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30日开始的巴黎气变大会12月7日进入第二周,第一周主要是各国拿出自己的立场文件,第二周则是高级部长会协商全球性协议,是决断性时刻,目前19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官正在巴黎“冲刺”。
进入第二周时,欧盟气候行动及能源事务委员卡尼特对记者说,“所有困难的政治问题都尚未解决,将留给各位部长们。第二周是妥协的一周,也是困难的一周”。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第一周达成的文件有48页,但上面有900个方括号——这被用来表明存在分歧之处。报道还援引一名穷国代表的话说,不能接受以饥饿为代价换来巴黎的协议成功。
过去十天,《环球时报》记者几乎每天都前往巴黎北郊的气变大会现场。会议一直采用闭门会谈方式,留守的记者和非政府组织人员则通过各种渠道探听消息。由于各方立场一直在不断协调、摸底、调整,因此代表们对媒体介绍会谈内容时大都比较含糊。
“每到这种大会临近尾声,谈判就趋于激烈,有人会利用媒体向其他国家施压,可以说这是‘惯例’”。德国柏林环境和政策学者费德理乌斯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他认为,也不排除有国家担心会谈失败,先行为自己撇清责任,“找替罪羊”。
在这场近两周的谈判中,各种结盟令人目不暇接。印度总理莫迪抵达巴黎后迅速牵头100多个国家成立“太阳能联盟”。6日,为了促成大会成果顺利出炉,会议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宣布成立一个由14国外长、环境部长及谈判领袖组成的“推动团队”。8日下午,由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四个新兴经济体组成的基础四国在布尔歇会场联合举行记者会并发表声明,强烈呼吁发达国家尽快兑现资金承诺。日本《每日新闻》9日报道说,欧盟8日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举行会议,并发表支持“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的共同声明。欧盟国家有意分化发展中国家,从而将交涉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推动。
法国电视二台报道称,谈判过程十分艰难,在8日的全体会议上195个与会国部长就几乎所有主要领域的分歧展开激烈讨论,尽管他们强调有进展及“合作氛围”。报道说,“开幕以来几乎每天推出一份决议新草案版本”让许多人担心会议可能如此前历届那样再打“加时赛”。芬兰绿党议员奥拉斯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参加过16次气候谈判大会,从未遇到过像巴黎此次这么好的气氛。多家媒体报道说,对于达成一份全球协议的乐观情绪在会议现场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