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牵挂的人,如何过春节?
有一种牵挂,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有一种感恩,为了让叮咛嘱托化作山河巨变;
有一种情怀,在旧岁新年间汇聚成一股暖流,温暖了四面八方,融化了冰雪霜冻,谱写了一曲永恒的爱民之歌。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奔波在基层考察调研、看望慰问群众的路上。2018年春节将至,那些总书记牵挂着的人,今年春节过得怎么样?
2月6日起,人民网采访中心分成7路记者,赶赴陕西、福建、河北、山东、江西、湖南、河南七省,与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过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他们的真切心声,记录他们的新时代生活,更带来他们对总书记淳朴而真挚的问候。
梁家河村挂起大红灯笼迎接新年
在陕西梁家河,村民们住上了楼房,办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曾与总书记共同生活过的张卫庞老人告诉人民网记者,去年他卖苹果的纯收入就达到38万。老人挂在脸上的笑容,正是中国“脱贫致富奔小康”历程的最美镌刻。
福建宁德下党村民王光朝在茶馆门口贴春联
在福建下党乡,曾经的“五无乡”变成了如今的“幸福乡”,曾给习近平总书记递过凉茶的村民王光朝对人民网记者感慨道,“幸福下党乡、难忘总书记。” 那一碗草药茶、那一碗绿豆汤的清凉,是脱贫攻坚路上每个人心里的“诗和远方”。
在河北骆驼湾村,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破旧低矮、四面透风的土坯房变成青砖灰瓦黄土墙的太行特色民居,村容村貌的改变给了老百姓不一样的精气神。唐荣秀老人这样说道,“总书记来了以后,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老百姓的干劲更足了。”
在山东临沂,临沭县朱村87岁的“老支前”王克昌攥住人民网记者的手拉呱村里的变化,残疾困难户张田英一边柳编一边说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3年习总书记对这个鲁南偏远小村的关怀,余温还在。总书记视察时的一举一动,如今已生根发芽,结出果实。
江西神山村村民正在准备过年的糍粑
在江西井冈山,年近70的茅坪乡神山村村民左炳阳告诉记者,我们这儿蛇多,以前太阳落山村里没路灯,家家户户都不愿出门。如今村里修了路灯,平整出小广场,晚上大家开始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谈谈怎么做生意,生活滋润的很。
湘西十八洞村施成富和龙德成老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第三次造访这里的人民网记者正赶上村里结婚办喜事,大家聚在一起,满是收获的喜悦。“桃树认领款发下来了,有6000元呢”、“矿泉水厂投产了,产品已经上市了”、“旅游规划敲定了,游客中心快建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真切的案例,见证的正是中国农村广袤大地上的变革缩影。
在河南兰考,前往张庄村采访的人民网记者亲身融入了“梦里张庄”。道路一尘不染,路上看不到一片垃圾,相隔1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老房子在村委的“改装”下变成了供村民阅读的图书馆,几个孩子正坐在窗边翻阅各自喜欢的书籍。张庄人这样说:脱贫脱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贫,更是精神上的贫,精神与物质齐飞,才能发展得更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惠民举措,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春节足迹”,寻访那些总书记牵挂着的人们,人民网记者一次次感受到浓浓的领袖之爱和民生之福。这是每个老百姓的幸福之美,更是中国在新时代的变革之力。
“希望您有时间再来俺家坐坐,看看俺的新房子,吃吃俺的农家饭”、“下党人民感谢总书记多年来的牵挂”、“乡亲们盼望您有时间再到十八洞村走走,看看”、“我给总书记拜个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俺村的全体村民叫俺捎个话,真盼着您有时间再来看看俺村新变化”……
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新春走基层”,人民网记者还从每个地方带回了当地群众给总书记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满是欣喜与感动,句句话语饱含真情与期盼:报告总书记,大家过年可开心了!(孙阳)