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青春多一抹靓丽的红色!
——第二届红色文化夏令营在大别山举办
余锋
雾奔云腾雄风起,顶天立地大别山。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的大别山,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爆发黄麻起义等一系列起义,这里建立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大别山地区在党的领导下,22年革命武装斗争持续不断、30年革命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创建、巩固、发展和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全区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有近100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视察安徽省金寨县时满腔热情地赞扬了这种革命精神,“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并与在场的领导一起诵读了“大别山精神”: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区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一种以共产主义奋斗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的总和。
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继承传统,将大别山精神更好的发扬下去,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于2018年7月23—30日在大别山举办题为“继承革命遗产,飞扬烈火青春”的大别山区红色之旅夏令营,来自北京、天津、陕西等地的大学生共计35名参加大别山夏令营,一起碧血丹心著青史,风云际会大别山。
大别山夏令营的第一站是河南新县,该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向蓝天,中华苏维埃区域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这里唱遍全中国。
在新县,营营员们一起参观了鄂豫皖首府革命博物馆和鄂豫皖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首府革命博物馆由英雄广场、英雄山雕塑园、主展馆、将帅馆组成。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主展馆和将帅馆。主展馆主要展示了鄂豫皖苏区从1921-1949年的发展历史,从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合并与成立,再到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奇迹与盛赞,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留给营员们深刻的记忆,正想“大别山精神——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所阐述的那样,营员们从这段历史更加深刻了解到大别山根据地的稳固与长久最重要的就是紧跟党的正确的领导,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铸就的革命根据地根本目标是解放中国,让工农翻身做主人!
之后,带对先烈们无比的敬意营员们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陵园始建于1957年,历史悠久,结构精巧,陈列馆管理严格,庄严肃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营员们了解到了吴焕先、张行静、蔡济璜、戴克敏等在大别山的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的先进事迹,其中吴焕先出生在新县的地主家庭,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后,在家乡利用参加劳动的机会,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将自己家里的祠堂墙壁粉刷,并张贴马克思、列宁的画像,随后又散尽家财,免除家里长工、佃农的一些契税,之后参加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斗争工作,并重建红25军,在革命斗争中勇往直前,牺牲时年仅28岁。夏令营在新县鄂豫皖首付烈士陵园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哀悼仪式,以向这些为革命无惧艰险、流血牺牲的英雄们表达敬意,继承他们的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在新县,我们还参观了包括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在内的苏区旧址,并观看了纪录片《红色记忆》,深入学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充分领会大别山精神,以将革命精神永远继承下去,让青春多一抹靓丽的红色。
大别山红色之旅的第二站是红安县,在这里除了参观与纪念,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调研活动。
红安县,原名黄安县。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县的七里坪镇,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为重温先烈们的奋斗精神,发扬艰苦朴素的红色风格,夏令营组织大家进行了20所公里的农村徒步,从七里坪镇出发,徒步前往红安县县城,并在途中进行农村调研。夏日炎炎、暑期蒸腾,路途遥远,但是很多影院坚持了下来,不但完成了徒步,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农村调研,都注意到了现今农村的普遍状况——土地的集中和空心化现象。徒步进行了一天的时间,营员们脸也黑了、口也干了。衣服也湿了,但是参加的营员都坚持了下来。他们不但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且发挥了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在徒步过程中互相帮助:对体力不济的营员你推我拉;对负重较多的同学,你分担一些,我负担一点;长时间的徒步尽管人困马乏,但是嘹亮的歌声总是在恰当的时刻响彻在徒步的队伍之中,为大家加油打气,这次徒步磨练了大家的意志,促进了大家的团结友爱,使得各位营员的印象非常深刻。
徒步过程中的农村调研,营员们在细致的讨论总结与全面的分享中有很大的收获,都意识到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共通问题,以及农村养老的许多难处。而对三农问题的学习和了解也让同学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去红安县我们还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红安县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中的重要作用,革命前辈李先念和董必武的革命事迹,其中红安县的农民运动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戴克敏的革命事迹尤为动人,戴克敏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和创建人之一。其全家两代人中,有14人(12男2女)参加革命,其中11人为革命献身(戴克敏、戴先诚、戴先治、戴先致、戴先伯、戴道溥、戴道高、戴道深、戴雪舫、戴先淑、戴醒群),2人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戴道矩、戴道彩),唯一幸存的是胞妹戴觉敏(丈夫为少将饶正锡)。这种革命家庭的牺牲与付出让在场的同学无不动容。
此次夏令营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学者老田对49年-79年的历史做专题讲座,下午就改革开放的历史进行专题学习。这一次的建国以来历史的学习侧重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的关系,一方面是让营员从更鸿观的视角了解新中国两个30年来经济发展的思路变化;一方面让大家明白两个30年的历史不是互相割裂的,是相互“肯定”的;一方面通过改开历史的学习引导营员对改开以来国企的改制历程有个基本的概念。
7月30日,在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大家纷纷讲述了自己参加这次夏令营的见闻,侧重不同,各有千秋,也都纷纷表达了对这次夏令营的留恋和对营员们的不舍之情。七天的夏令营活动,忙碌又快乐,充实又艰苦。在这七天里,大家重温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被他们的精神和意志浸染着、感动着、也学习着;在这七天里,大家恪守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不奢侈、不浪费,坚持主食不吃零嘴,对大家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坚持下来的都是勇士;在这七天里,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参观、调研、学习一个也不落下,带给同学们满满的获得感。这次的终点将是下一次的起点,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先辈们为人民服务、对没有压迫剥削的社会追求的革命精神随着这次夏令营的结束,由每一个营员继承下去,传播开来。用革命先烈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让给我们的青春多一抹靓丽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