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地地弹道导弹诞生记

作者:王缓平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社 2024-09-29 1527

导语:1960年,正当中国仿制P-2导弹的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中苏之间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论战开始,被惹恼的赫鲁晓夫下令停止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部援助。苏联撤走专家后,我国科学家依靠自己的力量,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用自行生产的燃料,成功地发射了一枚根据前苏联P-2导弹进行仿制的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它被命名为“东风一号”,而“东风一号”也成为压倒“西风”的前锋。

20世纪5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出于“绝不允许共产主义在东方蔓延”的灰暗心态,极端敌视刚刚站立起来的新中国,多次叫嚣要对我实施核遏制、核打击。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强烈感觉到,掌握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作出加紧发展原子能工业、研制导弹核武器的英明决策。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出: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是时候了,该抓了。1957年10月,中苏签署“国防新技术协定”,明确苏联帮助中国研制导弹和原子弹。以钱学森为杰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工人,在堪称“一张白纸”的导弹技术领域,走上艰难曲折的探索创新之路。

献礼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仿苏“1059”导弹成功问世

1957年12月24日深夜,一趟特别专列在哨兵和警察荷枪实弹的森严警卫下,缓缓驶入北京长辛店西南约9公里外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铁路专线特装站台。列车上装载的,是刚从苏联有偿引进的2枚“P-2”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及地面设备。此型导弹最大射程600公里。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地地弹道导弹诞生记

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五院于翌年初开始仿制“P-2”导弹,计划1959年10月完成首飞试验,向建国10周年献礼,导弹由此被命名为“1059”。主管“两弹”(导弹和原子弹)研发工作的聂荣臻元帅,多次深入生产一线,勉励大家不畏艰难,刻苦攻关,争取1959年9月完成首批导弹总装出厂,在国庆节前后试验发射。

五院即刻组织力量,翻译研究苏联提供的“P-2”导弹技术资料,却发现缺少火箭发动机试车和试车台等最重要的核心内容。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与苏方人员交涉,回答是:“等你们把发动机搞成了,到我们苏联来试车。”钱学森憋着一肚子火,召集五院技术骨干开动员会,号召大家“自力更生想办法,攻克和解决技术难题”。

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特别是苏联撤走全部专家,使导弹仿制几近搁浅,原定计划未能如期实现。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霸权主义的蛮横刁难,更加激发起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度难关的豪情壮志。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导弹专家带领下,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执着探索,决心用自己的双手造出“争气弹”。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地地弹道导弹诞生记

1960年3月,五院自行设计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研制成功。同年6月,首枚仿制苏联的“1059”导弹完成总装。军委领导同志十分高兴,决定于当年11月至12月间实施“1059”导弹试验发射,并成立张爱萍为主任委员,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委员的试验委员会。重任在肩的聂荣臻,冒着零下20多度严寒亲赴现场组织指挥。导弹发射前,聂帅深情抚摸着墨绿色的弹体语重心长叮嘱:“这是一枚争气弹,一定要打好啊!”

1960年11月5日9时,随着一声“发射”口令,导弹喷吐烈焰扶摇腾空,戈壁大漠回旋着震耳欲聋的轰鸣。7分37秒后靶区报告: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发射圆满成功!众人欢呼雀跃,张爱萍与钱学森热烈拥抱。聂荣臻随即拨打电话,向周恩来总理报喜。当晚举办庆功宴,聂帅手举酒杯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1059”导弹试验发射成功,在中国战略导弹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向世人宣告,曾经发明过原始火箭的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不能制造导弹武器的历史。

1964年3月,总参谋部、国防科委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把“1059”导弹正式命名为“东风1号”,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由此掀开神秘面纱。之后发展的各种型号地地战略导弹,均以“东风”命名。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地地弹道导弹诞生记

为何冠名“东风”?1957年11月,毛泽东第二次赴苏联出席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形象指出:“世界上现在有两股风:东风,西风。中国有句成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东风”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东风”系列导弹成为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第一枚自主研发的中近程导弹首飞遭遇重挫

1962年3月21日,一枚体积明显大于“1059”的导弹竖立在西北戈壁滩某试验发射场,墨绿色的弹体上写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8个醒目大字。指挥员刚发出“点火”口令,躲在掩体里的科研人员就按捺不住激动心情跑了出来。然而导弹升空后却剧烈晃动,很快偏离预定轨道,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坠落在距离发射台600米以外的沙漠上,炸出一个直径约30米的大坑。发射场顿时死一般寂静,众人呆呆地愣着不动。

几乎没有人吃晚饭。总设计师林爽围着弹坑一趟趟转圈子,眼泪掉了下来:“这个坑是我的,我准备埋在这里了。”

首飞失败的这枚改进型地地导弹,是1960年仿制苏联“P-2”近程导弹即将成功时,根据聂荣臻“突破从仿制到独立设计这一关,迅速发展提高,建立我们自己的高技术水平的导弹技术体系”指示要求,由国防部五院自行设计研制的。该型导弹以“1059”为基础,总体设计未作大的调整改进,只将发动机和弹体结构尺寸加大一些,使射程能达到1000公里左右的中近程战标。科研人员个个铆足了劲,加班加点工作,每天晚上几乎所有办公室都灯火通明。一年多付出的心血汗水瞬间化为乌有,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研发事业,无疑是一次重创。

然而,有句古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以钱学森为首的导弹科研团队,没有因为遇到挫折而彷徨踌躇、畏难退缩。钱院长亲自挂帅,组织大家到发射现场收集导弹残骸,经过3个多月反复分析研究,查清了失败症结所在:对苏联火箭技术吃得不透、消化吸收不够,虽然理论上增加了我们自己的设计构想,但未解决好技术匹配问题。发动机改进设计虽然提高了助推力,但结构强度不够,导致局部损坏起火。特别是导弹稳定系统没有摆脱仿制的旧框框束缚,致使弹体刚起飞就飞行失控。在查找问题过程中,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把事故消灭在地面”这一思想,成为开拓奠基中国航天事业所遵循的重要行动准则。

此后两年间,钱学森带领五院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全弹振动试验塔、全弹试车台、超声速风洞等。这些大型试验设备成为研发新型导弹的重要技术支撑。钱院长还投入相当大精力,建立起技术指挥线和行政指挥线,全面提升总体设计、科研攻关和技术管理水平,五院各项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正规化轨道。战略导弹研发沿用至今的“加强预研、加快在研、启动新研”等成功经验做法,都在这个时期萌芽、形成和展开。

年轻“小字辈”关键时刻贡献“金点子”

1964年6月下旬,重新设计研制的新型中近程导弹,被转运到国防科委酒泉试验发射基地。盛夏的戈壁滩,赤日炎炎,热浪滚滚。钱学森顶着骄阳在测试现场听取各单元测试汇报,协调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总设计师林爽报告,由于发射场区温度过高,导弹可能难以达到预定射程。而此时导弹靶区各测量点位均已安排就绪,如果射程不够,落区就无法检测到导弹飞行技术数据。怎么办?

现场的科技人员都苦苦思索着对策办法。有人提出增加推进剂,延长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增大射程,但推进剂储箱容积已定,难以腾出更大空间。在这节骨眼上,专程赶赴现场的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却提出,今天谁都不谈导弹问题,明天也不许谈,我要带专家们到部队农场过一个礼拜天!在场的诸位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神情愕然、面面相觑。张爱萍拉过钱学森小声讲: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弓绷得太紧,就容易折断。暂时放下缠人的技术问题,到大自然中放松一下,可能会对你们解决难题有所帮助!

星期天,戈壁滩万里无云,碧空如洗。试验基地农场绿树掩映芦荻摇曳,钻天杨合围的千顷良田麦浪滚滚,令人心旷神怡。张爱萍、钱学森和试验基地司令员李福泽等领导同志,与全体参试人员一同走进野外扎起帐篷,开展军民联欢活动。张爱萍带基地文工团的姑娘同声高唱革命经典歌曲和苏联抒情歌曲,钱学森也即兴放歌一首意大利的《夜莺之歌》。女文工团员邀请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跳舞,大家还围坐在张爱萍身边听他讲长征故事。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间放松下来,创造灵感的电光石火迸发出灼目的光芒。

中尉技术员王永志运用反向思维,突然冒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大胆设想:如果卸出部分加注的推进剂,减轻导弹起飞重量,岂不是也可以增大射程?他立刻提起笔,重新计算高温条件下推进剂液氧和酒精加注混合比,证明若泄出600公斤酒精,导弹飞行便可能达到理论设计射程。令王永志始料不及的是,当他鼓足勇气找钱学森汇报自己的思路时,大科学家丝毫没有小瞧他这个军衔不高的小字辈,不仅听得认真、问得仔细,还与他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案。最终,钱学森叫来总设计师林爽:“王永志的意见可行,我看就这样办。”这是何等可贵的胸襟和气度!

6月29日,凝结着科研人员心血、承载着民族重托、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号导弹一举发射成功。十多分钟后,末区传来测试报告:导弹准确命中目标,飞行距离1200公里。不久,总参谋部根据是年3月确定的“东风”序列,将这枚导弹命名为“东风2号”。

整个发射场一片沸腾。张爱萍再次与钱学森紧紧拥抱。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地地弹道导弹诞生记

翌日下午召开庆功表彰大会,钱学森发表即席讲话。他深情地回忆说,当年到西方求学,渴望知识报国、科学救国,但在旧社会根本不可能,只有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才真正有了机会。这枚导弹发射成功,只是发展国产尖端武器的第一步,我们还会有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

当晚庆功宴主菜是基地战士打来黄羊炖的肉,司令员李福泽拿出珍藏的茅台酒款待钱学森等科学家。火箭专家谢光选回忆,这顿黄羊肉,是那些年吃得最多最香的一顿饭。

新陈代谢是永远不可抗拒的法则。十几年后,中国航天泰斗钱学森郑重提议,第二代导弹的设计研制,由王永志这些新一代航天人挂帅领衔。昔日的年轻中尉由此挑起大梁,并在日后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

东风2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导弹取得历史性突破,初步具备了依托固定阵地对敌战略纵深目标实施打击的能力。这是“两弹”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地地弹道导弹诞生记

“东风”系列导弹陆续横空出世震慑敌胆

风雨兼程七十余年,弹指一挥间。

伴随共和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铿锵步履,我们的“东风家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枝繁叶茂、兴旺发达。

今天,中国战略导弹钢铁方阵已初步形成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齐备、射程衔接、威力效能大幅跃升的武器装备系列,成为实施战略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的中坚力量。声如千骑疾,气裹万山来。

相信通过观看历次盛大阅兵实况转播,人们早已领略过东风系列导弹威武雄壮的英姿。公开资料显示,东风15乙、东风16导弹,具有快速打击、连续突击、高效毁伤能力,是我军实施中近程精确打击的“尖兵利器”。东风21丁导弹,即网传的“航母杀手”,其打击精度、变轨能力、突防能力、机动能力皆出类拔萃,是我军海上非对称作战有效遏制强敌的“杀手锏”武器。长剑10甲巡航导弹,具备超低空隐身突防、多模式复合制导、多角度连续攻击能力,是我军精打要害、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常规导弹威力效能令人瞠目,战略核导弹发展更是今非昔比。东风26核常导弹,既可实施快速核反击,又能对敌第二岛链陆上重要战略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我军战略威慑力量体系中的新型利器。东风31甲系列固体机动洲际核导弹,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战略重拳。东风5乙洲际导弹,可携带多枚核弹头攻击多个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盾牌。凸显新质战斗力强大优势的东风41洲际导弹,则更令人神往不已。

共和国的宏伟史诗长卷上永远镌刻着一代代太空铸剑人的丰功伟绩。他们还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宽广胸襟和竭诚奉献的精神,在攻坚克难中愈挫愈勇,在劈波斩浪中砥砺前行,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心血,再创造出一个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原文刊载于《炎黄春秋》2019年第8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