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心灵史》 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张承志:能够找到这样一种形式串联了我的一生,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运气。

作者: 张承志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13-05-02

  “1991年《心灵史》出版后,20年的时间里我等待一个严肃的批评,站在不同的立场、拥有不同的社会知识基础和哲学思维,提出一种驳难式的促进提高的批评,但我迄今仍然没有等到。”日前,张承志在复旦大学做了一场名为《从清华园到巴勒斯坦》的讲座,他表示,他对关于 《心灵史》20年来的批评并不满意。

  在张承志看来,“一个作家走到人生的暮年之时”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总结,这种总结从一本书开始,这本书就是《心灵史》。对于张承志而言,《心灵史》并不是一部伟大的惊世之作,也不是什么比别人高级的自我吹嘘、排除他者的作品。“这本书只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有一点意义:它是接受了一部分民众的委托写作的一本书,同时这本书又达到了作为一个作家最好的心情抒发,它是结合了作家和一部分民众心意的产物,这使得它具有一点特殊性,但除此之外,书的内容、表达、思想等,都要靠将来来验证,我没有资格自我吹嘘。”

  在《心灵史》出版的20年时间里,对这本书的评价毁誉参半。一方面它得到了大西北绝大部分民众真挚的喜爱,甚至有些狂热喜欢这本书的人其实目不识丁,张承志在高兴的同时,又不免紧张,“当你的东西并没有被他读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理解,这不免就有一种讽刺,你就不会沾沾自喜”。另一方面也遭受了最尖锐的批评,但在张承志看来,这其中并没有“认真的批判”,“现有的批评有些是情绪性的表现,有些是西方观念的翻版,这让我非常为难,因为只有有了驳难式的批评,我才会进行非常认真的讨论,这个机会我20年来没有获得”。

  尽管《心灵史》没有得到一次“认真的批判”,但张承志却最为看重这部作品。他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对这本书进行重新修订,近期自己印出了这本书的精装纪念版,没有出版社,没有发行人,总共750本,只在朋友中流通,正如他所说,这只是针对自己人生、思想的一次“总结”。

  此次修正,为了对《心灵史》中涉及的社会、历史、神学、文学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张承志再一次重新深入大西北,“在新的认识调查和真理的探索之路上,找到这本书的缺点所在,书中写得不准确的或者是写得不够充分的地方,或者因为作家的特权渲染过分、感情使用失衡的东西,重新修正。”张承志说,《心灵史》的写作与单纯的小说写作不同,“写一本小说,作家完全可以远远甩开与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东西放任自己的笔端,但这本书是和一部分民众结合的产物,你必须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你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在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神学问题和文学问题上全面地做出大致正确的表达。譬如说一些历史问题之前有所偏颇的,我此次做了一些修正;神学问题上,对于伊斯兰教未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你要有一种倾向性的追求”。此次的修正,对于张承志有更重要的一个意义是, “经过20年的时间,我的火候已经与当年不一样了,我已经能够在一些问题上做出补足。”

  用 《心灵史》 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张承志如此看:“能够找到这样一种形式串联了我的一生,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运气。我们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自己被生育出来的这个生命不被侮辱。我很庆幸自己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到了今天。”(何晶)

  附:第六届“中文周”系列活动之“精神”——张承志:从清华园到巴勒斯坦

  来源: 北辰文社的日志

  90年前,有一位勇士为寻找光明而奔走呼号,以笔为剑,划破漫长的黑暗。

  当代,同样有一位战士,从未向潮流投降。以笔为旗,提倡“清洁精神”,主张“抗战文学”,引起文坛深刻的震动。

  张承志,是和鲁迅在二十世纪前后交相辉映的文学大师和“真的勇士”。

  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一个近乎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狂热的宗教民族主义者。一个虔诚的哲何忍耶教徒,当代最后的鲁迅。人格之光明亮但不刺眼。

  一个独特的回族宗教,一部文学形式的宗教史,一次震撼人心的演讲。一次彰显大爱的捐款。巴勒斯坦之行,浓墨重彩的一笔。

  “巴勒斯坦的命运,不,不会这么可耻地结束。

  我们坚信真理——像坚信他的一切美名——不管再经过多少年,只要人还信仰正义,一切隔离的壁垒都将被拆除,一切殖民主义的战火都将熄灭,一切牺牲的灵魂都将在天堂的乐园里,得到无限的慈悯与安慰。

  那时,我们将回到这里,回到你们身边。我们将回到贝鲁特和安曼、回到加沙和杰宁、回到黛儿亚辛,回到复活的巴勒斯坦。等那一天到来时,我们将高喊——和平属于你,巴勒斯坦!

  我们将作证:巴勒斯坦——你作为区别过去与未来的标志,你作为人类尊严的里程碑,将获得永恒的生存。”

  ——张承志在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演讲(越过死海)

  他坚持着他的理想主义,坚持着他的对于形而下的蔑视与对于形而上的追求。一种精神的饥渴、信仰的饥渴,乃至可以称作‘迷狂’(无贬意)的东西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令人肃然又令人惊心动魄。

  ——王蒙

  第六届“中文周”系列活动之“精神”——

  张承志: “从清华到巴勒斯坦”

  主讲人:当代知名作家张承志

  主持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

  主办: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时间:2012.10.26 下午3:30

  地点:光华西辅楼104

  嘉宾简介

  张承志,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省济南市。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职业作家。1978年开始笔耕。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已出版著作30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1978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全国中、短篇小说奖。代表性作品有小说集《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等。张承志有着一种独立不羁 ,庄严深邃,冷峻热烈的审美品格。他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以一种自信坚定的姿态捍卫着一种神圣价值观,以一种熔铸诗歌、音乐、绘画、历史和哲学的复杂形态创造着“美文”。他那种具有燃烧性和震撼力的新语言和新思想,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张承志
张承志
自由职业作家
2
1
1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