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吴敬琏拜寿这事搞笑而诡异
司马平邦
2010年1月24日,是经济学家吴敬琏的80岁生日。
我看网络上有人在给这位老先生拜寿。
拜寿就拜寿,也没什么不妥,不过,有的拜寿辞写得实在让人看不过去,比如如下的文字:
这是一个值得让我们付出感谢的日子,这种感谢来自,他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一个值得让我们感动的日子,这种感动来自,他秉承顾准、孙冶方的遗风,用一个高尚的人格诠释出经济学家的良知。这也是一个值得让我们犯难的日子,这种犯难来自,我们可以用什么礼物来祝贺他的寿诞。这同样也是一个值得让我们思考的日子,这种思考来自,中国此刻的发展是否正在偏移他曾经设想的方向。
说吴敬琏给中国设计方向,这我首先就不同意,不是说邓公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嘛,吴敬琏是副总设计师?而且,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中国必然的未来,这种想法也未免狭隘教条,中国的未来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但这未必必须且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才能做得到,或者吴所推崇的市场经济也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阶段罢了。
改革,改革,从计划到市场是改,从市场到计划,也是改,天下大势,分了合合了分,乱了治治了乱。
另外,以后注意要少用高尚的人格之类的话形容一个大活人,吴敬琏听到心里也未必好受――如果他真是一个高尚的人谦虚的人,是不敢接受你这样的评价的,如果他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你这话不等于骂他吗?
还有一篇祝寿辞里这样写着:
吴老被业界称为“吴市场”,市场经济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奠定了其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崇高江湖地位。但就在他八十寿诞之际,社会对市场经济却出现的种种质疑。最主要的一种声音,就是认为目前中国存在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就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一种企图否定市场经济的思潮开始涌动,一种国进民退的现象开始抬头,一种加强国家控制力的观点开始蔓延。
对这种否定、现象、观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知。目前市场经济出现的种种问题,恰恰不是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而是市场经济改革不彻底导致的问题。这种不彻底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导致权力寻租的空间巨大。这种不彻底表现在法制建设不健全,偏离了规范的、法治的市场经济的方向,从而可能演变成权贵资本主义。所以,要破解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更加需要继续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对法制体系加强建设。让政府和个人、让富人与穷人、让资本和劳动都在一个透明、公开、公平、法制的环境下进行活动。只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可能更加充满希望。否则,一个李泽厚认为的封建资本主义,吴敬琏认为的权贵资本主义诞生在中国完全有可能。
上述的大意就是吴敬琏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做出巨大贡献――但出现在改革的种种问题,如权贵资本主义现象以及其它负面东西是和吴敬琏先生的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关系的,他只负责好的,坏的都是别人干的。
再说,都什么时候还用“吴市场”这样连吴敬琏自己都不屑顶的帽子赞美他,我听着就是讽刺嘛。
上述给吴祝寿的文章的主题意思是,吴敬链的“设计”是好的,但我们的制度是罪恶的,所以,现在要做的是为了吴敬琏而加紧改革制度――难道我们这些老百姓都是榆木脑袋?看不出中国现在许多负面东西的滋生也在于太过市场化的原因。
我其实对吴敬琏先生知道的不多,但看这些为吴祝寿的文章,觉得他们对吴以及当前中国经济的认知只有一点,就是,当前,凡是好的现象,都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凡是坏的现象,都是市场化不够的结果,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市场,市场,再市场。
听到这个结论,我必须摇摇头。
把某种方法论和价值观极端化,这是几十年前人们不得不听从不得不信服的语境,这些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的人们还在用这样的方式――只不过换上了“市场”的新说法来忽悠大众,证明你们的思想方式已经OUT了。
吴敬琏先生的学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博士在专门为吴祝寿的一个访问中说:
他们(吴敬琏和茅于轼)两个共同点更多。两个人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是对现代经济学的精髓掌握得很好的。他们两个对微观经济学了解都比较渗透,对新古典经济学,或者对市场经济学价格运行机制这一块,他们都是了解得非常透彻的。实际上他们两个人理论的根底有很大交叉的,但是也有侧重点,不一样。他们两个人同时也都是追求真理、敢于直言,坚持自己的观点,也不怕风言风语的经济学家。
哦,当他把吴与茅放在一起时,我终于明白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悬案”的幕后黑手都有谁了,茅于轼昨天还大谈中国耕地不需要18亿亩红线,中国人没饭吃可以向美国买,今天又在谈中国如果发展福利社会其实是济富而不是济贫,等等。
还有人赞叹说吴敬琏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但他们没有提的一句前提是,中国现在的经济学家差不多都是没有良心的,可能吴敬琏比他们强一点点,有那么一点点良心,是这样吗?
我没有任何否定吴敬琏的意思。
只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就不应在公共平台上出现以如此肉麻的吹捧向一个生者祝寿的事,这种方式即愚昧也愚民。
而且,作为贯穿中国改革开放30年并能一直站在主流经济学一端的吴敬琏,自然有他在经济学上的功劳,但包括吴敬琏在内的中国所有主流经济学家也都不能逃过对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道德沦丧、趋利忘义等等负面负责任,吴敬琏得过几次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他受到多么大的赞颂,就应承受多么大的责任。
现在的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过了用几句无聊的粉饰就可以蒙混过关的时代,良莠并存才是它最真实的写照,所以,你们也不能以为用通篇对这个人物的讴歌赞美就可以蒙混过关的。
吴敬琏不是改革旗手,充其量他只不地是一个改革师爷罢了。
吴敬琏并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崇高,因为当代人没有能担得“崇高”这两个字。
有位叫王安的“经济评论员”给吴的评语是,经济学家的品质比学问更珍贵――这句话的意思我倒听出一点别的内容,是说吴敬琏有优秀的品质,但未必就有优秀的学问,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中国经济规模发展壮大如此之快,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