 对、冷漠变为狂热的支持。战争高潮时,对布什的支持率达76%,战后更是升至约84%。国际舆论界惊呼:海湾战争是一场由媒体发起的战争。这种惊呼伴随了随后的几场战争。

和军事战场一样,美军的舆论战一场打得比一场新颖,甚至让人眼花缭乱。“高科技给媒体插上了神奇的翅膀!”舆论战专家惊奇地发现,由于报道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媒体对战争的“轰炸”,如同美军对伊拉克的精确打击,其穿透性之快、覆盖面之广、渗透力之强,史无前例。

战争与舆论是“孪生兄弟”

现 代战争是媒体的特殊舞台。这4场战争已经使媒体成为一种由特殊走向普遍应用的作战武器,以全新作战样式向对方实施攻心夺气乱谋的作战;把公众的情绪引向战 争;麻痹对方,营造战争迷雾,增加战争进程中的不确定性,等等。传媒在加大自己影响力的同时,也在更广阔的领域、范围,更高的层次影响战争。

更 为紧迫的是,当前,舆论战已打破平时和战时界限,与反华势力的较量,相当程度是舆论上你死我活的较量。纵观历史,人们不难发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颜色革 命”的各种翻版,诸如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无不如此。换言之,国家的前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舆论的传播如此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西方的舆论霸权,值得当今的人们深思并警醒。

历史和现实已经告诉我们,战争与舆论几乎成了“孪生兄弟”。我有一种直觉,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和类似“颜色革命”的交锋中,这对“孪生兄弟”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孪生兄弟”上演的刀光剑影活剧无时不在警示我们:强舆论就是强战斗力。中国军队要圆强军梦,一个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同时还要加快转变传播力生成模式,即舆论战战斗力生成模式,尽快打破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在关键时刻发出权威声音,不战而屈人之兵。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姜兴华 制图:罗园)

原标题:锐评:强舆论就是强战斗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