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一位50后毛泽东主义者道出了她热爱毛泽东的原因

作者: 陆 弃 来源:微信号“陆弃” 2017-05-08

合肥的一位50后毛泽东主义者道出了她热爱毛泽东的原因

合肥的一位50后毛泽东主义者道出了她热爱毛泽东的原因

  2016年5月6日,已进入骑行的第三天。随着一、二日的连续长途骑行,全身肌肉酸痛感强烈,每天8000卡路里的巨量消耗无法通过食物和水来补充,唯一的办法只能通过休养生息来保持体力。合肥向西将进入大别山区,山路崎岖,加之货车较多,稍不留意便会粉身碎骨。故而决定在合肥驻留一日,顺道欣赏一下皖都的景色。

  刚从滁州向西骑行时,公众号里一位关注者给我留言,盼在合肥能够一见。陆弃自经历过去种种以后,本决定不再与网络朋友见面,可当看到这位关注者给我写道,“我是合肥的毛泽东粉丝,很欣赏你的才华和勇气,中国因为有你们,定能傲立世界民族之林。”我便犹豫起来。我们本是互不相识的路人,但因为共同信仰一个主义,追求一个目标,便能够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成为兄弟姐妹。每次出行,只要遇到“毛泽东主义者”相约,我多与之见上一面,共同探讨在毛泽东主义学习道路上的经验。依稀记得曾在无锡见到一位来自上海的网友,一次偶然的交流让我们的思想在碰撞中产生裂变的火花。

  陆弃虽生于90后,但自小喜读三国、水浒。今日思之,此类书籍实为我启蒙读物。少年读三国、水浒者,常怀心忧天下之崇高理想。又因十多岁结缘读了毛泽东的书籍,从而在毛泽东通俗易懂的文字中悟出了些道理,便就一心走上毛泽东主义者的道路上不撞南墙不回头了。既是毛泽东主义者,遇到同道之人岂有不见之理。那么就见吧,微信答复了这位朋友,约定到合肥后联系相见。

  5日晚上,本计划18时左右能够到达合肥,但因天气闷热,有中暑迹象。故寻了一阴凉去处小睡了一会儿,最后紧赶慢赶,晚上21时才到达合肥住地。因时间太晚,加上身体乏累,便商量着明日再见。

  一夜无梦,直到天亮。

  5月6日的合肥,全城大霾。

  同行者河北作家孙玉良起了个大早,骑车满城游历去了。我因有些工作需要完成,加上积攒了两天的脏衣服还没洗,便就留在宾馆休息了。

  早晨5时,那位关注者早早的给我发来了信息,约定在四季花海附近的静水渔庄见面,并与我说同来相见的还有他的许多朋友。

  既然是众位朋友济济一堂,我便满口答应。中午十一时欣然赴约。

  出酒店骑行了6公里,感到气虚,想必还是没有休息足够的缘故。驻车进门,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到达包间,与众位朋友初见。

  推门进入,一个个新派老人,个个花枝招展,衣着靓丽。我见诸多欣欣向荣的老同志,顿感欣慰。毛泽东主义者的队伍里能够有这么多老同志的坚守,才能够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接旧人。

  各位朋友闲坐下来,全然没了初见的陌生感,打开了话匣子聊了起来。与我联系的盛素琴同志向我介绍了各位朋友,然后开始畅谈作为50后的他们,是如何保持对毛泽东的信仰,对毛泽东主义的信仰的。

  盛素琴同志介绍说,她的家庭成分很不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属于地主成分。她的公公婆婆也曾遭受过批斗。但是她的父亲和她的公婆都十分崇拜和敬仰毛泽东。有一天,她询问96岁的婆婆为何坚信毛泽东时,她的婆婆回答道,天底下还有谁比毛泽东还要伟大呢?

  紧接着盛素琴同志还举了一个例子,她的朋友是一名媒体从业者,爷爷民国时期是西安的富豪。可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朋友的爷爷竟将全部的财产自愿捐给国家,从而选择了新的道路。盛素琴同志分析认为,她的这位朋友家庭出身知识分子,审时度势,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旧社会与新社会的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才能够义无反顾的放弃小家的私利,顾全全社会的共有利益。

  盛素琴同志侃侃而谈,顺着毛泽东的话题谈了许多自己切身的体会。她说道,我们50后是最苦的一代,刚要长身体的时候遇到三年自然灾害,该上学的时候遇到文化革命,紧接着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以后又面临强制一胎化政策和下岗再就业问题。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让他们不得不低下头来仔细经营生活,全然没有了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心气儿和理想。不过庆幸的是现在他们退休了,含饴弄孙之余有了更多的时间“串联”起来,让毛泽东主义的信仰者凝聚成一股社会正能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盛素琴同志为代表的50后、60后有了更加便捷的互动、交流方式,他们通过网络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盛素琴同志讲道自己经常在网络上阅读公众号里的文章,略尽绵力给许多原创博主赞赏。她说,微信的赞赏功能非常好,既能让有实力的作者能够通过写作来维持生计,也能表达他们作为关注者和支持者的心意。1元、2元、10元的打赏并不多,但是当一千个、一万个1元、2元、10元打赏汇聚到一起时,许许多多高质量的原创文章便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盛素琴同志们利用闲暇时间不遗余力的将这些高质量的文章进行赞赏和转发,让千万篇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文章得到传播和发扬。

  我对盛素琴同志的许多观点表示十分认同,不敢打断,认真倾听她的每一句话。一顿饭食简单,各位朋友素味平生,但因为一个共同的话题让我们变得更加亲近起来。

  有了兴趣的事情总会过得很快,朋友总有别离时。当我得知盛素琴同志也是淮安人时,邀请她回老家时来我家做客。素琴同志欣然应允,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依依不舍的别离。

  回到住地,我并没有选择出门,而是选择消化素琴同志和其他朋友在席间的谈话。仔细思考今天的毛泽东主义者传承和发扬的问题。

  毛泽东主义的传承,首先面临的就是传承者的问题。众所周知,许许多多现实的毛泽东主义者更多是因为经历了旧社会与新社会的成长,才能去选择坚定不移的信仰毛泽东主义,例如盛素琴这样的同志。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弄潮下,没有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全体国民都必须依靠自身在这残酷的资本主义时常法则下生存和发展。哪里还会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毛泽东主义呢?

  值得庆幸的是,许多退休老者正不遗余力的将简单化的毛泽东主义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很多青年人也能够通过自媒体、新媒体的阅读在不经意间接触到毛泽东主义。

  正是因为通过初步的接触,才能引起许多年轻人对毛泽东主义的兴趣,进而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阅读深刻的理解和学习毛泽东的主义。我从最初的粗读毛泽东选集,到如今仔细阅读许多毛泽东主义者言简意赅、鞭辟入里的文章时,正是通过了这一途径进一步加强自己对毛泽东主义的信仰。

  原先在我的朋友圈里,除了我一个90后,再也找不到年轻的毛主义者的影子。可通过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传播,突然发现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毛泽东主义者。天津有个赵丹阳,益阳有个文斌,福建有个赵景亮,江苏有个陆弃……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的90后一代将迅速成长起来,在更多的现实问题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毛泽东主义的真理找寻出一条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办法,成长为毛泽东主义的新一代传承人。

  传承与发扬毛泽东主义,也将注入我的陆行万里、纵横天下之中。单纯的陆行万里显得枯燥且没有意义,即使空消耗几十斤脂肪又能解决什么现实的问题呢?只有通过在骑行的道路上,散播毛泽东主义的种子,让它们在每一个地方生根发芽才是让我的万里骑行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意义。

  既选择之,就往前兮。

  义无反顾。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2
2
0
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