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村:辽西大地写传奇
四家村:辽西大地写传奇
王烁
四家村名片
辽宁省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村,依山傍海,毗邻古城。全村是一个自然屯,分5个村民小组,总居住人口4200人,其中本村农民813户,2177口人。改革开放后,四家村解放思想,因陋就简,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1997年组建四家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集体企业改制为兴城市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村企分开,产权明晰,村民成为股东,建成辽西地区第一个股东村。2015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18.5亿元,利税1.6亿元,人均收入1.8万元。四家村连续2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并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绿色小康村、辽宁省“十大幸福村庄”、辽宁省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冬日的寒潮冰封了江河,苍茫的大地披上了银装。
元月6日,走进渤海湾畔的辽宁兴城市四家村村委会,却是一幅热闹的场面。这一天,是四家村一年一度的股东分红大会。每年这个时候,四家村的村民股东都会兴高采烈地如期领到自己的那份红利,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除了分红,那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别墅、楼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一排排现代化的工厂车间,一群群上下班的村民,让四家村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是的,这个依山傍海、只有800多户人家的村庄的确与众不同。2014年,四家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14.8亿元,利税1.26亿元,人均收入1.8万元。2015年实现产值15.2亿元,利税1.36亿元,实缴税金6500万元,该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辽宁省委红旗党总支、精神文明标兵、“五个好”村党总支标兵等一系列荣誉,被誉为“辽西第一村”。
说起四家村,不能不提四家村企业集团,更不能不提四家村的老当家人、四家村原党总支书记、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张文成。
张文成是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多次荣获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省明星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张文成之于四家村,无异于吴仁宝之于华西村,郭凤莲之于大寨村,王宏斌之于南街村,田雄之于韩村河,吴恩福之于九星村……张文成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把一生的事业和追求都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
一
四家村的起点很低,村里老人至今仍不忘那句顺口溜:“四家四家,缺吃少花,光棍成帮,穷得叮当。”1975年,脾气倔犟、年轻气盛的张文成“不识时务”地放弃木匠工,挑起了四家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那年他28岁,接手时村集体负债达到13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文成抓住建筑业兴起的时机,成立了兴城市第一家村级工程队。靠这种白手起家的实干精神,相继兴办了兴城市第一家冰果厂、皮件厂、水泥构件厂等10多个企业。
到1984年,四家村街道宽阔了,村容整洁了,残破低矮的房子不见了,一幢幢整齐气派的平房矗立起来了。辽西第一个电视村、第一个电话村在这里诞生了。1991年,四家村村办企业产值达到了6000多万元。
1987年,张文成担任了四家屯乡第一任乡长,同时还兼任四家村党支部书记。一肩双责,工作压力大,精力也常常不够用。
1992年,张文成毅然辞去已经做了5年的乡长职务,回到村里,在原有13家村办企业的基础上,着手组建了辽宁省四家实业总公司,并提前3年实现了亿元村的奋斗目标。
在张文成回村后的短短8个月内,他完成了6大项发展目标,合资或独资创办了5家企业,扩建了合金厂、特种泵厂等企业,增强了拳头产品的竞争能力。1997年,他们又成立了兴城市四家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村办企业的“三级跳”。
四家村企业集团最初是以房地产、建筑业为主,多年来一直占据着兴城建筑市场的半壁江山。他们从开发商品房入手,向城市进军。2000年,他们针对兴城居民的住房消费心理,实施了自己独特的开发办法,并成立了兴城市第一家物业公司。20年来,他们还开发建设了蓝天花园、信苑花园、弘熙园、四家新村、闻涛苑、龙兴家园、温馨家园等10多个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四家村集团房地产开发、建筑业的繁荣还带动了建材、电线、电缆、塑钢型材、装修等集团内部企业的快速发展。
张文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善于捕捉商机,他大胆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先后投资3000万元,与台商合资兴办了天力饮品有限公司,与香港辉煌公司联手创建了葫芦岛市辉煌铜业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村里几百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培养了一批本村的技术工人。
党的十五大后,张文成带领四家村党委一班人与时俱进谋发展,他们抓住兴城市产权制度改革的时机,投资1000多万元兼并了两个国有企业,企业整体经济实力和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六大后,他们不断开辟新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成立海上客运公司、阳光物业公司、井盐水养殖公司。
近年来,四家村集团积极拓宽发展领域,2008年投资近亿元建大学后勤化综合服务楼3万平方米,全部租赁给大学做后勤化服务;2010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海悦大酒店;2011年投资3500多万元在兴城滨海经济开发区建设金融中心、紫荆花大酒店;2012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海浪屿假日酒店和商业街、宾馆;2012年向银行入股近亿元,成为葫芦岛银行、长兴村镇银行股东;2013年四家村企业集团与北京鑫福海工贸集团合作,建设兴城大红门物流中心,成为辽西最大的物流集散地。2015年实现产值15.2亿元,利税1.36亿元,实缴税金6500万元,连续10多年成为兴城市纳税先进单位。多年来先后被省政府授予辽宁省先进企业、“辽宁省小巨人企业”“工业明星村”等殊荣,连续多年保持“葫芦岛村办企业第一村”称号。
目前,四家村集团拥有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工程建筑、铜业加工、商品混凝土、安全门业、井盐水渔业养殖、旅游、村镇银行、大学后勤、物业等13家公司、企业。现有职工2600余名,高、中级技术管理人员240名,企业总资产达16亿元。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村集体企业产权不明晰,“大锅饭”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四家村发展步伐明显放缓。但四家村的村办企业改制没有选择能人购买的改制路径,而是让2140名村民做最大的股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四家村集团是集体企业,保证村民的集体利益,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张文成和四家村党委的根本追求。
2006年,全体村民经过5个月的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原始股分配方案。四家村把5000多万元净资产的84%平均分配给全体村民,村公益股占6%,管理干部股占10%。这样,2200多名村民成了股东,村民每年都能按股分红,股权可以继承,内部可以转让。村民成为企业的主人,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仅调动村民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又让企业的发展真正惠及全体村民。
四家村企业集团公司由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为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村企分开、产权明晰、村民成为股东的历史性转变,成为辽西第一个股东村。
2007年,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拿出占企业当年效益的35%、总额2000万元的现金给全村股东第一次分红。《辽宁日报》社、辽宁电视台、《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村里的老年人聚到一起,谈论最多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村里的老年人常说:“以前讲养儿防老,现在养老靠集团发展、靠党。”
2012年1月6日,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次分红,2200多名村民股东每人每股领到了3000元红利。当天,在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在原始股5000万元的基础上,再给股东提高增值股5000万元的表决。2013年,四家村决定从当年起,对本村股东65周岁以上的老人,在分红派兑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再从老人增值股中支取3000元,提高老人们的生活标准。
据了解,自2006年村集体企业改制、村民成为股东以来,四家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累计拿出近亿元为村民股东分红。不仅如此,由于企业积累逐步增加,改制6年来,企业净资产由改制时的5000万元激增到现在的超过10亿元,整整增加了20倍。村民股东的财富,也因此从当初的每人2万多元增加到40多万元。很多村民感慨地说:“咱在集团公司做股东,就好比守着一口甜水井,那甜头是源源不断的。”
三
几十年来,随着四家村集团公司的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极大增强,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四家村因地制宜,重新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走城乡一体化,让农民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四家村,四家村科学研究,统筹安排,投资1500多万元,重点治理全村环境工程项目,包括饮用水、生活污水、畜禽饲养、生活固体垃圾、河道、路面、广场、公园等村容村貌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友好和谐。
为让村民安居乐业,四家村先后完成四家新村、兴海书苑等住宅小区建设,让全体村民住上新楼房,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四家村陆续投资1000万元,先后改造村屯小学、公园、幼儿园等。不仅如此,四家村积极回报社会,2003年由四家村集团垫资3600万元,修建了一座5.4万平方米、能容纳万人的休闲娱乐广场——宁远广场,成为兴城市民休闲的理想场所。2008年又垫资4000万元承建了5万平方米的兴城市高中新校园,改善了教学环境,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四家村企业集团还义务修建首山烽火台、兴城烈士陵园、温泉河改造等工程,为兴城市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四家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投入。村里成立道德风尚理事会,村委会定期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每3年召开一次大型表彰会,树立村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在全村形成树新风、讲文明的良好氛围。为丰富村民生活,四家村和四家村集团每年都举办乒乓球、篮球、象棋、卡拉OK歌手比赛以及书画作品展等。
同时,四家村党委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多年坚持开展“一联系、二保证、三带头”活动,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四家村,“勤换脑筋少换人,合力谋势求发展”这句话早已成为党组织建设的秘诀。张文成认为,轻易换一个干部,就等于换丢了一片市场,换出了一片矛盾。20多年来,除正常退休和换届选举外,村党委和村委会成员保持长期稳定,在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班子团结的基础上,他们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持续发展上。
作为四家村的带头人,张文成虽然为四家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按照当年乡里的规定,依据四家村的工作业绩,书记和主任的年工资及奖金能拿到10多万元,张文成带头少拿。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村干部和基层各企业干部也自觉做到少提成多积累。四家村党委、村委会、企业集团领导立了一条“家规”叫做“六不”,即:利益与民不争;权力股不入;高薪聘不去;行贿赂不收;高报酬不要;百姓吃请不到。他时常告诫班子成员:“村子富起来了,但必须头脑清醒,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把自己当成庄主,啥事也不能个人说了算,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
为加强民主管理,张文成提出村委会与集团公司两权分离,在村党委的领导下,村委会和集团公司各自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村党委、村委会和集团公司定期开会研究工作计划,村里政治经济工作的每一项决策都经集体研究,涉及村民和集体利益的大事,都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村里坚持实行村务“七公开”制度,按月制表上墙公布。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增进了干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干群关系融洽和谐。
出生于1947年的张文成已步入花甲之年。他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性,时时关注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2013年3月,66岁的张文成为了四家村事业接续发展,在村党委换届中果断地把党委书记、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让给了有着沈阳工业大学建筑系高材生背景的35岁大学生张新担任。在大家的一致挽留下,张文成最终“妥协”了一回,他决定兼任村党委副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将年轻干部扶上马,再送一程。
在依山傍海的四家村,在寒梅绽放的季节里,眼前仿佛有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那是在四家村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的未来,那是四家村新老交替后更加恢弘壮阔、多彩多姿的康庄胜景!
张文成治村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的收入整体增加了,但集体经济发展还显滞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之初,确实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分”,确实分给了农民,农民得到了实惠,农业也得到了发展,其历史性功绩不可磨灭,但是“统”的这一块,涉及集体的,则受到了制约。集体统一经营层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接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滞后和萎缩,这是农村目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和农村内部贫富差距也在持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一个是政策方面的引导,很多执行者认为产权制度改革,只有改给个人才会发展,所以开始鼓励发展民营经济,而且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在就业、税收等方面,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很多村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都不高。受大环境影响,乡村干部都倾向卖掉集体企业。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或不发展至少有5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没钱办事,农业、农村服务欠缺,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保障。第二,没人办事,削弱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造成农民减收,土地撂荒等现象出现。第四,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第五,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确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个人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途径。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只有推进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才会破解“三农”发展的瓶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