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造句:宁要旗帜鲜明私有化 不要含含糊糊“不完美”

作者: 云淡水暖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13-05-02

也来造句:宁要旗帜鲜明私有化 不要含含糊糊“不完美”

云淡水暖

这几日有一个句式“宁要…不要…”引发热议,源于人民日报《人民视点》栏目的一篇署名“本报评论员”的短评“宁要微词,不要危机”。被各方面文人媒体冠以更加危言耸听的标题“宁要不完美改革 不要不改革危机”到处转载,在百度上搜一下,竟有1200万个结果,好不热烈。

海外媒体也来凑份子,连猜带蒙弄出来更多的衍生品,老百姓中间也是议论纷纷,七嘴八舌。

此文一开头放言“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给草民的印象是“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文中所指“既得利益者”、“媒体公众”、“ 乌托邦思维”等等均无明确定位。

比如,谁是“既得利益者”?那些成天哭着喊着要“破除体制藩篱”国计民生重大经济领域的富豪商贾们算不算“既得利益者”?那些坐拥30年来的倾斜政策手握话语权既吃着“体制内”好处,又收着“民资”广告费的媒体精英算不算“既得利益者”?什么是“乌托邦思维”?是指全面的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加上西化政治体制目标还是指宪法原则里面的社会主义国家属性?

再说这个“不完美”也是令人一头雾水,哪些是“不完美”,对照标准是什么?天天喊“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邓小平理论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个如果”算不算对照的标准?

黄赌毒泛滥算不算“不完美”?开胸验肺算不算“不完美”?黑奴工、黑砖窑算不算“不完美”?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算不算“不完美”?房价收入比达到世界前茅算不算“不完美”?…再往下追溯,这些“不完美”是市场化拜物教的副产品还是社会主义体制元素的副产品?

有意思的是,代表全球发达国家金融话语权、特别是美国金融全球霸主话语权的国际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老总佐利克也应时跑出来参与指指点点,“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此次会议上共同发布了名为《2030年的中国》报告,报告建议中国进行深层次改革。…这份报告呼吁中国进一步对国有企业实施改革,包括将国有企业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介绍这份报告的人士称,《2030年的中国》做出了让资产管理人经营国有企业的设想。…佐立克和《2030年的中国》均指出,中国国内一些强势利益集团将反对改革”

再结合最近一些主流媒体精英的鼓噪,关于“非公36条”的热议,草民感觉到,如果不遂了自称“改革家”的诸如张维迎、吴敬琏、周瑞金、茅于轼们把仅存的占比仅为企业总量10%的极少数国有企业、包括竣工、航空、航天、石油、电信、金融、电力这些勉强支撑着宪法中“公有制为主体”原则的行业、企业完全私有化到“民资”手里,这个改革肯定“不完美”。

全面私有化的“好处”这些年天天都在如南方系、财经之类的拥有极大话语权的主流媒体上活侧面、或正面地宣扬着,在精英、公知、媒人、意领们看来,只有腰缠万贯的才算“民”,这些占人口总数不到1%的富豪动不动就代表了“民资”,听上去好像“人人有份”似的。

鉴于此,草民也来造个句:宁要旗帜鲜明私有化 不要含含糊糊“不完美”。

旗帜鲜明了,“体制机制的藩篱”就不见了,1%的“民”所把持的“资”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进入”一切领域,瓜分更多的社会资源了。

社会资源更多、更快地集中到1%的手里,给99%带来什么样的效应呢?草民仅举一例,通钢时间中被工人群殴而亡的“民资”老总陈国军一年的薪水是300万,而被迫下岗的元国企工人有的每月仅有300元。再回过头想,如果现有的国有企业全部被私有化,底层工人与“民资”老板、管理层的收入差距是更加大还是更加小呢?

实现全面私有化,无非是彻底拆毁社会主义“体制机制”残存的框架。俗话说“与其长痛,不如短痛”,精英们、“既得利益者”们可以欢呼,但未必永远。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个信念,有人信,有人不信,信者将在社会主义的瓦砾上重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辩证法,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云淡水暖
云淡水暖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