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家为大学生讲新中国水利建设
应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红色文化宣讲小组邀请,2018年5月6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海亮到北京语言大学,为大学生做题为《 “三五”至“五五”期间的水利建设经济效益》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近现代史兴趣学会的同学主持。
徐海亮教授长期从事水利的实际工作及教学科研工作,专注于水利历史、水利与环境、旱涝灾害与减灾等方面研究,发表过大量专著与论文。
徐海亮教授从水利建设统计资料和有关水利史志资料出发,系统介绍了从第三到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80年)水利建设的重大成就和这些水利设施发挥的巨大经济效益。他说,这一阶段的农业水利建设,对于增强国家的抵抗水旱灾害能力,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扭转“南粮北运”的局面,巩固国民经济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国的传统农业水利历史的全过程看,这一时期是中国三千年来最为辉煌的一个阶段。
他说,水利建设经济效益分为防洪效益、灌溉效益、除涝效益、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城市供水、灌溉除涝等方面。数据显示,20世纪60—70年代在黄淮海流域的水利投入,在当时和80年代得到了显著的回报,保障了大江大河未出现重大决溢。江苏等典型省份的数据分析也显示,广大农村坚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相应的耕作制度改革,普遍培育和推广粮棉高产品种,先后完成大量水利工程,改善了生产条件,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成灾率”是社会抗灾减灾能力的体现。徐海亮教授说,从1966年到1979年,是我国“成灾率”最低的年份。据胡鞍钢等人研究,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工程老化失修、基建占地以及人为破坏,全国灌溉水平一直处于徘徊局面。1981—1990年,灌溉面积保有量净减282.9万公顷,这说明农业水利基本建设已十分脆弱,对灾害的缓冲能力已很低。
在谈到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成就时,徐海亮教授认为不应给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贴政治标签,以是否属于计划经济来作为水利建设价值判断的标准,这在经济史、科学技术史研究中是极不严肃的,也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30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论断。
讲座接近尾声时,现场有来自农村的同学提问,十多年来家乡的水利设施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几近荒废,这一现象十分普遍,这是什么原因呢?徐海亮教授认为,这与农村集体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要继续发展广大农村的水利建设,就要按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
(红色文化宣讲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