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浙江革命精神资源13种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征程中积累下来的文化资源,蕴含着、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成果、经验与规律。它有三大组成部分:作为基础的物质,作为保障的制度,和作为灵魂的精神。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三大内容,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共生共存,相互支撑、映衬,共同构成红色文化的完整形态,清晰、生动而完整地记录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革命史、奋斗史和英雄史。因而,也成为百年中国的另一种观察视角和叙述方式。
红色文化的一般认识
红色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
浙江具有浓郁的红色根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不仅贡献巨大,而且特色鲜明。百年来,积存有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物质、制度层面,更不要说精神领域了。通观统查百年党史,目前留存下来并依然在发挥作用的革命精神资源,总在13种,在数量上显著领先全国。
把它们汇聚并名列为“有关浙江的革命精神”资源,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拥有唯我独举的历史事实和特定的基本内涵。其二,在省级以上党报党媒公开报道宣传过。其三,迄今依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并继续发挥着铸魂、引领、助力作用。其四,不带有任何行政区划的印迹。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革命精神资源,并因此形成了一个革命精神谱系和序列,汇聚、容涵着百余种具体的革命精神标签。它们一个个闪亮在百年征程中,矗立在百年长河里,既像一座座灯塔,汇聚着人民群众的奋斗拼搏、牺牲奉献,昭示并导引着更为年轻的后来者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它们又像一个个里程碑,坦然于百年风华,成为其时其地党带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奋发有为的出师表、功德碑、精品柜,珍藏珍记着迭起续延的革命高潮和重大成果;它们又像是照亮前景的繁星,不时地从革命、建设、改革和民族复兴的长途跋涉中升腾而起,散落百年旅途、高悬奋进星空,突显过往、照亮未来。
有关浙江的革命精神资源极其丰厚,象征并印证着浙江人民百年奋斗、百年业绩和百年荣耀,凝聚并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在浙江这块热土上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服务人民的足迹和业绩,也生动写实了浙江有关地方、领域在党的领导下,结合本地本业实际的努力探索与富有成效的创新创造。
至于“不考虑带有鲜明行政区划名头”的革命精神,主要是考虑到本世纪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阶段,中国各地各省市区都曾凝练并提出了带有鲜明地域性符号的精神之说。那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是各地文化精髓、区域特色、发展方向的综合再现,甚至是彼此身份识别的新符号新系统,并不具备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一般属性。“必须为省级以上党报党媒高度关注并集中报道过”,是针对目前各地纷纷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标识这个文化现状而言的。走遍浙东浙西浙南浙北,无论城乡里社,还是村镇社区,大家无不满怀热情、信心百倍地捧出自己的“精神”名号来,这还不包括那些随处可见的企业精神呢。诸如此类的遍布村社的“精神”名号、渗透企商的“精神”标记,对于奔流在时代发展长河中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资源而言,显得似乎轻飘了一些。
浙江有关部门推出的“五种革命精神”小册子(局部)
因此,有关浙江的革命精神资源13种:(1)红船精神。(2)红十三军精神。(3)浙西南革命精神。(4)一江山精神。(5)大陈岛垦荒精神。(6)萧山围垦精神。(7)蚂蚁岛精神。(8)海霞精神。(9)千鹤妇女精神。(10)南堡精神。(11)四千精神。(12)浙商精神。(13)浙江精神。
虽然时空各异,然则内涵丰盈、光前裕后,珍贵而鲜亮、化人而传人。一一列举,大致如下。
01
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容、承载、依托的基本历史事实,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关键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动作——定名、定性、定向、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有名有人有事有景的政治组织,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开天辟地”大事变走进现实。红船不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更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的象征。它接续从北京出发的建党壮举、最后完成了从上海而来的迁延,为那个时候中国最有志向最具活力的一批人的创制了一面旗帜、捧出了一盏小桔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渐如昼。
红船精神,一如前后相连的几个重要精神符号——先驱精神、五四精神、北大红楼精神、上海渔阳里精神,无不彰显着一个信念一个品质一个要义——找寻并终于找到了中国的出路。从此马克思主义深藏于心、高擎在手,一路前行;从而伟大的建党精神把中国人的信念聚集、把中国人的期盼收拢、把中国人的梦幻充实;从此中国人民在一群群一批批坚奉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的先进人物的带领下,不屈不挠、凯歌高奏。
领袖论红船精神
研究、宣传红船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02
红十三军精神
楠溪江两岸,革命星火燎原——以金贯真、胡公冕等为代表的浙南英雄儿女,率全省之先建立直属中央军委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正式成立。这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的队伍,浴血奋战4年多,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活动遍及温州、台州、丽水、金华等地。
红十三军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浙江的统治,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及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在浙南乃至浙江党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020年值红十三军成立90周年之际,通过全社会征集和专家研讨等方式,对红十三军精神进行了总结提炼,即:“怀抱理想、敢为人先的求真精神,艰苦奋战、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为民奉献、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020年温州纪念红十三军成立90周年(来自网络)
2020年在温州永嘉参加红十三军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
03
浙西南革命精神
浙西南革命精神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在浙西南(今丽水市)及其周边毗邻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缔造、凝结而成的战斗精神、胜利精神,渗透在浙西南革命斗争实践的全过程。它既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概典型表现,是浙西南革命斗争实践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地处浙西南的丽水是全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红色资源丰富密集,红色传统底蕴深厚,红色基因生生不息。追根溯源,在于这块热土上的中国共产党人书写了23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不仅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而且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自身的牺牲策应保证了中央的安全。之后于1935年1月,根据中央命令,先遣队余部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他们深入国民党统治腹心地区,继续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全国革命低潮中掀起“一个局部的高潮”,直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在解放战争时期,这块热土依然红旗飘飘,屹立于凄风冷雨之中,直到汇聚成历史的洪流,最终冲垮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迎来的崭新的中国。
2019年6月11日,浙江发布浙西南革命精神表述语(来自网络)
视频:研究浙西南革命精神鼓舞人心
04
一江山精神
一江山精神,是在一江山战役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陆、海、空军协同作战,发起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战斗很快结束,实现了浙江沿海的全部解放,也宣告中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联合协同作战,其意义非同寻常。在解放一江水过程中,广大干部战士发扬铁军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力排千幸万苦,抱着势必解放一江山岛的决心,勇敢战斗;人民群众发扬优良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听党指挥,支援前线。解放军、人民群众、地方政府良性互动,三者交融,形成了“一江山精神”。
本世纪初,学术界基于深入的历史研究和经验总结,将“一江山精神”提炼为十六个字:“不怕艰险、智勇坚定、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毛泽东主席对于一江山战役的充分肯定
位于台州的一江山战役纪念设施
05
大陈岛垦荒精神
20世纪50年底中后期,来自温台地区的467名青年垦荒队员,先后分5批,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毅然登上满目疮痍的大陈岛,以满腔热情、冲天干劲和炽热青春,与驻岛部队一起开展战天斗海的垦荒事业,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参与并见证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日渐深入
06
萧山围垦精神
围垦,是指用堤坝把滩地围起来开垦成农田。这不仅是造田的重要举措,更是治理“坍江”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后,萧山人民经历年筑堤圈围、开发建设钱塘江畔新土地。
为大规模整治钱塘江河口段流道,消除沿江人民因"坍江" 决堤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灾难,为开发利用钱塘江滩涂资源,缓解当地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直到20世纪90年代,萧山持续开展大规模围垦造田,经过33次围垦,共围滩涂361平方公里,50多万亩,约占萧山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一壮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围垦精神即由此而来。
钱塘江两岸都留下了当地人民战天斗地的汗水
(钱塘江水退陆进时态图)
萧山人民围垦现场
07
蚂蚁岛精神
20世纪50年代,中国渔业战线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在舟山诞生,它就是蚂蚁岛人民公社。面对极其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蚂蚁岛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依靠集体的力量,走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也因此成为全面的一面旗帜。《人民日报》曾发表长篇新闻报道。
2005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上蚂蚁岛考察。指出:蚂蚁岛曾有光荣的艰苦创业史,现在又与时俱进,渔区呈现新气象。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当年《人民日报》的长篇报道让蚂蚁岛人民公社名扬全国
08
千鹤妇女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建德千鹤自然村妇女在党的领导和妇联组织带领下,打破传统旧俗,走出家庭、走上田间地头,执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投身农业生产劳动,喊出了“劈山拦河溪改田”的豪迈口号,树立了妇女参加集体劳动的典范。
1955年,毛泽东同志作出批示,作出了“中国妇女是伟大的人力资源”的重要论断,使千鹤成为“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千鹤妇女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概括为:自强奋斗撑起半边天,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忠诚奉献共圆家国梦。
20世纪50年代参加田间劳动的中国农村夫妇
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关于“千鹤妇女”精神的批示
09
南堡精神
1969年7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夺走了桐庐县分水江畔南堡村210多名村民的宝贵生命和1500亩良田,全村只剩下一个灶头、半间屋架、一棵苦楝树,地表建筑损毁殆尽。在困难面前,南堡人没有倒下。他们不等不靠不要,而是擦去眼泪,在党的领导下,靠自己的双手在灾后贫瘠的土地上,在烈日酷暑下,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抢粮种粮、造坝修渠、建房安民,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实现了“粮食生产一年自给,两年有余,三年建设新南堡”的铮铮誓言。
197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以《泰山压顶不弯腰》为题的长篇通讯,报道了南堡人民的英雄事迹,南堡被誉为“江南大寨”。这种面对大灾大难毫不畏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被概括为“南堡精神”,成为教育、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创建业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时《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报道让南堡村名扬全国
学习南堡精神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10
海霞精神
20世纪70年代,电影《海霞》风靡全国,东海之滨温州街洞头有一群“铿锵玫瑰”,她们不爱红装爱武装,放下小家为大家,誓死保卫自己所爱的海岛,电影中的原型就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一批批“海霞”——渔家姑娘前赴后继、一往无前、无怨无悔地把青春献给了女子民兵连。“海霞精神”在新时代奔涌的浪潮中历久弥新。海霞们不恋都市恋海岛,军民联防卫海疆,始终做到传统不丢、队伍不散、思想不乱、作风不松、活动不断,并凝结成了“爱岛尚武、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永葆本色”的海霞精神。
20世纪70年代风靡全国的海岛女民兵
11
四千精神
20世纪80年代,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温州人吼出了“四千精神”,在全国轰动一时。所谓“四千精神”,就是: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表达的是当年温州人勇闯市场的时代风采,起劲仍然是浙江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生动再现温州人“四千精神”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
12
浙商精神
浙商,是一个带有显著地域特征的商业团体,也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商业传统的聚合体、承载系统。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砥砺摸索,在20世纪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里形成,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区域文化特色,也包含着显著的中国传统商业文明的重要品质。
关于浙商精神,不管是“ “坚强进取”、“营利举义”、“远行抱团”、“应变开创”这十六个字的概括所真切反映出来的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还是概括为”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敢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和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也或者是表述为“ 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即或阐释为“坚忍不拔 、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兴业报国、勇于担当,开放大气、携手合作,诚信浙商、行以致远,追求卓越、砥砺奋斗”,其实,它们都关切到了浙商的奋斗、创新品质和发展能力,也都体察到了浙商群体的义利情怀。
商圣范蠡的启示以至于今(来自网络)
浙商大会是表达浙商精神的重要舞台
13
浙江精神
浙江是一片悠久的土地,也是一个充满创新创造的大好河山。古往今来,浙江人民不为艰苦的生存条件所吓倒,苦思冥索、励精图治,不仅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业绩,也安稳地在这个地方生根开花发芽生,生不息到如今。浙江精神就是这样的生存历史和文明、智慧和文化的集中概况。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开拓创业、勇敢向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浙江精神是浙江发展的动力,也是浙江地域文化个性和特色的表达。
2016年的新提法
用浙江精神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力仍是我们的重要追求
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站在百年初心使命追求奋斗的视角,挖掘、提取、彰显了具有重大影响和特殊魅力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标杆。这是对百年党史、百年红色文化发展史的高度概括,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步的精神高度。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谱系并不是一个闭环,也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完成时,它必将进一步融汇到更加复杂更加伟大的革命事业中,从而也必然会精神谱系自身的更新、拓展和壮大。
同样的道理,有关浙江的革命精神尽管在数量上已经领先全国其它地方,但是,它们同样也没有穷尽革命精神的不断创新发展,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还将在浙江孕育生发出更新的革命精神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